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3篇
综合类   45篇
畜牧兽医   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畜牧业水平的提高,我国传统的中兽医理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和中草药的物性(阴阳寒凉温热)、物味(酸苦甘辛咸)、物间关系及辅以现代技术和生产工艺生产的纯天然药物和纯天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已在世界各地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42.
文章主要对国内外兔产业经济(技术)发展进行文献梳理概述,认为在兔业研究方面,国际上对兔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等微观领域而对于兔产业经济的研究十分有限.目前,现有的大多数产业经济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产能力和动物福利等方面,缺乏对兔产业的经营主体、兔产品流通等产业上游的研究.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动物福利受到越...  相似文献   
43.
为对由茎直黄芪引起的牲畜中毒病理情况以及解毒治疗效果做进一步评价研究,以茎直黄芪人工饲喂2月龄实验家兔中毒,设置4个实验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攻毒组、解毒治疗a组、解毒治疗b组,建立中毒及解毒病理模型,并在28天(中毒死亡)、45天(中毒死亡)、49天(解毒a、b组及空白组处死),分别采取心、肝、脾、肺、肾和脑等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利用常规病理学方法对比研究实验家兔体内的病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实验家兔均在18天左右出现中毒症状,28天左右出现中毒死亡,人工中毒解毒实验家兔病理模型成功建立.攻毒组试验家兔表现为大部分脏器均出现淤血、炎症、坏死等病理变化,解毒治疗a、b组,出现轻度淤血、轻度的细胞变性.  相似文献   
44.
采用RT-PCR方法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Ck/GS/2/99株非结构蛋白NS基因进行了扩增,将其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株病毒NS基因开放阅读框(ORF)由890个碱基组成,编码272个氨基酸。经同源性与系统发生树分析表明,该毒株NS基因都与Ck/NX/4/99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在99%以上,与Ck/HB/31/00、Ck/SD/6/96和Sw/HK/10/98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5.
【目的】验证牛支原体P48蛋白在细胞中的位置,并为后续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运用Overlap PCR扩增获得点突变后的牛支原体武威分离株P48基因,并将其克隆至pGEM-T Easy,将测序正确的质粒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P48,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并在IPTG诱导下成功获得融合蛋白表达产物rMbP48,大小约为51ku.重组蛋白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在分离牛支原体膜蛋白的基础上应用Western-blot及间接ELISA对P48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P48蛋白主要存在于牛支原体的膜分离相.全菌免疫荧光试验进一步证实脂蛋白P48位于牛支原体的膜表面.【结论】牛支原体P48蛋白是存在于牛支原体表面的一种具有免疫原性的脂蛋白.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P48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及建立高效的牛支原体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针对当前我国耕地质量持续提升的迫切需求和农户有机肥技术采纳持续性较低的问题,基于蔬菜主产区6个省份的1 667份农户调查数据,将信息能力纳入农户技术采纳决策模型,采用负二项回归和非参数Bootstrap方法,从理论和实证2个层面,对信息能力影响农户有机肥持续采纳行为的效果进行研究,并进一步验证收入不确定性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信息能力在1%水平上显著促进农户有机肥持续采纳行为,边际效应为0.740;2)信息能力对年龄≤52岁和受教育年限≥9年的农户的有机肥持续采纳行为影响最大,影响的边际效应分别为0.808和0.789;3)收入不确定性在信息能力对农户有机肥持续采纳的影响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其边际效应系数为0.035。政府应适时更新农业技术推广形式、完善生产经营配套的信息技术基建设施、提供针对性的信息培训服务,凭借提高信息能力促进农户有机肥持续采纳。  相似文献   
47.
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Bb)是引起猪萎缩性鼻炎(Swine infectious atrophic rhinitis,AR)的病原之一;本研究首先对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培养时间为24 h、Na Cl浓度为0.4%、pH为7.5、乳糖浓度为0.5%是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最适条件。进而利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了生物被膜态和常规培养下全菌蛋白的表达差异,明确差异蛋白的功能。通过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比较了两种状态下全菌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发现在生物被膜态的全菌蛋白中,有15个蛋白点表达上调,9个蛋白点表达下调。经质谱鉴定,上调的蛋白点主要有延伸因子(elongation factor Tu,EF-Tu)、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等,功能主要体现在应激、调控、代谢方面。该结果从蛋白质水平上深化了对Bb生物被膜形成机制的理解,并为AR的防控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等温扩增技术(IAT)作为一种新型的体外核酸扩增技术,与PCR相比,该技术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简单便捷和成本低等优点。目前,等温扩增技术在病原检测方面得以应用,论文对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依赖解旋酶的等温扩增(HDA)、依赖核酸序列的等温扩增(NASBA)、链置换等温扩增(SDA)、交叉引物扩增(CPA)5种扩增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分别予以介绍,为该技术在病原检测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戊型肝炎(Hepatitis 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virus,HEV)引起的以黄疸为主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戊型肝炎主要经粪一口途径传播,有流行和散发两种形式。流行主要发生在亚洲、非洲、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因水源被污染引起。散发则主要发生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50.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弄清中国不同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种类、分布情况及其药物敏感特性,并为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对在内蒙古、甘肃、四川和上海4地部分奶牛场采集的472份临床型或亚临床型乳房炎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检测奶样中检出细菌482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49株,占30.91%;表皮葡萄球菌91株,占18.88%;无乳链球菌60株,占12.45%;停乳链球菌60株,占12.45%;乳房链球菌35株,占7.26%;大肠杆菌33株,占6.85%。各个地区优势菌群存在差异,药敏试验结果也不相同,分离出的细菌绝大部分对环丙沙星、左氟沙星、氧氟沙星和先锋霉素V高度敏感,但对青霉素、红霉素和万古霉素有较强耐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