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建立敏感、特异的评价猪瘟兔化弱毒(HCLV)疫苗中病毒含量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参照中国猪瘟石门株兔化弱毒全长序列,在猪瘟兔化弱毒活疫苗基因组5'非编码区设计1对标准品引物、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探针,建立检测猪瘟兔化弱毒活疫苗病毒含量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该方法检测的敏感度达1.20×105拷贝/mL;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乙型脑炎、仔猪副伤寒和猪伪狂犬病4种活疫苗基因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批内变异系数为0.29%~0.39%,批间变异系数为0.32%~0.61%.应用此方法对6个不同厂家生产的7种猪瘟兔化弱毒活疫苗中病毒含量进行了检测,发现不同厂家生产的疫苗中病毒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结果表明,建立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能特异地检测疫苗病毒含量,可用于初步评价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抗原含量.  相似文献   
12.
从云南省3个规模化猪场仔猪黄白痢病猪病例分离到7株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用生理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和致病性试验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提取细菌的质粒,分析质粒与细菌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7株分离株经生理生化试验鉴定为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对小白鼠有强致病性,分离株对15种抗生素表现为多重耐药,其中14耐1株、13耐2株、11耐2株、8和8耐以下2株,头孢类抗生素是治疗仔猪黄白痢的首选药物,表明云南猪大肠杆菌已经呈现出十分严重的耐药性。质粒图谱分析表明,4株分离株均携带分子量约为5000bp的一个质粒,而另外3株不携带任何质粒。质粒转化实验表明,分离株所携带的质粒为非耐药性质粒,与细菌耐药性无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从病死母猪肺脏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用生理生化鉴定、药敏试验、致病性试验和PCR鉴定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用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分型引物对分离株的荚膜血清型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本菌为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多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小白鼠有强致病性;PCR扩增16SrDNA基因获得1415bp片段,分离株的16SrDNA核苷酸序列与多杀性巴氏杆菌(AY078999)的同源性为99%,因此该分离菌株被鉴定为致病性巴氏杆菌,命名为YN20110122株;本菌分离株为荚膜A型血清型多杀性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14.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白问世以来,在生物学研究领域内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并不断地完善,不仅被广泛应用在基础研究领域内。在疾病诊断等方面也有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应用。在PCR对扩增产物定性鉴别的基础上又发展起来的对模板DNA片段进行  相似文献   
15.
蚊虫是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能够传播很多严重危害动物和人类健康的疾病,是重要的医学昆虫。长久以来,依靠蚊子传播的蚊媒疾病广泛流行于热带地区。但近年来,在全球化和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很多原先已经在欧洲绝迹的蚊媒疾病又开始卷土重来,造成很大的危害。我国的卫生和健康标准远低于欧洲,且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更适于蚊子的繁殖和蚊媒疾病的传播。论文通过对近年来欧洲流行的蚊媒疾病进行回顾,为我国蚊媒疾病流行和媒介蚊虫控制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收集云南省2012—2016年生猪存栏、出栏、猪肉产量、规模养殖情况、活猪价格、猪粮比及不同规模养殖盈利情况,分析了云南省作为西部地区的养猪大省生猪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议,以期为云南省生猪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参照Genebank大肠埃希氏菌属(E.coli)16SrDNA保守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定量PCR引物及针对大肠杆菌属的Taqman探针,以E.coli标准菌株的PCR扩增产物作为阳性模板制作标准曲线,建立检测E.coli的定量PCR方法。该法Mg2+最佳工作浓度5 mmol/L,能够定量和特异检测E.coli而对肠道优势菌群的代表种葡萄球菌、双歧杆菌呈阴性。检测E.coli的灵敏度可达3个/mL。利用该法对DPV强毒感染鸭急性病例的气管和消化道E.coli检测,结果表明:气管E.coli数量普遍低于对照。食道波动巨大,普遍高于对照;十二指肠、空肠变化不明显;回肠波动巨大,总体高于对照;盲肠显著低于对照;直肠与对照差异不显著。DPV感染致死鸭的气管E.coli数量显著低于对照;食道和十二指肠极显著高于对照;空肠、回肠和盲肠均略高于对照;直肠略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8.
ELISA用于口蹄疫病毒146S抗原快速定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蹄疫病毒的146S抗原是口蹄疫的主要免疫性抗原,对该抗原进行快速准确的定量对口蹄疫疫苗质量监测、新型疫苗开发和抗原研究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快速敏感的特性建立了定量146S抗原的检测方法,证明抗原含量和OD值表示的ELISA结果有对数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8。实验建立了计算机自动计算程序,可以利用统计学方法快速计算出抗原含量,ELISA进行146S抗原定量的方法使用方便,结果准确,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的进行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FMD)疫苗研制,本试验进行了口蹄疫疫苗免疫原含量和免疫效果的关系研究。试验中提取了口蹄疫疫苗中的主要免疫原、沉降系数为146S的口蹄疫完全病毒颗粒,分不同剂量免疫豚鼠,分别采集1次免疫和加强免疫的血清,用细胞微量中和试验检测中和抗体滴度,研究免疫效果。结果表明,当免疫的口蹄疫病毒颗粒含量大于1.5 μg 时,增加免疫量不能增加中和抗体滴度,当免疫量大于7.5 μg时,中和抗体滴度有所下降。该研究结果对于开发口蹄疫疫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肠杆菌属16S r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大肠杆菌属16S rDNA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PCR引物及针对大肠杆菌属的特异Taqman探针,以大肠杆菌标准菌株的PCR扩增产物作为阳性模板制定标准曲线,建立大肠杆菌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法Mg2+最佳工作浓度5 mmol/L,探针最佳工作浓度0.12μmol/L,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8,能够定量和特异性检测大肠杆菌而与肠道优势菌群的代表种葡萄球菌、双歧杆菌和芽孢杆菌呈阴性反应,检测大肠杆菌16S rDNA基因的灵敏度达40.8 copies/μL。应用建立的方法对20、26、324、1、47、56日龄樱桃谷鸭的气管、食道、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直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以每个细菌含1个16S rDNA基因拷贝数计),大肠杆菌属细菌总量,气管内为7.06×10^7~3.01×10^8个;食道内为1.73×10^8~3.23×10^8个;十二指肠内为2.29×10^8~2.39×10^9个;空肠内为1.28×10^8~1.69×10^9个;回肠内为1.86×10^8~1.90×10^10个;盲肠内为6.01×10^8~1.38×10^9个;直肠内为1.07×10^8~4.67×10^10个。樱桃谷鸭从食道到直肠的大肠杆菌属细菌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盲肠和直肠分布量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