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6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234篇
农学   49篇
基础科学   151篇
  63篇
综合类   517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48篇
畜牧兽医   474篇
园艺   123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综合评价苹婆种质资源的树形和产量性状、种子品质性状及抗性性状等,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品系,为苹婆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种选育及生产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21份苹婆品系为试材,应用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DTOPSIS法)对苹婆植株的株高、冠幅、平均单株产量、蓇突果荚皮厚、可食率、种子淀粉含量、种子可溶性糖含量、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果荚虫害率等9个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供试的21份苹婆品系中,应用DTOPSIS法计算出的各理想解的相对接近度(Ci)差异明显,最高值为0.7629、0.6980、0.6948,对应的品系分别为SK-7、XD-3和SK-8,表现出树形适中、单株产量高、可食率高及种子淀粉、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高或抗虫性好等优良特性,且田间实际观察结果与其优良性状相符.Ci值较低的品系分别为SJ-1(0.1735)、NY-1(0.2263)、SK-2(0.2439)、LH-1(0.2634),表现出单株产量低、可食率低、种子主要内含物含量低或抗虫性较差等,亦符合其田间观察结果.[结论]应用DTOPSIS法筛选出SK-7、XD-3和SK-833个综合表现优良的苹婆品系,适于广西区内及环境条件相似的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92.
利用典型样地取样法,对江苏龙潭森林公园植被进行了调查,发现共有种子植物1 063种(变种),隶属于146科515属,其中,木本植物65科163属348种(变种),草本植物77科345属708种(变种)。依据优势种组成,可将森林植被分为7种次生林群落:松阔混交林、糙叶树-朴树-榉树林、青冈栎林、紫楠林、落叶栎林、枫香林和毛竹林群落;5种人工林群落:杉木林、国外松林、板栗林、茶林及毛竹林群落。与邻近宜兴地区森林资源相比,植被组成具有一定相似性和重叠性,但比位于北亚热带的南京紫金山、常熟虞山森林植物资源总量明显增加,丰富性增强。基于植被现状,对不同森林群落类型提出了相应合理林分改造措施,以提高森林群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3.
作为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的最重要传播媒介,松褐天牛已成为控制松材线虫病的重点。明确松褐天牛各虫态在不同地区寄主树干上的分布,对因地适宜地释放天敌昆虫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本研究通过解剖受害马尾松,结合林间调查,系统地研究了松褐天牛产卵刻槽、幼虫和蛹在马尾松树干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松褐天牛产卵刻槽主要分布在树干的2.5 6.5 m范围内,刻槽数量与树干高度和胸径显著相关;松褐天牛幼虫数量与树干胸径关系不显著;多数蛹室位于侵入孔正上方,少数蛹室位于侵入孔下方,两种蛹室数量差异显著;两种蛹室与侵入孔中心的平均距离分别为3.93 cm和4.39 cm,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并建立了松褐天牛幼虫在马尾松树干上的垂直分布模式图。本研究表明了松褐天牛种群密度与寄主树木大小的关系,为释放天敌进行生物防治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4.
以嗜水气单胞菌野生株B11和基因稳定沉默株sodA-RNAi、sodB-RNAi和KatGRNAi为研究对象,比较野生株和沉默株在不同氧化胁迫条件下sodA,sodB和KatG表达的相关性及与细菌生长和存活的相关性,以探讨抗氧化胁迫基因在细菌抵御氧化胁迫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结果显示,无氧化胁迫条件下sodA、sodB和KatG中任何一个基因被沉默后,其余两个基因的表达均受到显著抑制,说明这些抗氧化胁迫基因在表达上密切相关。在外源H2O2胁迫下,sodA、sodB和KatG中任何一个基因被沉默后,其他两个抗氧化胁迫基因的表达均表现为显著上调;在甲基紫晶(MV)诱导的内源性活性氧(ROS)胁迫下,各沉默株中sodA或sodB的表达水平总体表达为上调,但是在KatG的表达却呈现下调,说明sods的表达在细菌抵御内源性ROS的损伤中更具重要性。在H_2O_2胁迫下,随着H_2O_2浓度的增加,野生株B11的存活率仍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而沉默株sodA-RNAi、sodB-RNAi和KatG-RNAi的存活率则显著降低;此外,菌株生长曲线显示,sodA、sodB和KatG的表达可影响嗜水气单胞菌生长曲线延滞期的长短。在不同浓度MV诱导的ROS胁迫下,野生株B11和沉默株KatG-RNAi的存活率仍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沉默株sodA-RNAi和sodB-RNAi的存活率则显著降低,但4株菌仍然能保持一定的生长能力。研究表明,在不同氧化胁迫条件下,细菌可通过不同抗氧化胁迫基因的协同作用,共同抵御ROS的损伤,在H_2O_2的胁迫下,KatG对嗜水气单胞菌的生存更为重要,而在MV诱导的内源性ROS胁迫下,sod的表达对嗜水气单胞菌生存的贡献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995.
采用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室内循环水和池塘养殖四指马鲅(Elentheronema tetradactylum)的体质量和12个形态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两个养殖群体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并且两个养殖群体各主要性状间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与室内循环水养殖群体体质量相关程度较大的形态性状依次为叉长、体长、头长、尾柄高和全长;与池塘养殖群体体质量相关程度较大的形态性状依次为全长、尾柄高、叉长、体长和体高。通径分析表明,体长、体高、头长、体宽和眼径对室内循环水养殖四指马鲅体质量的直接作用达显著水平(P0.05),以上形态性状的直接和间接决定系数总和为1.418;全长、尾柄高、体高、躯干长、头长对池塘养殖群体的体质量直接作用均达显著水平(P0.05),以上形态性状的直接和间接决定系数总和为0.968。结果表明,池塘养殖环境鱼体的变异系数较大有利于良种选育,而室内循环水养殖规格较均匀利于生产。不同养殖模式下,四指马鲅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分析可为其规模化养殖和选育技术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6.
<正>为全面掌握天台县重大动物疫情免疫效果,科学指导疫病防控工作,县动物疫病指挥部按照日常监测和集中监测相结合、主动监测和随机监测相结合、专项调查与紧急调查相结合、疫病监测与净化评估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开展了口蹄疫、H7亚型禽流感、小反刍兽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H5亚型禽流感、新城疫等7种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工作。1 样品采集与检测方式采样血清 共采集了5460份畜禽血样,其中禽血清1524份、猪血清404份、羊血清1652份、  相似文献   
997.
研究了具有南方奶牛日粮类型特征的全混合日粮饲养技术不同精粗比(T1,60∶40;T2,55∶45;T3,50∶50;T4,45∶55;T5,40∶60)对奶牛的采食行为、产奶性能和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全混合日粮饲养技术下,日粮精粗比的增加,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从T5组的13.57 kg/d显著降低至T1组的12.70 kg/d(P<0.05),咀嚼时间从T5组的786.50 min/d极显著降低至T1组的607.83 min/d(P<0.01);奶牛的产奶量、4%标准奶产量、乳糖、乳总固形物、总非脂固形物产量均随日粮精粗比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以60%精料添加量的T1组为最高,分别为13.92,13.25,0.65,1.73和1.20 kg/d;但对奶牛的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表明在南方奶牛典型日粮采用全混合日粮饲养技术时,日粮精粗比的增加可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降低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咀嚼时间,对奶牛的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8.
HM—强致复合微生态制剂防治断奶仔猪下痢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剂量的HM-强效复合微生态制剂和氟哌酸散剂对196头断奶仔猪分8组进行防治下痢效果的对比观察,结果显示:HM-强效复合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猪拉稀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效果,0.5g/头次HM-强效复合生态制剂与500mg/头次氟哌酸对仔猪拉稀效果相当,治愈率达90%以上;预防以日粮中添加0.2%HM-强效复合微生态制剂与日粮中添加0.05%氟哌酸的效果接近,预防保护率分别为96.4%和92.9%。  相似文献   
999.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控早熟禾、高羊茅生长速度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早熟禾、高羊茅的生长速度进行促控研究表明:返青初期,叶面喷施30~42.5mg/L赤霉素,每公顷750kg药液,可以促进生长,提早返青;叶面喷施300~600mg/L多效唑或200~400mg/kg烯效唑,每公顷750kg药液,可以控制生长,从而减少刈剪次数,喷施1次,药效可持续3个月。  相似文献   
1000.
筛选了近十年来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草药,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一部分矿物质药,并阐述了这类中草药的作用机制和在畜牧兽医生产上的临床应用.最后针对当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可行的中草药研究方向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