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被检血清经EHD抗原吸收处理后,EHD阳性样品的A_(490)下降均值为71.72%,而BT阳性样品的A_(490)下降均值仅24.72%,两种样品的临界值相距悬殊,区别明显,可望用本法来鉴别这两种抗体。  相似文献   
62.
猪瘟抗体消长规律动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IHA实验方法监测猪瘟灭活疫苗免疫的猪抗体产生水平,并对仔猪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仔猪母源抗体水平与母猪抗体水平呈正相关,其首次免疫抗体增长幅度与母源抗体呈负相关,但其抗体水平与免疫次数呈正相关。主动免疫的抗体效价与免疫剂量呈正相关,但与首免日龄无关。  相似文献   
63.
本研究采用伪狂犬gE抗体ELISA 检测试剂盒,对2015年我国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采集的7 383份猪血清样品进行抗体检测,分析不同地区及不同日龄猪的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及该病的流行趋势。结果显示,调查的139个猪场中有68个场发病,场阳性率达48.92%;7 383份猪血清的阳性率为16.48%。结果表明,猪伪狂犬病在我国部分地区猪群中的流行范围仍然很广。其中种猪和哺乳仔猪的野毒感染情况最明显,检出率较高,阳性率分别为21.86%和18.20%。本研究为我国伪狂犬病的净化工作提供了方法,为实施该病的根除计划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4.
为了解我国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弱毒疫苗(TJM-F92株)的安全性、有效性,以便进一步优化免疫程序,利用ELISA抗体检测与现场跟踪调查的方法,进行了弱毒疫苗(TJM-F92株)安全性调查及有效性和干扰性试验。结果显示:弱毒疫苗(TJM-F92株)对母猪的采食量、体温、返情率及死胎与木乃伊胎数量均无影响,免疫后各阶段猪群的免疫抗体均达到了合格水平;弱毒疫苗(TJM-F92株)与猪瘟疫苗(脾苗)同时免疫,两种疫病的抗体水平均表现正常,与分开免疫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弱毒疫苗(TJM-F92株)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普免不会使母猪出现不良反应,对各阶段猪群都有良好的保护性,同时可与猪瘟脾苗联合免疫。因此,猪场可以按程序对各阶段猪群开展弱毒疫苗(TJM-F92株)免疫,同时可以尝试与猪瘟疫苗同时免疫,以优化猪场免疫程序,节省人力,减少应激。  相似文献   
65.
禽流感(H5、H9亚型)二价油乳剂灭活疫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禽流感(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急性、接触性、烈性传染病。病毒广泛存在于野生禽、鸟类和人工饲养的禽类中,国际兽医局(OIE)将其列为动物的A类传染病。1878年,该病首次在意大利暴发流行,当时称之为“鸡瘟”。禽流感引起的损失主要有:高致病力毒株致鸡大量死亡,非高致病力毒株引起产蛋量下降,免疫功能障碍而继发细菌或病毒的感染。1994年,我国广东首次报道了H9N2亚型禽流感的分离,自此之后中国大陆的禽流感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66.
为了解我国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感染的最新流行情况,本研究于2016―2019年从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河北、宁夏、黑龙江、湖北等8个省份疑似发生MS感染的鸡场采集样品,进行MS菌株的分离鉴定,结果共获得48株MS分离株。对这些分离株的vlhA基因片段测序和分析显示,其中46株均属于K基因型,另外2株分别属于A基因型和E基因型。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国内流行的MS优势基因型是K基因型,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流行的基因型存在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为制定适合我国鸡群MS控制与净化的策略提供了必要的流行病学依据。  相似文献   
67.
对分离到的AEV毒株进行氯仿、乙醚、温度敏感性试验等理化性质及血凝性质的鉴定,表明该毒株理化件质稳定,无血凝性;电镜下观察接毒鸡胚的超薄切片可看到AEV病毒颗粒,大小在25~30 nm.参照AEV的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对该病毒进行了特异性扩增,得到了目的片段.证明该分离病毒为AEV毒株,暂定名为AEV HD.  相似文献   
68.
1群4型禽腺病毒的分离鉴定及Fiber-2蛋白的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鉴定河南某蛋鸡场以心包积液、肝肿大出血为特征的病原,并对病原的免疫原性蛋白进行表达和效果分析。本研究采用病毒分离、血清学试验、PCR检测及测序分析、动物回归试验、大肠杆菌表达、蛋白纯化、攻毒保护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所采集样品经卵黄囊途径接种7日龄SPF鸡胚,盲传2代后获得病毒;PCR可扩增出约900 bp的Hexon基因片段,经测序,其Hexon基因与血清C4型毒株的相似性为100%;血清中和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禽腺病毒为1群血清4型禽腺病毒,命名为HN-ZK株。该毒株可在鸡胚原代肝细胞上产生CPE,病毒含量可达107.5TCID50·0.1 mL-1。动物回归试验表明,该分离毒株可使35日龄SPF鸡100%(10/10)表现出发病症状。以分离株的DNA为模板,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获得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3 ku的Fiber-2蛋白,离心浓缩、纯化后蛋白含量为300 mg·mL-1。将表达的Fiber-2蛋白用不同的剂量免疫SPF鸡,结果表明20 μg·只-1的剂量能使鸡完全抵抗强毒株的攻击,说明Fiber-2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可为禽心包积水-肝炎综合征的诊断和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制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69.
为确定禽脑脊髓炎(AE)、鸡痘(AP)二联活疫苗的安全性、最小免疫剂量及免疫效力,自制3批二联活疫苗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鸡接种10倍剂量疫苗后精神、食欲及发育均正常,临床表现和剖检均无异常;AEV YBF02株的最小免疫剂量为100 EID50,鸡痘鹌鹑化弱毒株的最小免疫剂量为10 EID50;3批疫苗AEV YBF02株的病毒含量均≥103.2EID50/羽份,鸡痘鹌鹑化弱毒株的病毒含量均≥103.4EID50/羽份,攻毒后保护指数为89~100。试验表明,自制二联活疫苗安全、有效、质量可控,可用于预防禽脑脊髓炎和鸡痘。  相似文献   
70.
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从96年在青岛首次发现以来,陆续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病的报道。目前该病不仅在蛋鸡和种鸡育雏及育成期,而且在肉食鸡、小公鸡及产蛋期的鸡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病,给养鸡业造成较大的危害。去年10月份在广西禽病会上有关本病研究的论文很多,对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