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5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3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正> 近交是家畜育种工作中进行纯种繁育和杂交育种常用的重要手段,一般以近交系数来度量近交的程度。常因计算近交系数工作量大,手算繁琐易错,不能及时正确地完成而影响育种工作的进行。我院与江苏省海安县种猪场和食品公司种猪场协作,在PDP  相似文献   
82.
83.
84.
为充分利用杂种优势,探索新淮猪的最佳杂交组合,我们于1981年采用大群饲养的方式,进行新淮猪不同杂交组合全窝肥育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85.
顶交是提高新淮猪的繁殖性能,促使其质量性状一致的较好途径.但顶交后代的生长育肥效果如何?国内外尚未见到报导.为此,我们在省洪泽农场对顶交后代的生长育肥情况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86.
通过PCR-RFLP方法,检测外来品种大约克猪和江苏省地方品种梅山猪、二花脸猪、姜曲海猪以及培育品种苏钟猪共144头,结果表明,PGC1基因序列经AluⅠ酶切后存在AA、AT和TT 3种基因型,其中大约克猪中AA基因型占优势,A等位基因频率为0.7;江苏省地方品种猪中,TT基因型占绝对优势,T等位基因频率平均为0.99,梅山猪和二花脸猪均为TT型。PGC1基因的PCR-RFLP基因型分布χ2检验结果表明,大约克猪与苏钟猪、梅山猪、二花脸猪、姜曲海猪差异极显著;苏钟猪与梅山猪、二花脸猪、姜曲海猪差异极显著;梅山猪、二花脸猪、姜曲海猪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7.
二花脸猪是我省重要的优良猪种之一,具有产仔多、早熟、肉质佳等特点,在养猪生产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提供制定二花脸猪饲养标准及其选育工作的科学依据,我们于1970~1979年,在江苏省武进县种猪场,系统地观察分析了二花脸猪肥育特性和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88.
近几十年来,猪的育种工作以现代遗传学原理为指导,采用了先进的育种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按照人们对猪肉品质要求的变化,世界猪种类型由脂肪型、鲜肉型、腌肉型迅速向肉用型方向转变;由于对经济性状表型值测定方法的不断改进,提高了选择的精确度,使猪的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进展大大加快,从而提高了猪的生产性能。 一、猪的选种选配 (一) 猪的选择方法 猪的基本选择方法有个体选择、同胞选择、系谱选择、后裔测验和合并选择等。 1.个体选择 根据种猪本身的一个或几个性  相似文献   
89.
新淮猪选育提高工作中,虽以优良母猪为中心建立诸品族,起了良好作用;但根据类群性能整建品系难度较大.因此,我们于1978~1980年在江苏省洪泽农场,以顶交方式进行研究,目的是摸索一条简而易行,并能迅速提高其生产性的途径.研究方法顶交是指用近交公猪与非亲缘母猪交配.我们选择优秀的非亲缘种公母猪进行交配,选留其后代加强培育.在此基础上,采用全同胞、父女或母子等方式交配,选留健康结实的仔代,培育近交程度  相似文献   
90.
在肉猪生产中,我国的传统习惯是公母仔猪在断奶前后进行去势.一般猪去势后较温顺,易于管理,育肥较快,且可除去公猪肉的羶味.国外有些国家对公猪去势,而母猪一般不去势,也有些国家搞超早期(生后一周)去势.近年来,在商品瘦肉猪生产技术的研究中,有人建议采用控制去势措施来提高瘦肉率.本试验就在于探索去势对商品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以便在生产实践中为提高增重和改善胴体品质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