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6篇
林业   136篇
农学   99篇
基础科学   109篇
  176篇
综合类   818篇
农作物   66篇
水产渔业   61篇
畜牧兽医   519篇
园艺   300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研究某锑矿区土壤质量现状,对锑矿区土壤进行布点取样,分析了Sb、Cd、Cr、Cu、Zn、Pb、Hg、Ni、As 9种元素含量,并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指数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对该锑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时,各采样点的内梅罗指数均小于0.7,属清洁状态;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该锑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潜在生态风险评估时,各采样点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小于150,属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82.
氮(N)、磷(P)是维系植物生长发育的两种重要的基础营养元素。区域尺度范围的N、P元素化学计量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陆地生态系统的空间尺度格局变化。同时,与植物体内各个器官之间(如根叶之间)的N、P含量密切相关,使其能够快速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调节生长速率,使生物体达到最适生长。选取西双版纳、贡嘎山、鼎湖山、武夷山和尤溪5个中国南方地区的木本植物(以乔木为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植物根、叶器官内部以及器官之间的N、P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表明,上述5个地区相同器官的N、P含量变幅较大,造成地区间养分含量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土壤养分、温度和降水。同一地区植物不同器官的N、P含量都是叶大于根。根或叶内部的N-P、N-N:P以及P-N:P基本呈现等速比例关系,表明在各器官内部N、P含量相互促进的作用明显。根、叶之间的N含量、P含量以及N:P则呈现异速比例关系。说明不同器官之间对某种养分的分配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83.
研究采用"3414"试验设计,探索了氮磷钾不同配比对紫皮紫肉马铃薯黑金刚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对黑金刚产量的贡献顺序依次是氮﹥磷﹥钾。经回归分析;最高产量氮肥施肥量为纯N 13.07kg·667 m~(-2),磷肥施肥量为纯P_2O_511.25 kg·667m~(-2),钾肥施肥量为纯K_2O 45.00 kg·667m~(-2),最高产量2 101.41 kg·667m~(-2)。最佳经济效益7 895.27元·667m~(-2),最佳经济施用量纯N 13.19 kg·667m~(-2),纯P_2O_511.25 kg·667m~(-2),纯K_2O 44.99 kg·667m~(-2),此时产量2 078.56 kg·667m~(-2)。  相似文献   
84.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对林场的杉木阔叶混交林、杉木毛竹混交林和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的群落稳定性进行评价.选取郁闭度、物种多样性、优势树种更新潜力、Godron指数、坡度、腐殖质层厚度、土层厚度、立地质量、树种组成、平均胸径、龄组、空间配置构建群落稳定性评价体系.群落稳定性评价结果:杉木毛竹混交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杉木阔叶混交林.根据评价结果,M-Gordon指数较为接近综合排序结果,但并不完全相同,不能完全代表群落稳定性,需要结合各种影响群落稳定性的立地因子、林分结构、林分特性判定当前群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5.
【目的】理解格氏栲和杉木叶片养分季节动态及其再吸收机制。【方法】以福建三明格氏栲和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叶片中N、P、K、Ca、Mg等5种大量养分元素含量,分析叶片养分含量及其再吸收率的季节动态。【结果】①格氏栲和杉木成熟叶片中养分元素季节动态基本一致,N、Mg含量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生长旺季最低,而P含量为旺季最高,Ca含量均为冬季最低,K含量没有表现出一致的规律,总体来看元素含量顺序为:NKMgCaP。②格氏栲和杉木叶片中N、P、K、Mg都有一定程度的回收,其中杉木叶片的养分回收率更高,不同养分元素再吸收率大小排序为:RE_KRE_PRE_NRE_(Mg),不同季节间养分再吸收率差异不显著。③格氏栲和杉木衰老叶片养分含量与再吸收率均呈负相关,说明养分转移度越高,养分再吸收率越大。【结论】杉木更能适应相对贫瘠的环境,格氏栲和杉木叶片养分再吸收率无明显的季节动态。  相似文献   
86.
为研究不同品种、采精月龄和采精间隔等因素对丹系公猪精液品质的影响,研究以湖南某种公猪站2 051头丹系大白、长白和杜洛克种公猪为试验群体,收集2020—2021年精液质量数据,通过方差分析探究各因素对精液量、精液密度、精子活力及总精子数的影响。结果显示,从不同品种对精液质量的影响来看,大白猪的精液量和精子总数最高,长白猪的精液密度最高,而杜洛克猪的精液量、精液密度和精子总数均最低,3种猪的精子活力相当;从采精月龄来看,种公猪月龄越小精液量越低,但精液密度偏高,精子活力相对较好,在13~24月龄总精子数最高;不同采精间隔对精液质量有较大影响,采精间隔越长,精液量、精液密度和总精子数相对较好,但过长的采精间隔导致精子活力降低,采精间隔为3~5 d时综合性能最佳。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采精月龄和采精间隔均会影响公猪精液质量。  相似文献   
87.
以中烟100为试验材料,设置3种上部叶采收方式处理,对上部叶的外观质量、物理特性、超微结构、化学成分、致香物质及经济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采收方式中,上部6片叶一次性成熟采收明显改善了上部叶的整体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协调性,能够提高上部叶的中性致香物质总量及改善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88.
近日,笔者在安徽省砀山县大棚油桃生产区的葛集、权集、省果园场、县园艺场等地调研时了解到,今年该县l368hm2大棚油桃长势较好。目前,广大果农在乡、镇、场科技人员的帮助指导下,正抓紧大棚油桃的春管工作。一是科学疏果。根据不同树势,疏除偏小果、畸形果、  相似文献   
89.
针对分子生物学学科的特点,并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分子生物学教学的经验,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简要介绍对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90.
文章对"施可丰"稳定性长效肥在玉米上的肥效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期为下一年度该肥料的大面积推广示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