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46篇
  2024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筛选用于防制奶牛子宫炎的乳酸菌菌株,本试验选取产后30~50 d的健康奶牛,采集子宫颈口处分泌物,利用MRS选择性培养基进行乳酸菌初步筛选。纯化后的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将具有乳酸球菌或乳酸杆菌典型形态的疑似菌株进行针对性生化鉴定。提取分离菌株的基因组DNA,扩增其16S rDNA全序列并测序,将所得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的相应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分离菌株对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并检测分离菌株对山羊上皮细胞的黏附活性。结果显示,经染色镜检、生化鉴定和16S rDNA测序分析,得到13株乳酸菌,其中5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6株具有较强黏附上皮细胞的能力,7、12和23号3株兼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和黏附上皮细胞能力。综上,本试验建立了健康奶牛子宫颈中乳酸菌的筛选方法,得到3株具有良好益生特性的乳酸菌,为制备微生态制剂提供了基础材料,对防制奶牛子宫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在奶牛饲养业中,随着产奶量的不断提高,奶牛肢蹄病已上升为影响奶牛业发展的仅次于乳房炎的第二大疾病。国外报道,奶牛肢蹄病的发病率在4%~55%,我国奶牛肢蹄病的发病率也很高,发病率在5.7%~54.9%,该病不仅能够影响奶牛的正常生理活动,而且还可降低奶牛的泌乳量和繁殖力,使得奶牛淘汰率升高,导致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3.
<正>狐狸是特种经济毛皮动物,狐皮在国际市场上被公认为"软钻石"、"软黄金",其市场价格也逐年上涨,狐狸养殖具有投资少、产出快、效益好的优势,是被人们看好的朝阳养殖业。细小病毒病是犬科动物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  相似文献   
24.
为了筛选防制胚泡着床障碍中药,本试验利用皮下注射米非司酮所致的小鼠胚泡着床障碍模型,以妊娠率、着床胚泡数、雌激素和孕激素及其比值为指标,将丹参、黄芪、川芎、黄芩、白术、菟丝子、桑寄生、续断、党参、当归等中药组成复方进行筛选和药效评价。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方3组妊娠率显著高于方1组、菟丝子组和续断组(P<0.05),也高于方2组和对照组,说明方3有利于小鼠胚泡的着床。方3的药效试验表明,保胎组妊娠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高剂量组(P<0.01),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保胎组孕酮水平、孕酮和雌二醇比值极显著高于高、低剂量组、对照组和正常组(P<0.01),孕酮和雌二醇比值显著高于中剂量组(P<0.05),而保胎组、低剂量组和正常组雌二醇水平显著低于高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中剂量组孕酮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方3能提高小鼠的孕酮水平及孕酮和雌二醇比值,有利于小鼠胚泡着床。  相似文献   
25.
奶牛乳房炎防治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奶牛乳房炎是对乳业影响最大、危害最严重的常见疾病。本文对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和目前该病的防治概况作了系统的介绍,并对该病防治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6.
以成年母兔耳部皮肤上皮细胞为核供体,对家兔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中融合、激活以及不同来源受体卵母细胞的选择等环节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不同电场强度对重构胚胎融合率、分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0V/mm电场强度时重构胚胎的融合率(82.53%)显著高于160V/mm(59.73%),但与240V/mm(79.56%)无显著差异;200V/mm时重构胚胎的分裂率(71.43%)显著高于160V/mm(49.43%)和240V/mm(57.80%)。来源于输卵管卵母细胞组成的重构胚胎的融合率(84.71%)和裂解数与来源于卵巢大卵泡(78.75%)的无显著差异;但来源于输卵管的重构胚胎分裂率(73.68%)显著高于来源于卵巢大卵泡的(56.35%)。将646枚2~4细胞期重构胚移植到38只同期化及非同期化的受体后无幼仔出生。  相似文献   
27.
仔猪黄白痢是一种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长期困扰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就仔猪黄白痢的流行病学、发病原因、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8.
为研究丹参水提物(SME)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炎症模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体外培养山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EEC),利用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细胞增殖和产生TNF-α,建立EEC炎症模型。然后给予高、中、低不同剂量SME干预。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试剂盒检测TNF-α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MMP-2mRNA表达变化。结果表明,5μg/mL LPS作用EEC 12h时促增殖作用显著(P0.01);SME可显著促进EEC炎症模型中MMP-2的表达,以中、高浓度组的作用较为明显。说明SME对LPS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症反应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9.
为筛选纳米铜对大鼠(Rattus norvegicus)肝脏毒性的差异蛋白,探讨其毒性作用机制,本研究应用双向电泳(two 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和质谱等蛋白质组学方法,分离和鉴定肝毒性相关差异蛋白,并利用荧光定量PCR验证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共筛选到显著差异表达的蛋白斑点共43个,其中下调的一个差异蛋白点1006被鉴定为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1(phosphatidy lethanolamine-binding protein 1,PEBP1);荧光定量PCR验证与双向电泳结果一致。PEBP1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其性质稳定,不存在信号肽,定位于细胞质,可能属于非分泌性蛋白,含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家族信号位点64YTLVLTDPDAPSRKDPKFREWHH86;主要二级结构元件为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同源性分析表明,大鼠PEBP1蛋白与其他9个物种有较高同源性,并构建了PEBP1蛋白的系统进化树。中毒组大鼠肝脏PEBP1蛋白表达下调,导致肝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能是纳米铜发挥毒性作用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0.
蹄叶炎奶牛血浆蛋白质组学2-DE图谱的构建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患病牛和健康牛血浆,用人白蛋白和IgG抗体去除其高丰度蛋白后,通过双向凝脉电泳(Two 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技术和PDQuest分析软件比较2组间血浆蛋白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蹄叶炎奶牛血浆2-DE图谱中有39个蛋白斑点表达上调,23个蛋白斑点表达下调,共检测到62个差异蛋白点.结果表明,奶牛发生蹄叶炎时,其血浆蛋白组表达模式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可能与蹄叶炎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