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3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为了解市场上玉米赤霉烯酮ELISA试剂盒的质量状况,指导试剂盒的正确选择和使用,研究选择市场上常见的4种试剂盒(A、B、C和D)进行质量评估,分别评价试剂盒的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标准曲线线性和实际样品检测能力。结果显示:试剂盒B的回收率最好(100.62%~114.29%);试剂盒A批内变异系数小于5%,B、C和D小于10%,批间变异系数除试剂盒B低质量浓度添加组外均小于10%;试剂盒A的灵敏度最高而D最低;除试剂盒D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87 1)小于0.99外,其他3种试剂盒(A、B和C)的R2均在0.99以上,分别为0.998 9、0.999 5和0.990 5;实际样品检测能力B最高,A和D次之,C最低。4种试剂盒质量虽有不同,但除C外其他3种试剂盒均能满足检测要求,且这3种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标示的质量参数与实际测定值相符;另外,同一品牌不同批次的试剂盒之间存在质量差异。  相似文献   
32.
33.
本实验建立了羟脯氨酸含量的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乳与乳制品中皮革水解蛋白特征性成分。样品经酸水解后采用异硫氰酸苯酯(PITC)衍生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可见检测器进行测定。采用AgelaVenusil-AA氨基酸分析专用色谱柱(4.6 mm×150 mm,i.d.5μm),柱温40℃,检测波长254 nm,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进样量50μL。方法定量限为0.046μg/mL(S/N=10),高中低不同浓度加标回收率为98.2%~99.0%。该法具有样品处理简单,灵敏度高,回收率高,分析时间短等优点,适用于乳及乳制品中羟脯氨酸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4.
液体饲料添加剂真空后喷涂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人们对饲料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动物营养专家认识到饲料中添加液体添加剂的优越性,开始广泛使用液体添加剂,如液体酶制剂、促生长剂、风味剂、霉菌抑制剂、颗粒粘结剂、抗氧化剂、维生素、氨基酸等。液体添加分前置添加和后置添加两种形式,前置添加是在制粒挤出前完成,由于饲料在制粒过程中要经受温度、压力及机械剪切力等的作用,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维生素和酶制剂等热敏性饲料添加剂营养成分的破坏和损失,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生产者往往进行超量添加,而许多微量添加剂价格又昂贵,致使生产成本大量增加;后…  相似文献   
35.
饲料生产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分析及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霉变及由此引发的危害是困扰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生产不可忽视的问题。由于霉菌的生长消耗了饲料中的营养物质,饲料受霉菌污染后.营养价值严重降低。此外,动物摄人受霉菌污染的饲料后,体内的霉菌毒素残留及其代谢物会造成动物性食品污染,并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产生极大的潜在危害。因此,加强饲料中霉菌及其代谢产物的预防和控制,对于保证饲料安全质量,保护人与动物的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36.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温热处理粉料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鸡蛋卫生指标的影响。选取40周龄的海兰褐蛋鸡1 0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5只鸡。对照组饲喂普通粉状蛋鸡料,试验组分别饲喂经70、80和90℃3种调质温度处理的粉状蛋鸡料。预试期1周,正试期12周。结果表明:1)试验组粉料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调质温度的升高,试验组粉料的细菌总数显著下降(P<0.05),大肠菌群数量也逐渐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2)各组之间第1~12周蛋鸡生产性能指标的差异不显著(P>0.05)。3)各组之间第12周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形指数、蛋黄比率和哈氏单位的差异不显著(P>0.05),80℃高温热处理粉料组蛋黄的亮度、红度和黄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第4、8、12周,试验组蛋壳表面的细菌总数小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蛋壳表面的大肠菌群数量均小于对照组。5)试验组的肌胃、空肠和回肠相对重量小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调质温度的升高,试验组腺胃、肌胃、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相对重量都逐渐增大,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高温热处理可以改善饲料和鸡蛋的卫生指标,但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消化道指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7.
本试验旨在研究同一饲料配方条件下,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对颗粒饲料加工质量及维生素E保留率的影响。对照组(A组)饲料采用普通畜禽饲料加工工艺,试验组饲料分别选用3种调质器,即双层调质器(B组)、调质保持器(C组)及膨胀器(D组),对饲料配方中大料混合料进行湿热处理,经湿热处理后的大料混合料与添加剂和其他饲料原料混合后经低温(50、55、60和65℃)调质后制粒。结果表明,大料混合料经双层调质器处理后淀粉糊化度显著低于调质保持器及膨胀器处理后(P0.05)。D组淀粉糊化度显著高于B组及C组(P0.05),C组颗粒硬度显著高于B组及D组(P0.05),C组颗粒耐久性指数显著高于B组及D组(P0.05),B组颗粒成型率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5),B组、C组及D组维生素E保留率显著高于A组(P0.05)。65℃组淀粉糊化度显著高于50、55及60℃组(P0.05),65℃组颗粒硬度显著高于50、55及60℃组(P0.05),65℃组颗粒耐久性指数显著高于50、55及60℃组(P0.05),65℃组颗粒成型率显著高于50及55℃组(P0.05),65℃组维生素E保留率显著低于50、55及60℃组(P0.05)。由此可见,大料混合料经调质保持器加工熟化,采用65℃低温制粒能有效保护维生素E热敏性成分,且饲料加工质量与普通畜禽饲料加工工艺制得的饲料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8.
试验研究了不同粘合剂制备的微颗粒饲料对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 Brandt)仔稚鱼开口期(3~25日龄)生长、成活率及肠道组织的影响.3种粘合剂分别为羟丙甲纤维素钠(HPMC)、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海藻酸钠(AJ),同时选择一种商用开口饲料为对照组(CMD).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放3日龄西伯利亚鲟1 000尾.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全长和体重随日龄变化明显,西伯利亚鲟生长迅速.不同处理组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HPMC处理组要低于其它处理组10%左右,个体平均全长和终末体重显著高于商品微颗粒饲料组(P<0.05).从肠道切片来看,商品微颗粒饲料组西伯利亚鲟稚鱼肠道隐窝较浅,其余3组皆正常,3种粘合剂对西伯利亚鲟开口期营养吸收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9.
为探究不同加工工艺参数和黄粉虫蛋白替代鱼粉不同比例对低淀粉缓沉性水产膨化颗粒饲料加工质量的影响,并优化得出最适操作参数。该研究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以黄粉虫蛋白替代比例、调质后物料含水率和膨化机模头温度3个因素为自变量,变化范围分别在0~50%、25%~29%、110~140 ℃之间,以膨化颗粒饲料容重、沉降速度、10 min沉水率、能耗为因变量,对3个自变量参数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低淀粉缓沉性膨化饲料的容重随着黄粉虫替代比例的升高逐渐升高,随含水率的升高而升高,随着模头温度的升高略微升高;沉降速度随着黄粉虫替代比例的升高逐渐升高,随着模头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黄粉虫替代比例在0~25%时,沉降速度随着含水率的升高逐渐增大,当黄粉虫替代比例为50%时,沉降速度随含水率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0 min沉水率随着黄粉虫替代比例的升高逐渐升高,随着含水率的升高而升高;10 min沉水率随着模头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能耗随着黄粉虫替代比例的升高逐渐升高,随着调质后物料含水率的升高总体呈降低的趋势,随着模头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因素对低淀粉缓沉性水产膨化颗粒饲料加工质量的影响由大到小顺序为:黄粉虫蛋白替代比例、调质后物料含水率、膨化机模头温度。优化得到加工低淀粉缓沉性水产膨化颗粒饲料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和最适替代比例:调质后物料含水率为27.6%,模头温度为108 ℃,黄粉虫蛋白替代比例为15.0%,在此条件下加工出的膨化颗粒饲料沉降速度为7.73 cm/s、10 min沉水率为95%、能耗为34.39 (kw·h)/t。验证试验相对误差均小于4%,模型优化结果可靠,研究结果可为饲料企业生产低淀粉缓沉性水产膨化颗粒饲料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0.
本试验旨在应用并比较近红外和中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模式识别方法对掺假的豆粕进行快速鉴别。试验收集了不同批次145个纯豆粕样品,随机选取部分纯豆粕样品,掺入0.08%~5.00%的尿素聚合物,利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和中红外光谱技术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方法,对掺假豆粕进行识别。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经变量标准化后建立的SVM分类模型训练集识别率为99.8%,测试集识别率为99.2%,检测限为1.0%;中红外光谱数据经变量标准化和一阶导数7点平滑处理后,建立的PLS-DA和SVM分类模型对样品的识别率均达到100.0%,检测限为0.08%。因此,近红外和中红外光谱技术均可对掺入尿素聚合物的豆粕快速鉴别,后者的灵敏度高于前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