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7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冷、热两种应激情况下进行了活化卵白蛋白对淋巴器官的影响试验。冷应激 :4℃ ,4h/d ,4d。热应激 :37℃ ,4 5min。结果 ,小鼠在冷、热环境中 ,活化卵白蛋白处理组胸腺体重百分比显著高于冷、热应激组 (P <0 0 1)。说明活化卵白蛋白可以减轻冷、热应激对胸腺、脾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归蒲方对鸡的五种常见病原菌的抑制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归蒲方”是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一种,体外抑菌试验证明,该方对鸡的5种常见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巴工杆菌及鸡白痢沙门氏菌效果较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次之。  相似文献   
33.
“断奶安”防治仔猪腹泻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微生物制剂“断奶安”对仔猪腹泻的防治作用机理。[方法]给断乳仔猪口服“断奶安”,观察其对仔猪腹泻率、生产性能、肠道微生物区系、各肠段pH值及肠黏膜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影响。[结果]“断奶安”可提高断乳仔猪的存活率,使腹泻率下降19.24%,且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日增重、日采食量,具有较好的提高断乳仔猪生长速率的趋势及阶段增重优势,使仔猪生长性能得到较高水平的发挥;可通过增强仔猪肠道抵抗力来维持肠道黏膜的机械屏障作用和正常的消化功能,进而提高肠道的黏膜免疫水平;还可通过降低肠道内潜在致病茵比例及其对宿主的毒害作用,使断奶仔猪肠道菌群在极短的时期过渡至并维持在动态平衡状态,并具有降低仔猪肠道内容物pH值的趋势。[结论]“断奶安”可有效防治断奶仔猪腹泻。  相似文献   
34.
为了研究活化卵白蛋白对断奶仔猪结肠内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CFA)的影响,选取54头20日龄健康仔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23日龄开始,Ⅰ组饲喂基础日粮+活化卵白蛋白10 mL·d-1·头-1,Ⅱ组饲喂基础日粮+啤酒酵母10 mL·d-1·头-1,Ⅲ组连续饲喂基础日粮10 d,28日龄断奶。仔猪在23,28,35,42日龄时,从每个重复中随机选1头屠宰,迅速结扎结肠两端,无菌收集结肠食糜,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结肠内SCFA含量。试验结果表明: (1)仔猪28日龄时,与Ⅲ组相比,Ⅰ组仔猪结肠内乙酸(P<001)、丙酸(P<005)、丁酸(P<005)和总SCFA(P<001)含量升高,而异丁酸(P<001)含量降低;与Ⅱ组相比,Ⅰ组仔猪结肠内乙酸(P<001)、异丁酸(P<001)和总SCFA(P<001)含量升高;(2)仔猪42日龄时,与Ⅱ组、Ⅲ组相比,Ⅰ组仔猪结肠内乙酸、丙酸、丁酸、异戊酸和总SCFA含量显著升高(P<005);(3)随着仔猪日龄的增加,各组仔猪结肠内总SCFA含量均增加,但Ⅰ组增加最明显。由此看来,活化卵白蛋白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结肠内SCFA含量。  相似文献   
35.
为筛选一株驯化啤酒酵母,并对发酵罐扩大培养工艺进行优化,为今后大规模生产提供试验数据。于麦芽汁培养基分离挑选某株具有较好生长力的酵母菌,进行形态学、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应用正交试验设计,从摇瓶温度、pH、取样时间及发酵罐的转速、装液量、接种量等方面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驯化酵母菌株形态学、生化鉴定证明该菌株属于酵母属;发酵罐扩大培养最佳工艺为:转速200r/min,接种量50mL/L,装液量4.5L,此条件下酵母活菌含量为2.8×10~8 CFU/mL。驯化前后表现一致,没有发生变异。优化啤酒酵母菌的发酵罐扩大培养工艺,为下一步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6.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是革兰氏阳性菌,是目前临床感染常见的一种病原菌,能引起局部化脓性感染、关节炎、心内膜炎、蜂窝织炎、败血症、脓毒血症等全身感染。近些年来,由于抗生素不合理的使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日益严重,特别是苯唑西林敏感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oxacillin-susceptible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OS-MRSA)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增加了巨大的难度。了解OS-MRSA的流行病学特点和耐药机制可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选择治疗药物,鉴于此,作者针对OS-MRSA的流行病学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7.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弄清中国不同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种类、分布情况及其药物敏感特性,并为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对在内蒙古、甘肃、四川和上海4地部分奶牛场采集的472份临床型或亚临床型乳房炎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检测奶样中检出细菌482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49株,占30.91%;表皮葡萄球菌91株,占18.88%;无乳链球菌60株,占12.45%;停乳链球菌60株,占12.45%;乳房链球菌35株,占7.26%;大肠杆菌33株,占6.85%。各个地区优势菌群存在差异,药敏试验结果也不相同,分离出的细菌绝大部分对环丙沙星、左氟沙星、氧氟沙星和先锋霉素V高度敏感,但对青霉素、红霉素和万古霉素有较强耐药性。  相似文献   
38.
仔猪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仔猪轮状病毒性腹泻是由猪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危害养猪业的主要疾病之一。猪轮状病毒是一种条件性病原,一般情况下呈隐性感染,当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免疫力下降时可暴发。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预防该病的有效方法是加强饲养管理和有效疫苗接种。研制新一代高效、廉价疫苗是重要的研究方向。掌握仔猪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动态变化和影响因素,可为其诊断以及疫苗的研制提供科学依据,并为该病发展趋势的科学预测提供数据和信息支持。文章综述了引起仔猪腹泻的猪轮状病毒的分群和分型、培养特性、流行病学、预防治疗及疫苗研制的现状。  相似文献   
39.
旨在了解奶牛养殖场环境中大肠杆菌流行情况及遗传多样性,探究不同样品分离菌株的遗传关系及系统进化分群情况,收集2017—2019年新疆某大型奶牛场养殖环境中的209份样品进行大肠杆菌分离和16S rRNA鉴定,对非重复菌株进行ERIC-PCR分型和系统进化分群试验。结果显示,共分离到338株大肠杆菌,分离率为67.46%。ERIC-PCR将其分为Ⅰ~ⅩⅣ共14型。Ⅳ(196株)型为优势型;其次为Ⅰ型(59株)、Ⅴ(31株)、Ⅹ(11株);剩余41株分布于其他10种型。除2株未分群外,其他被分为6个群,B1群(75.45%)分布最多,其次是A群(18.34%)、C群(2.96%)、D或E群(1.18%)、F群(0.30%)。综上表明,奶牛养殖场环境中大肠杆菌存在广泛的DNA多样性,且不同时间及来源菌株间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系统进化分群以B1群为主。  相似文献   
40.
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是单链蛋白质,其生理作用一方面是促生长,能促进细胞分裂增殖,蛋白质合成增加;另一方面是促进代谢,加速蛋白质合成(杨秀平,2002).生长激素的促生长作用很重要的一个途径是通过类胰岛样生长因子(IGF)发挥其作用.胰岛素一方面促进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和蛋白质的合成,一方面抑制蛋白质的分解,因而有利于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