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1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探究不同添加剂在高寒地区燕麦、玉米青贮中的作用,以无添加剂处理为对照,研究了复合乳酸菌添加剂(ZLM)和单一乳酸菌添加剂(GN1)对燕麦和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添加剂对青贮品质的影响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GN1可显著提高燕麦的粗蛋白质、乳酸、乙酸与乳酸菌含量,分别提升22.75%、7.62%、62.31%、50.00%(P <0.05),对丁酸与酵母菌的含量有显著(P <0.05)的抑制作用;ZLM可显著提高玉米的粗蛋白质、乳酸、乙酸、乳酸菌含量,分别提升14.46%、12.71%、37.67%、95.92%(P <0.05);同时通过青贮的感官评价得出,燕麦添加GN1添加剂的青贮感官评价得分最优,为17分,玉米添加ZLM添加剂的青贮感官评价得分最优,为16分。  相似文献   
12.
采用正交设计和单因素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高感白粉病品种岷山红三叶与抗白粉病新品系(甘农PR1)杂交产生F1代作为试验材料,对红三叶AFLP反应中7个因素(DNA浓度,酶切时间,两酶(EcoRI,MseI)浓度,预扩增产物稀释倍数,2×PCR Master Mix用量,引物组合)进行优化试验。建立了适合红三叶稳定且多态性高的最佳AFLP反应体系:90ng/μL DNA模板、5h酶切、8UEcoRI、6UMseI、30倍稀释预扩增产物、10μL 2×PCR Master Mix。优化的AFLP反应体系在红三叶的验证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为进一步进行红三叶种质鉴定、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柴达木盆地饲草质量,充分发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饲用价值,本研究选取19个紫花苜蓿品种为供试材料,探究品种和茬次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和饲用品质的影响,并通过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筛选适宜柴达木盆地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结果表明,第1茬粗蛋白、粗灰分含量低于第2茬,第1茬粗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高于第2茬。‘大业3号’年干草产量最高,为11.91 t·hm-2;‘6010’‘极光’平均粗蛋白含量较高,分别为21.01%,20.90%;‘4030’的相对饲喂价值、粗饲料分级指数均最高,分别为151.20,5.54。因此,‘勇士’‘4030’‘佰苜201’等几个品种综合表现较好,适宜柴达木盆地种植。  相似文献   
14.
以澳大利亚反刍动物营养标准为参考,Stage one模型为框架,家庭牧场为研究尺度,从家畜营养角度出发,将代谢能(Metabolisable energy,ME)和氮维持需要量作为放牧家畜的营养单位,建立营养模型,模拟该地区典型家庭牧场欧拉型藏羊能、氮需求的月际变化及冬季暖棚利用对于藏羊体况维持的作用,研究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区典型藏羊生产体系下的草畜平衡问题。结果表明:高寒草甸草地牧草消化率高,能量浓度高,高放牧强度(3.5头/hm~2)下,藏羊仍能获得足够的代谢能用于增重,而冷季由于草地消化率低,能量浓度差,在低放牧强度(3.5头/hm~2)即使放牧率低于暖季藏羊摄取能量仍不足以满足维持代谢,表现为减重(成年母羊平均5kg/头)。冷季低温造成典型牧户藏羊畜群维持代谢能每羊单位提高22%,且怀孕后期(1到2月)母羊能量需求高,草畜能量不平衡严重,因此,冷季补饲应以精饲料为主。暖棚可降低家畜御寒代谢能消耗,并降低冷季维持代谢能水平,有助于减少家畜掉膘,典型牧户藏羊畜群维持代谢能1到4月可分别降低1.08、1.23、1.28、1.26 MJ/(头/d)。冷季精饲料补饲+暖棚是较为可行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青海省适宜的禾豆混播方式,本研究以行距为30 cm,25 cm,20 cm和15 cm混播、间作、单播燕麦(Avena sativa)和饲用豌豆(Pisum sativum)两种饲草,分析研究不同混播方式下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以期为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燕麦与饲用豌豆混播草地的建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间混作对饲草相对生长速率及饲草总产量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混播处理的草产量高于间作处理。不同播种行距对饲草产量具有显著影响,饲草产量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30 cm>25 cm>15 cm>20 cm。间混作对饲草营养成分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混播处理的粗蛋白含量高于间作处理,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低于间作处理,说明同行混播更有利于提高饲草品质;行距为30 cm与25 cm时,其各营养指标相对优于其他两个行距。通过合理的群体空间结构配置可以提高草产量,其中混播间距30 cm处理综合表现最优,其次为间作行距30 cm播种。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饲用燕麦(Avena sativa)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适宜种植行距,本研究设置35,30,25,20与15 cm共5个种植行距,探求行距对饲用燕麦产量、饲用价值、土壤水分及养分的影响,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17个饲用价值和土壤特性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饲用燕麦株高及鲜干草产量随着行距的增大先增后减,其中,25 cm行距燕麦草产量及饲用价值最优,15 cm最低。行距增大,土壤含水率逐渐降低,20 cm行距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达到45.82,37.60和82.10 mg·kg-1,显著高于其它行距(P<0.05)。对17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累计贡献率为90.36%,20 cm行距综合得分最高,25 cm行距其次,可作为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地区的推荐种植行距。  相似文献   
17.
禾豆混播具有改善土壤理化特性、提高牧草产量和品质的效应,是栽培草地建植最主要的方式之一。本研究通过对青藏高原高寒地区不同播种方式(混播、间作和单播)和播种行距(30、25、20和15 cm)下,燕麦(Avena sativa)/饲用豌豆(Pisum sativum)混播草地土壤理化特性进行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探究研究区较适宜的燕麦和饲用豌豆种植模式。结果表明:燕麦和饲用豌豆间、混作草地较单播草地土壤容重降低,土壤孔隙度增加。与燕麦单播比较,间、混作草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14.60%和16.27%,全氮含量分别增加10.13%和11.39%;与饲用豌豆单播比较,间、混作草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10.42%和12.02%,全氮含量分别增加13.73%和15.03%。燕麦和饲用豌豆混播草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及速效养分含量均高于间作草地,且混播与间作草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及速效养分含量随播种行距增大而增大。DTOPSIS模型综合评价表明,燕麦和饲用豌豆混播且行距30 cm处理可显著提高草地土壤肥力,是研究区燕麦和饲用豌豆适宜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