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7篇
  4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摘要: 依靠科技,通过技术链和产业链的耦合,大力开展主产区粮食科技丰产、丘区三市现代畜牧业、季节性干旱丘陵区现代节水农业和丘陵地区现代农业机械化等区域农业的技术集成与示范。  相似文献   
82.
加快灾区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态恢复与重建,是科技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彭州市通济镇新黄村、绵竹市遵道镇棚花村、都江堰市虹口乡高原村和安县花荄镇柏杨村4个重灾区典型示范村为例,介绍了依靠科技促进灾区农业生产恢复和生态修复等内容。  相似文献   
83.
 对仙人掌丛生幼嫩组织进行超薄切片电镜观察,在韧皮部筛管中存在大量植原体;根据植原体16S rRNA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的通用引物对R16 F2/R2,应用PCR技术对仙人掌丛枝病进行分子检测,结果扩增到约1.2 kb的特异性片段,而在健康组织中却没有此特异片段;通过16S rDNA片段核酸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仙人掌丛枝病植原体与花生丛枝病植原体亲缘关系最近,据此可初步判断仙人掌丛枝病植原体是一种属于16Sr Ⅱ组的植原体,基本确定了其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84.
早花基因是植物生物钟感受光信号的重要分子元件,而生物钟与植物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及运输有重要关系。为了解光质及光周期信号对三叶青的块根产量及早花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以怀玉山三叶青为试材,从三叶青的块根发育不同时期的转录组中筛选到3个差异表达的早花基因cDNA序列,通过RT-PCR法对其开放读码框进行扩增,并对其核酸序列及推导的蛋白质序列进行初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测产实验表明,蓝光补充光照处理组产量最高,白光处理组产量最低,且与对照组呈显著差异;长日光周期可显著提高三叶青块根产量,而短日处理条件下块根产量显著降低。通过RT-qPCR方法分析表明红光显著促进叶片中早花基因的表达,红光处理及蓝光处理条件下,块根中早花基因的表达显著受到抑制;光周期信号对早花基因表达分析表明,3个早花基因的表达都受光周期调控,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模式。  相似文献   
85.
本文以怀玉山三叶青2个栽培种怀玉1号和怀玉2号为试材,对其光合参数、 叶绿素荧光参数、 叶绿素含量、 叶长、 叶宽以及叶形指数进行测量和比较,分析这2个栽培种的光合作用能力,为其在怀玉山种植基地的种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怀玉1号的净光合速率、 气孔限制值、 水分利用效率、 瞬时羧化速率、稳态荧光产量、 叶宽均值均显...  相似文献   
86.
依据GenBank中登录的稻瘟病菌28S rDNA保守区域设计合成了对稻瘟病菌特异的TaqMan探针,并对实时荧光PCR各反应条件进行摸索优化,得出水稻稻瘟病菌实时荧光PCR的最佳反应体系.利用该体系对其他侵染水稻常见的病原菌进行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只有稻瘟病菌能检测到荧光信号的增加,检测的灵敏度为0.328pg/μL DNA样品.说明该方法是一种较常规PCR快速、特异性强的方法,并且可有效的用于稻瘟病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87.
紫花苜蓿丛枝病植原体的分子检测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对云南昆明发生的苜蓿丛枝病感病植株总DNA进行巢式PCR扩增,得到1.2kb的特异片段,从分子水平证实了苜蓿丛枝病的病原是植原体。从PCR产物的RFLP酶切图谱可看出,该植原体株系的酶切图谱与马里兰翠菊黄化植原体(AY1)相同。对扩增片段进行克隆及序列测定后,利用最小进化法做Bootstrap验证的系统进化树,表明苜蓿丛枝病植原体为Candidatus Phytoplasma asteris成员之一,与植原体16SrI-B亚组成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8.
以蚜虫传染发生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的烟株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连续培育3代,以第3代组培烟苗为毒源经蚜虫传染健康烟株,提取毒源和各实验烟株的总核酸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表明:第3代组培烟苗为毒源经蚜虫传染的烟株发病表现丛枝症,并检测到与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相关的低分子量RNA.说明与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相关的病原能在寄主离体培养组织中长期保存,成功建立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的标准毒株.  相似文献   
89.
三叶青一般通过无性繁殖,极易感染病毒,造成其种性退化。为了探明三叶青携带病毒的种类,为其病毒病防控及病毒脱除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在三叶青转录组和葡萄病毒序列的基础上,通过RT-PCR技术对怀玉山三叶青15种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葡萄扇叶病毒,葡萄茎痘伴随病毒,葡萄卷叶病毒-1,葡萄卷叶病毒-2,葡萄卷叶病毒-3,葡萄卷叶病毒-4,葡萄卷叶病毒-5,葡萄卷叶病毒-6,葡萄卷叶病毒-7,葡萄卷叶病毒-9,葡萄病毒A,葡萄病毒B,葡萄病毒E,葡萄病毒F)进行RT-PCR验证。结果表明,怀玉山三叶青只检测出烟草花叶病毒,其他14种病毒没有检测到。本实验结果首次检测出了三叶青的主要病毒种类,可为三叶青脱毒苗的培育及其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山东考察时专门指出:"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