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4篇
农学   2篇
  4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吡氟酰草胺、丙草胺等4种药剂8个处理封闭防除小麦田杂草,探索防效及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持续干旱少雨天气时,50%吡氟酰草胺15、30克/亩对阔叶草封闭效果较好,药后65-100天防效均在96%以上,并且封闭持效期长达4个月,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2.
旨在探索过表达Fad24基因对猪DFAT细胞诱导成脂分化的影响。根据猪Fad24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克隆猪Fad24基因的全长CDS区片段,构建猪Fad24过表达载体,通过测序比对碱基和氨基酸序列,通过脂质体瞬时转染技术,将过表达Fad24载体转染猪DFAT细胞,从mRNA水平验证了Fad24基因在猪DFAT细胞中的过表达水平,然后将过表达Fad24的猪DFAT细胞在体外诱导成脂分化,从形态学、Fad24、成脂和成骨分化核心转录因子表达水平上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猪Fad24过表达载体碱基序列一致性高达99.8%,氨基酸序列一致性高达100%;过表达Fad24的猪DFAT细胞Fad24的表达量高出正常猪DFAT细胞表达量约45倍;成脂分化诱导5 d时,与对照组的正常分化比较,过表达Fad24的猪DFAT细胞成脂分化完全被抑制,相反强力转向成骨分化,细胞积聚成许多小结节,诱导7 d时已形成典型的成骨样大结节,表面可见细胞分泌物;经茜素红染色鉴定,证实细胞分泌物中含有矿化物质沉淀;经Real-time PCR检测,证实过表达Fad24试验组显著下调成脂分化核心转录因子PPARγ2、SREBP...  相似文献   
23.
为寻找同羊中与生长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试验对ETAA1基因InDel的多态性与同羊生长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以166只无亲缘关系的同羊为研究对象,通过Ensembl数据库筛选ETAA1基因潜在的InDel位点,利用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对筛选到的InDel位点进行检测和分型后,进一步对InDel位点不同基因型的同羊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显示,位于绵羊3号染色体的ETAA1基因第1内含子存在一个插入12 bp的InDel突变;根据插入的类型,可以分为II,DD和ID 3种基因型;检测出的InDel位点多态性对同羊公羊臀端高有显著影响,该位点Ⅱ基因型个体臀端高显著高于ID型与DD型(P<0.05).因此,可以把ETAA1基因此位点InDel多态作为同羊臀端高性状选择的候选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24.
通过采集室外的重阳木锦斑蛾幼虫带回实验室进行4种药剂室内试验,结果表明,选用的4种药剂对防治重阳木锦斑蛾幼虫均有明显的杀虫效果,其中以敌敌畏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杀虫效果为最好。  相似文献   
25.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具有较强的耐旱性。本文综述了干旱胁迫对油茶生长发育、生产、光合特性、内源激素含量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总结了目前的抗旱应对措施,包括抗旱育种、抗旱栽培管理技术措施、茉莉酸甲酯和丛枝菌根真菌的应用,以期为油茶育种、育苗和生产栽培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6.
为找出最优育种方法,提高发芽率,获取更多优质种苗,从而为漆树种质资源及产业发展提供指导,采用三因素(98%的H_2SO_4、400 mg/L的GA3、砂藏时间)三水平的全因素试验方法,每处理设置单个变量,共计27个处理组合,对不同种源漆树种子萌发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种源漆树种子的最佳萌发条件为,98%的H_2SO_4处理30 min+400 mg/L GA3处理60 min+砂藏30 d;B种源漆树种子萌发率最高的条件为,98%的H2SO4处理30 min+400 mg/L GA3处理60 min+砂藏20 d;C种源漆树种子萌发率最高的条件为,98%的H_2SO_4处理30 min+400 mg/L GA3处理120 min+砂藏20 d。98%的H2SO4处理时间、400 mg/L GA3处理时间、砂藏时间对不同种源的漆树种子发芽率、芽长、芽粗均存在极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7.
为给油茶林地土壤水分管理和节水灌溉提供技术支撑,以6年生长林4号油茶林为试验材料,设置自然状况、干旱胁迫、干旱覆盖这3个处理措施,就不同土壤水分管理措施对油茶果实、花苞、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状况、干旱胁迫、干旱覆盖这3种处理下,油茶果高、果径、花径、花高的生长量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在自然状况及干旱覆盖处理下,油茶叶片各解剖结构参数与不同深度土层的土壤含水率间均呈弱相关;在干旱胁迫处理下,油茶叶片解剖结构中的下表皮及叶片总厚度与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间均呈中度相关(0.5r0.8)。在自然状况下,不同深度土层的土壤含水率与油茶果径、花径、花高生长量间均呈弱相关,而与其果高生长量呈中度负相关(0.5r0.8);在干旱胁迫与干旱覆盖处理下,其花径、花高与4种深度的土壤含水率间均呈高度负相关(0.8r1.0);在干旱覆盖处理下,其果径与4种深度土层的土壤含水率间均呈中度负相关(0.5r0.8);在干旱胁迫处理下,其果高与4种深度土层的土壤含水率间均呈中度正相关(0.5r0.8)。  相似文献   
28.
为探明12.5%腈菌唑EC、40%粉唑·嘧菌酯SC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特进行了其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12.5%腈菌唑乳油50 m L或40%粉唑·嘧菌酯SC 20 m L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良好,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因此,这两种药剂可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究外源萘乙酸对太子参光合作用的调控及其作用机制,为太子参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方法]采用不同质量浓度α-萘乙酸(0,10,20,50 mg/L)叶面喷施处理,测定其对光合日变化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1)5月下旬,对照太子参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且"午休"期间光合能力的下降主要受非气孔因素影响;不同质量浓度萘乙酸处理虽未改变双峰型变化趋势,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Pn日均值及峰值,缓解"午休"现象;以10 mg/L处理效果最佳,Pn日均值及12:00谷值分别比对照增加41.57%和22.52%,均差异显著(P<0.05).(2)与对照相比,10 mg/L萘乙酸处理组在60 d内显著促进太子参叶片总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m)、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ηΦPSⅡ)、电子传递速率(CETR)和光化学淬灭(CPQC)(P<0.05),同时降低非光化学淬灭(CNPQ),即萘乙酸处理能增强光合系统对光能的吸收、转换与利用效率,缓解过剩激发能所导致的热耗散的增强.(3)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大气温度是制约净光合能力的主要环境因素,适当浓度的萘乙酸处理能够降低其与温度、光强等环境因子的关联度.相关性分析表明,Pn与叶绿素含量、Gs、CPQC、ηΦPSⅡ呈显著正相关,而与Ci、CNPQ成显著负相关.[结论]适宜质量浓度萘乙酸处理能够通过改善气孔与非气孔限制有效提升太子参叶片的光合性能,增强其对高温和强光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光化学效率是其缓解光抑制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究华北地区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发育及物质生产分配规律.[方法]以番茄品种“金果1号”为试验材料,于2014、2015年3月至7月在山西太谷(北纬37°25′,东经112°25′)山西农业大学日光温室内进行了两年的番茄春夏茬栽培试验.[结果]日光温室番茄株高、叶数、叶面积以及干物质生长量均与定植后的生长天数呈显著线性关系,其相应生长规律分别为2.74 cm/d,0.32片/d,70 cm2/d,9.4 g/(m2·d);果实于重与植株总干重之间呈线性关系,坐果后植株总干重每增加1 g,果实干重约增加0.69 g;干物质在根、茎、叶中的分配比例从开花前到坐果后呈显著下降趋势,果实干重在植株总干重中所占比例显著增加,达到60%以上.同时,番茄干物质生产量与温室有效积温(>10℃的温度总和)之间有很强的线性关系,每个有效积温单位(℃·d),干物质的生产量约为0.73 g/m2;植株干物质生产与太阳辐射量之间也有较强线性关系,每个光合有效辐射单位(MJ)大约生产3.4 g干物质.[结论]适当延长番茄生育期,改善温、光条件即可提高番茄的物质生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