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9 毫秒
41.
【目的】对华南地区分离到的1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流行株NP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制备H9N2亚型AIV NP蛋白多克隆抗体。【方法】将1株H9N2亚型AIV的NP基因克隆至pET-32a(+)原核表达载体,构建NP蛋白原核表达质粒。将重组质粒同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和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通过考马斯亮蓝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并比较NP蛋白在两种表达菌中的表达量,进一步优化诱导剂浓度、诱导时间及诱导温度等条件,提高蛋白的表达效率。采用镍柱亲和层析法对NP蛋白进行纯化,用BCA法测定蛋白浓度。以纯化的NP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多克隆抗体,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对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进行鉴定,通过间接ELISA测定抗体效价。【结果】试验成功构建pET-32a-H9N2-NP原核表达质粒并表达重组NP蛋白。考马斯亮蓝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均表明,重组NP蛋白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中表达水平远高于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其大小约73 ku。诱导条件优化结果显示,重组NP蛋白在37 ℃、IPTG终浓度为1 mmol/L诱导7 h时的表达量最大,且通过镍柱纯化后得到纯度较高的重组蛋白。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结果均表明,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高效地与H9N2亚型AIV发生特异性结合。间接ELISA测得多克隆抗体的效价为1∶409 600。【结论】本研究制备的兔抗NP蛋白多克隆抗体效价较高,表明NP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今后N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2.
1997年11月,广东省肇庆市某肉猪场暴发胸膜肺炎嗜血杆菌引起的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发病率57.8%,病死率13.8%,经采用敏感药物注射或混料投服、加强饲养管理等综合措施,病情很快得到控制。1发病情况该猪场建于1985年底,后陆续扩大。猪舍分布于...  相似文献   
43.
分析了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4.
试验用“白点病”病毒人工感染雏番鸭,建立番鸭“白点病”病理模型。在攻毒后第1,3,5,7,10,14天分别采血测定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分类计数以及体温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雏番鸭感染“白点病”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下降.导致动物机体严重贫血;攻毒组雏番鸭的淋巴细胞和分叶嗜中性粒细胞在感染后第1,3,5,7天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嗜酸粒细胞与杆性嗜中性粒细胞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在感染“白点病”的早期,雏番鸭体温呈上升趋势,但感染末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5.
在 4、 2 0、 -2 0℃ 3种不同温度下储藏头孢霉菌 ( Cephalosporium sp.)菌种 ,发酵后比较菌丝脂肪酸组分和菌种储藏的关系。 4℃储藏菌种 ,单烯酸和饱和脂肪酸随储藏天数增加而增加 ,多不饱和脂肪酸逐渐减少。 2 0℃和 -2 0℃储藏菌种 ,在 1 0~ 1 5d左右 ,多不饱和脂肪酸可达到最大值。菌种活化 ,对于获得高不饱和脂肪酸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6.
2002年3月至2004年3月期间,广东一些地区的种鹅陆续发生一种以拉黄色和血色稀粪,剖检肠道粘膜似糠麸样溃疡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发病率5%~60%,死亡率达10%~50%。根据流行病学分析、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为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出血性肠炎。1流行病  相似文献   
47.
以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abe)菌株进行穗部喷雾和单花滴注接种,评价了10个小麦抗源的赤霉病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积累抗性。结果表明,望水白、苏麦3号、延岗坊主、繁60096属于高抗品种,Frontana表现感病,其余品种表现中抗。除Frontata外,所有抗源DON含量在3 mg/kg以下。不同接种方法间、不同致病菌株间的病小穗率和DON含量以及同一处理内的病小穗率和DON含量间呈极显著相关。利用与已报道的赤霉病抗性QTL相关SSR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PCR扩增,比较扩增产物等位位点的差异,除4B染色体的GWM113标记外,其余标记在品种间具有2~8个等位位点,多态信息含量为0.14~0.85。单倍型分析表明,延岗坊主具有与望水白一致的3B主效QTL的SSR标记位点,扬麦158和新中长分别在2D和4B上具有多个与武汉1号一致的抗性QTL相关SSR位点,翻山小麦在3B和6B上具有多个与苏麦3号或望水白一致的抗性QTL相关SSR位点,繁60096在2D上有多个与武汉1号一致的QTL相关SSR标记,而镇麦7459和温州红和尚与已报道的小麦赤霉病抗性多数SSR位点不一致,可能具有不同的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48.
江淮流域小麦赤霉病菌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赤霉病是温暖潮湿和半潮湿地区麦类作物的重要病害.小麦感染赤霉病后,不仅减产严重、品质变劣,而且病菌产生的毒素还会对人畜健康产生危害.引起小麦赤霉病的镰刀菌至少有20种,鉴定病原菌及种群结构对赤霉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江淮流域江苏、河南、安徽、湖北省的赤霉病菌株,利用7对种属特异性引物进行种属鉴定,在此基础上依据RAPD和AFLP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均属于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分子标记Shannon多样性指数(I)以及Nei氏基因多样度(h)均显示江淮流域禾谷镰刀菌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标记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57~0.99,表明菌株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多样性.以相似系数0.63为阈值,可将供试菌株划分为3类,亚类分析表明江淮流域收集菌株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分布.  相似文献   
49.
为充分挖掘利用茄子黄萎病生防内生枯草芽孢杆菌Jaas edl,对其产生的抑菌物质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Jaas ed1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茄子黄萎病菌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另外,该菌株还具有产嗜铁素活性.对其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进行PCR检测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Jaas ed1内可检测到Bacillomycin D的部分合成基因bamD和bamC,Bacilysin bacD的部分合成基因bacAB(引物:BACAB-F1,BACAB-R1),序列与GenBank已登录的基因相似性分别高达98%、98%和99%.  相似文献   
50.
<正> 为了提高饵料在水中的保形性,通常在饵料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粘结剂。目前经常使用的粘结剂有鱼浆、动植物胶、海藻酸钠、α—淀粉、酪蛋白钠、木质璜酸钠、膨润土、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等。这些粘结剂对改善饵料的保形性虽有一定效果,但据我们试验,上述粘结剂不是价格昂贵,添加量太大,就是保形时间太短,达不到要求。近两年来,我们在研制对虾饵料粘结剂的过程中,发现国产聚乙烯醇(PVA)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且价格低,用量少,初步试验表明,对对虾的生长发育无明显不良影响。据资料记载,国产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