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了摸清番茄果实与空气间传热的对流换热系数,在人工气候室控温、控光环境下,测定了番茄果实不同风速时的表面温度与空气温度的温差,根据热平衡原理计算番茄果实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用Porter和Mitchell模式计算对流换热系数,并计算了模式的回归系数。用称重法测定1 d中番茄果实水分损失量,分析了番茄水分损失产生的潜热交换量。结果表明,采样后24 h内番茄果实水分蒸发产生的潜热交换量平均为2.3 W/m2;番茄果实的对流换热系数随风速增加而线性增加。Porter的模式回归系数修正后,可用Porter公式计算对流换热系数。这为以后的对流传热分析提供了较为确切的热物性参数。  相似文献   
32.
结合永善自然条件,经多年实践摸索,总结出杂交玉米优化高产制种技术。该技术的创新点:加大父、母本行比、创建高产群体,改过去1:2为1:4,提高母本株数,合理调整播差期,建立采粉园(二期父本),确保人工授粉到位,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33.
辣椒三系选育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引进的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植株和多种类型的自育材料,经4~5代测交、自交、回交得到新的胞质雄性不育系和同型保持系,同时筛选出多个较优的恢复系.研究发现,在测交或回交组合育性分离时,回交父本株系内不同单株对雄性不育的保持能力差异很大,甚至会影响到不育系选育的成败.因此,在测交或回交后代出现育性分离时,需要选择测交(或者回交)父本自交后代的多个不同单株进行成对回交,再根据回交后代的育性表现,淘汰具不良基因型(N(MsMs)、N(Msms))的回交父本,而不育株与基因型为N(msms)的父本饱和回交后将得到新的不育系和同型保持系.  相似文献   
34.
同未免疫个体比较,免疫动物个体的临床症状减轻,易感性和传染性降低,这就意味着对之提供了保护。在实验室和田间试验中,动物个体的免疫保护程度可以由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来决定。如果群体中存在经过免疫接种的动物个体,那么免疫在群体水平上也会产生一定的效果。这种由于免疫后动物个体的易感性和传染性降低,从而使得对群体的保护力提高,即为群体免疫力。重要的是,群体免疫力不仅对免疫动物也可以对未免疫动物提供保护。所以,要使动物个体获得对疾病的保护,不仅可以对其本身进行免疫接种,也可以通过免疫该群体中其它动物来实现。群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35.
海南三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冬季不仅温度稳定、降雨稀少,湿度小,适于喜温作物的生长发育,而且正好与内陆地区生长季苗错开,已经成为农业科研和制种的天堂。目前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所和种子公司均在三亚设立了临时或永久的南繁基地,南繁是育种者加快育种速度、提高育种效率和制种产量的重要途径。但怎样在三亚进行南繁加代育种(制种)工作,迄今为止未见较为正式的报导,笔者根据自己在三亚进行南繁育种工作的实际经验,以辣椒为例,从栽培学角度阐述了在三亚进行南繁与内陆地区的不同之处,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36.
利用rapid-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1条椰子织蛾(Opisina aremosella)的全长化感蛋白基因序列。该基因全长为561 bp,开放阅读框全长为393 bp,3′和5′端非编码序列分别为48、120 bp,编码130个氨基酸,所编码蛋白质的理论分子量为14.8 ku,等电点为5.85。同源性比对分析发现,椰子织蛾化感蛋白基因氨基酸序列有4个保守半胱氨酸位点且与其他昆虫化感蛋白基因在氨基酸的水平上相似性不高。除与棉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相似度达71%外,与其他昆虫相比,均低于10%。SignalP预测显示,椰子织蛾化感蛋白基因所编码的前20个氨基酸为信号肽序列(MAMKYLIVLSCVLAAAIVAG)。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椰子织蛾化感蛋白与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和家蚕(Bombyx mori)化感蛋白1、2、3、4聚为同一族,与家蚕化感蛋白1、2、3、4的进化程度最近。这为深入研究昆虫化学感受蛋白、揭开昆虫与环境化学信息联系的规律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7.
小反刍兽疫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despetitsruminantsvirus,PPRV)引起的小反刍兽疫(Pastedespetitsruminants,PPR)是一种主要发生于山羊、绵羊及一些野生小反刍兽的类似牛瘟症状的烈性接触性A类传染病。本病自1940年在象牙海岸首次记述以来,先后在非洲、中东一些国家发生。目前,在撒哈拉和赤道之间的大多数非洲国家,包括阿拉伯半岛、以色列、叙利亚、伊拉克、约旦和土耳其在内的中东地区、以及南亚的印度半岛均有此病流行,我国至今尚无此病的报道。本文就PPRV的形态特征、基因组成、蛋白组成、流行病学、复制、培养及检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8.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原学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传染性胃肠炎(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TGE)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引起的以猪呕吐、腹泻、脱水为特征的传染病。不同日龄的猪均可感染,新生仔猪死亡率较高(通常100%),5周龄以上猪的死亡率则很低。1945年,Doyle在美国首次报道了该病,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相继报道了本病,我国是在1973分离到TGE病原的,近年来,该病在多个省份的普遍流行,已经给养猪业带来了严重危害。对TGE的诊断,临床上比较困难,因为经常存在混合感染和细菌继发感染而使临床症状复杂化,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只能作出初步诊断,特别是不能有效…  相似文献   
39.
番茄青枯病是贵州番茄生产最严重病害之一.为了明确贵州省番茄青枯菌遗传多样性,对分离自贵州省的8株番茄青枯菌的碳水化合物利用、致病性、16S rDNA序列、演化型及序列变种等进行了分析,并评价贵州省番茄青枯菌对17个番茄砧木品种的抗性.结果表明,8株番茄青枯菌属于茄科雷尔氏菌1号生理小种和生化变种3;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进...  相似文献   
40.
作为人类传染病研究的模型动物必须能够准确地再现疾病的各个方面。从解剖学、遗传学及生理学的角度看,家猪与人类极为相似,是一种可用于研究各种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理想动物模型。研究发现,相比于啮齿类动物,以猪作为模型动物能更准确地预测人类疾病的治疗方法。在本综述中,我们将重点阐述在人类传染病研究及疫苗研发过程中猪作为模型动物的种种优势,以及人们从中获得的众多关于提高动物和人类健康的新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