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8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5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研究硫酸锌(ZnSO_4·7H_2O)、碱式硫酸锌[ZnSO_4·3Zn(OH)2·5H_2O]、甘氨酸锌(C_4H_8N_2O_4Zn)和羟基蛋氨酸锌(C_5H_(11)NO_6S_2Zn)对珍珠龙胆生长性能、肝脏抗氧化能力、肠道发育以及脊椎骨矿物元素沉积的影响,实验选取体质量为(11.00±0.12)g珍珠龙胆36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添加ZnSO_4·7H_2O、ZnSO_4·3Zn(OH)2·5H_2O、C4H8N2O4Zn和C5H11NO6S2Zn,记作ZnSO_4、Zn_4(OH)_6SO_4、Zn-Gly和Zn-MHA,使饲料锌水平分别为118.85、116.92、120.66、119.23 mg/kg,制成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饲养8周。结果显示,Zn_4(OH)_6SO_4、Zn-Gly和Zn-MHA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ZnSO_4组。Zn_4(OH)_6SO_4、Zn-Gly、Zn-MHA组饲料系数均显著低于ZnSO_4组。Zn-Gly、ZnMHA组肝脏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ZnSO_4和Zn_4(OH)_6SO_4组,Zn-MHA组Cu Zn-SOD和T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与ZnSO_4相比,Zn_4(OH)_6SO_4、Zn-Gly和Zn-MHA均显著提高了前肠和中肠的皱襞厚度;Zn-Gly和Zn-MHA组后肠肌层显著厚于ZnSO_4和Zn_4(OH)_6SO_4组。Zn-Gly组珍珠龙胆脊椎骨Fe和Mn含量显著高于ZnSO_4组。相对于ZnSO_4,以增重率和肝脏CuZn-SOD含量为评价指标时,Zn_4(OH)_6SO_4、Zn-Gly和ZnMHA的相对生物学效价(RBV)分别为119.15%、110.90%,118.43%、113.58%和122.45%、130.84%。研究表明,与ZnSO_4相比,Zn_4(OH)_6SO_4能够显著提高珍珠龙胆幼鱼的生长性能,提高肝脏SOD活性,增强脊椎骨中Fe的沉积;Zn-Gly和Zn-MHA能够显著提高珍珠龙胆幼鱼的生长性能,促进肠道发育,调节脊椎骨矿物元素沉积。  相似文献   
22.
本实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生长、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抗病力和相关酶m RNA表达的影响。选取840尾初始均重为(0.58±0.01)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为研究对象,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投喂添加不同比例(0%,0.1%,0.2%,0.4%,0.6%,0.8%,1.0%)嗜酸乳杆菌的饲料,养殖期8周。结果显示:添加不同比例嗜酸乳杆菌对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随添加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0.4%组达到最大值;当添加0.2%时,饲料系数最低,其他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蛋白质效率的变化规律则与饲料系数相反。血清酚氧化物酶(phenoloxidase,PO)、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和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活性随添加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分别为0.4%、0.1%和0.2%时,达到最大值。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溶菌酶(lysozyme,LZM)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过氧化氢酶(CAT)m RNA表达量和溶菌酶(LZM)m 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攻毒96 h,对虾存活率随添加量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以增重率(weight gain rate,WGR)为判断依据,根据折线模型得出,饲料中添加0.23%嗜酸乳杆菌可显著促进凡纳滨对虾生长,并提高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  相似文献   
23.
针对水产养殖学专业饲料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教材选用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在改革实践中通过改革教学计划、优化教学内容、探索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改革考核方式等措施,切实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践表明,水产养殖学专业的饲料学教学改革内容与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在水产养殖学相关课程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4.
以明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包囊材料,蛋氨酸为芯材采用复相乳化法制备蛋氨酸微胶囊。应用均匀实验设计分析了微胶囊制备过程主要影响因素及适宜的工艺条件,得出明胶溶液浓度对微囊的形成影响较大,优化参数得出蛋氨酸微胶囊载药量为61.30%。  相似文献   
25.
比较了同一养殖池中的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和未感染WSSV的凡纳滨对虾的肠道菌群,旨在探讨对虾肠道菌群与机体健康状态之间的关系。感染WSSV对虾肠道的细菌总数为1.06×106CFU/尾,显著高于未感染WSSV的对虾(1.78×105CFU/尾;P<0.05),且其肠道中的细菌分别属于弧菌属、气单胞菌属、海水球菌属、盐水球菌属和乳酸杆菌属;染WSSV的对虾(P<0.05),气单胞菌的比例显著的低于感染WSSV的对虾(P<0.05);盐球菌所占的比例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结果显示,两种对虾在肠道菌群组成和细菌组成和细菌数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初步表明对虾肠道菌群区系和机体的健康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究养殖密度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为对虾养殖中密度的合理设置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设3个养殖密度(100、200和300尾/m3),分3个处理组在相同规格玻璃钢桶(0.3 m3)内饲喂初始体重为0.30±0.02 g的凡纳滨对虾,每处理组设3个重复,进行8周养殖试验后,分析其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和菌群结构变化。【结果】养殖密度升高显著降低凡纳滨对虾的终末均重、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P<0.05,下同),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饲料系数与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中Alpha指数均随着养殖密度的升高而降低,其中Sobs、Chao1和Shannon指数在低、高密度组间差异显著,ACE和Pielou指数在低、中、高3组中均有显著差异。养殖密度的变化显著影响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结构。随着养殖密度升高,在门水平上,凡纳滨对虾肠道菌群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显著升高,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放线菌门(Ac...  相似文献   
27.
28.
本文就水产动物胆碱的生理功能、需要量及其与甲基供体间的关系进行综述,旨在为水产动物胆碱的营养研究,鱼类全价高效配合饲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中华鳖腐皮病及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中华鳖腐皮病的病原、病理,认为腐皮病的病原是气单胞菌属的两个种(或亚种),并通过具有病例阐述了腐皮病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0.
本试验在不同硒源及硒水平下,研究其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幼鱼的生长性能、免疫酶活性和全鱼及脊椎骨硒含量的影响,确定斜带石斑鱼幼鱼对饲料中硒的最适需要量以及相对生物学利用率。选取810尾初重为(8.99±0.03)g的斜带石斑鱼幼鱼,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分别以亚硒酸钠(Se-S)和蛋氨酸硒(Se-Met)为硒源,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0.3、0.6、0.9和1.2mg/kg的硒。基础饲料硒水平为0.48mg/kg,Se-S添加组饲料硒水平分别为0.82、1.15、1.32和1.79mg/kg;Se-Met添加组饲料硒水平分别为0.81、1.18、1.51和1.94mg/kg。养殖周期为10周。结果表明:1)饲料中不同硒水平对斜带石斑鱼幼鱼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斜带石斑鱼幼鱼的成活率(SR)和饲料系数(FCR)无显著影响(P>0.05)。以Se-S为硒源,当饲料硒水平为1.15mg/kg时,WGR和SGR最高;以Se-Met为硒源,当饲料硒水平为1.18mg/kg时,WGR和SGR最高。2)斜带石斑鱼幼鱼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及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受到饲料硒水平的显著影响(P<0.05)。3)鱼体和脊椎骨硒含量均随着饲料中硒水平的增加而呈线性升高,且脊椎骨硒含量低于鱼体。综上所述,分别以Se-S和Se-Met为硒源,SGR为评价指标,斜带石斑鱼幼鱼对饲料中硒的最适需要量分别为0.98和1.01mg/kg。在本试验条件下,斜带石斑鱼幼鱼Se-Met的生物利用率比Se-S高,相当于Se-S的11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