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237篇
园艺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71.
 采用短期饲喂试验研究富硒酵母硒在鸡蛋中的沉积。结果显示,在蛋鸡日粮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酵母硒(有机硒),短期饲喂即可通过鸡本身的生物转化获得含硒量较高,同时又符合食品卫生标准(GB 2762-2005)中硒限量0.5 mg/kg的鸡蛋,且对蛋鸡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对鸡蛋品质也没有不良影响,鸡蛋中的硒主要存在于蛋黄中。  相似文献   
272.
 为了探讨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肽菌素和抗生素对肉鸡生产性能、免疫性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的肉鸡180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组3个重复,研究各试验组日增重、料肉比、免疫器官指数、血清中新城疫(ND)血凝抑制(HI)抗体效价、血清中IgG的含量和肠内容物sIgA的含量。结果表明:与其余组相比,肽菌素T组能提高日增重(P<0.05),降低料肉比。肽菌素T组能显著提高40日龄ND抗体效价水平和血清中IgG的含量,且均与对照D组和抗生素K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高,在肉鸡日粮中长期添加肽菌素能显著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73.
谷巍  王静 《饲料广角》2012,(5):30-31
抗菌肽是生物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类抵抗外源病原体感染的小分子肽类活性物质。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能够抗真菌、病毒、肿瘤细胞等,作用方式独特,不易产生耐药性,是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之一。本文主要就抗菌肽制剂在养殖生产中的应用作简要介绍,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74.
通过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植物乳杆菌试验,研究其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免疫机能的影响,进而确定植物乳杆菌在肉鸡生产上的最佳添加剂量。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水平的乳酸菌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肉鸡的生产性能和免疫性能,整体来看,以2.0‰植物乳杆菌添加组的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75.
文章对山东省某鸡场的场区环境进行检测,分别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测定了鸡场空气环境中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浓度。结果表明,冬季鸡舍空气中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浓度大于其它季节。鸡舍中央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浓度含量均大于门口。所以,标准化全封闭鸡舍冬季应考虑增加通风措施并切实解决通风与保温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76.
采用需氧发酵和厌氧发酵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温、高压后的动物性蛋白原料——血粉、羽毛粉、猪毛粉和蹄角粉进行了联合发酵效果研究。动物性蛋白原料中添加10%的麸皮,调整料水比为3:2,接种0.1‰的米曲霉,在有氧条件下发酵36h后,再接种0.1‰的乳酸杆菌进行厌氧发酵,设立动物性蛋白原料作为对照组,通过测定不同时间段样品的酸溶蛋白、粗纤维以及胃蛋白酶消化率观察联合发酵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联合发酵极显著提高发酵物料中酸溶蛋白的含量(P<0.01),其中血粉增长幅度最大,比对照组提高10%左右;联合发酵极显著提高了动物性蛋白原料的胃蛋白酶消化率(P<0.01),血粉提高了大约15%,羽毛粉、猪毛粉和蹄角粉则均在4%左右;联合发酵对动物性蛋白原料粗纤维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277.
[目的]探讨不同光周期对营养生长期茅苍术生长的影响,为人工规范化栽培茅苍术确定适宜的光周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一年生茅苍术种苗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室内进行试验,按照光照时间由短到长设4个光周期处理,分别为光照10h、光照12 h(CK)、光照14h和光照16h.每隔7d测定茅苍术的株高、茎粗和叶片数等生长指标及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试验第30 d,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茅苍术根茎中的挥发油,并计算不同处理挥发油的提取率.[结果]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茅苍术的株高整体呈上升趋势,处理后期(第21~28 d)株高随光周期的延长呈不断增加趋势,光照16h处理出现最高值(38.40 cm).各处理茅苍术幼苗的生理指标在处理初期均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不同处理间差异增大,至第28 d时,茎粗、叶片数、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及POD活性均随光周期的延长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在光照14h时达最高值,分别为2.37 mm、25.17片、182.67 mg/g、5.90 mg/g和4898.96 U/gFW;茅苍术根茎中的挥发油提取率同样随光周期的延长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光照14h处理的挥发油提取率最高,为11.06 mL/g.[结论]在光照14 h处理下,一年生茅苍术种苗的株高相对较高,茎粗最粗,叶片数最多,且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挥发油提取率最高,是茅苍术营养生长期较适宜的光周期.  相似文献   
278.
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以红发夫酵母突变株和黏红酵母突变株为亲本菌株,以原生质体形成率和再生率的乘积为检测指标,对菌株菌龄、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渗透压稳定剂等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处于对数生长前期的红发夫酵母和处于对数生长中期的黏红酵母原生质体形成率和再生率的乘积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红发夫酵母原生质体形成率和再生率的乘积在酶解温度22 ℃时为17.34%,在25和28 ℃时为0,黏红酵母形成率和再生率的乘积在22和25 ℃时显著高于28 ℃(P<0.05),但2个温度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菌株原生质体形成率和再生率的乘积在酶解时间为2 h时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对照组渗透压稳定剂的组合对原生质体形成率和再生率的乘积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红发夫酵母和黏红酵母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最适条件为:红发夫酵母菌龄为14 h、黏红酵母菌龄为18 h、酶解温度均为22 ℃、酶解时间均为2 h,原生质体形成的最适渗透压稳定剂均为1.0 mol/L的KCl缓冲液,再生的最适渗透压稳定剂均为17%蔗糖稀释液;最后筛选出1株能在28 ℃生长良好且虾青素含量586.38 μg/g的融合子,比融合前红发夫酵母和黏红酵母分别提高了79.58%和64.08%,且传代多次生产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279.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和开口抗生素对肉雏鸡免疫性能、肠道菌群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80只1日龄健康雌性白羽肉雏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不含抗生素的基础日粮;Ⅱ组为复合微生态制剂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复合微生态制剂产品;Ⅲ组为开口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莫能霉素(90 g/t)、抗敌素(30 g/t)和阿散酸(100 g/t)。试验期14 d。结果表明:①14日龄时,试验Ⅱ组法氏囊指数和脾脏指数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Ⅲ组(P<0.05);②7日龄时,试验Ⅱ组盲肠大肠杆菌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4日龄时,试验Ⅱ组小肠乳酸菌数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③14日龄时,试验Ⅲ组肉雏鸡血清白介素2含量显著低于试验Ⅱ组和对照组(P<0.05),谷丙转氨酶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且14日龄时,试验Ⅱ组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试验Ⅲ组(P<0.05)。提示,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复合微生态制剂能部分或全部替代开口抗生素应用在肉雏鸡生产中。  相似文献   
280.
目的:为了构建鸡α干扰素基因真核和原核表达载体。方法:参照Genebank中发表的鸡源α干扰素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后,人工合成α干扰素基因片段489 bp,成功构建了干扰素基因克隆载体p MD18-T-IFN-α,经双酶切后,回收获得干扰素基因,分别与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和真核表达载体p GAPZαA连接,转化到大肠杆菌Ressota和毕赤酵母中,分别进行PCR、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IFN-α和真核表达载体p GAPZαA-IFN-α。结论:成功构建了鸡IFN-α基因的真核和原核表达载体,为鸡IFN-α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