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3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正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梨灰霉病是梨果储藏中危害严重的病害,不仅影响果实品质,还可造成严重经济损失(Romanazzi et al.,2016)。生物防治作为环保、安全的方法日益受到重视。链霉菌因其种类繁多、代谢产物丰富、作用方式多样等优点,已成为重要的生物防治微生物资源,但其在梨灰霉病生物防治中的研究应用较少(孙平平等,2016)。因此,本研究以灰葡萄孢为供试病原菌,筛  相似文献   
42.
不同采收成熟度对阿巴特梨后熟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阿巴特梨为试材,研究三个采收期的果实在后熟过程中的生理变化以及各品质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后熟过程中,各采期的果实均出现了明显的乙烯和呼吸高峰,其中采期Ⅱ(盛花后132 d)果实的乙烯和呼吸释放量最高。随着采期的延后,果实硬度逐渐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升高,反映果皮颜色的H°值逐渐下降,L*和a*值逐渐升高,果实相关品质指标与果皮颜色呈显著相关性。总体上看,以采期Ⅱ果实的后熟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43.
为全面了解褪黑素在果蔬采后保鲜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以Web of Science(WoS)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褪黑素在果蔬采后保鲜中应用的研究论文为数据源,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CiteSpace软件,通过图谱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上述发文国家、机构、作者、关键词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关于褪黑素在果蔬采后保鲜领域的研究始于2007年,主要研究国家为中国,2015年开始国内外发文量出现波动,2017年后逐渐上升。WoS中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为中国,占比31.65%,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浙江大学,占比9.49%,其次是伊朗的伊玛目霍梅尼国际大学。高被引论文主要来自中国、伊朗、西班牙等国家。CNKI中国发文量较多的机构为山东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国内外研究热点与趋势基本一致,专注于褪黑素处理对果蔬贮藏品质、代谢、抗氧化能力、货架期和冷害的影响,主要围绕桃、樱桃、猕猴桃、芒果、黄瓜、荔枝、葡萄、番茄等果蔬展开。关键词聚类图谱结合关键词突现分析表明,褪黑素处理对于维持果蔬贮藏品质、抑制冷害作用将继续保持其研究热度。此外,关于褪黑素处理的分子机制将会成为研究的前沿内容,应用于苹果、梨等大宗水果的研究有增加趋势,番茄可能作为一种模式植物用于该领域的研究。以上计量分析结果可为褪黑素作为一种新型保鲜剂的研究以及新技术的开发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4.
45.
为明确不同梨和苹果种质对阿太菌果腐病菌Athelia bombacina的抗性以及筛选防治其有效杀菌剂,采用离体菌丝块有伤接种方法对40份梨种质和154份苹果种质进行病斑直径测定,通过聚类分析法和平均病斑直径法对不同种质进行了抗病性分级,并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3种常用杀菌剂对阿太菌果腐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根据聚类分析法和平均病斑直径法均可将梨和苹果种质划分为高抗、抗、中抗、感和高感5类。与平均病斑直径法相比,梨和苹果种质分别以欧式距离为14和10作为最佳聚类分割点时进行聚类分析能够更加科学地划分类别,从40份梨种质中筛选出金锤子梨1个高抗种质,仅占总数的2.50%,从154份苹果种质中筛选出垂丝海棠、莫斯科透明、新疆苹果、路边石、伏帅等32个高抗种质,占总数的22.73%。药剂试验结果表明,戊唑醇、腈菌唑、咯菌腈和噻呋酰胺对阿太菌果腐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好,抑制中浓度EC_(50)分别为0.027、0.048、0.054和0.095 mg/L。表明梨和苹果种质均可被阿太菌果腐病菌侵染,但不同种质间抗病性差异明显,戊唑醇是采前防治阿太菌果腐病菌菌丝生长的最佳药剂。  相似文献   
46.
根据市政府领导的批示,我局对部分畜牧饲养企业贷款情况进行了调查,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对解决我市畜牧养殖企业贷款难问题有如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不同厚度的保鲜袋自发气调包装和乙烯吸收剂对‘玉露香’梨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为生产应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分别将商业成熟的‘玉露香’梨采用0.02 mm PE袋、0.02 mm PE袋+乙烯吸收剂、0.03 mm PE袋、0.03 mm PE袋+乙烯吸收剂、0.04 mm PE袋和0.04 mm PE袋+乙烯吸收剂扎口处理形成自发气调环境,于温度(0±0.5)℃、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贮藏,并以0.02 mm PE袋不扎口为对照处理。定期监测不同包装袋内O2、CO2和乙烯浓度,在‘玉露香’梨冷藏150 d和210 d时测定各处理果实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抗坏血酸、货架期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等理化指标,并调查果心褐变情况。【结果】采用扎口处理的不同厚度保鲜袋内气体成分在第35天时达到平衡,气调能力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0.04 mm PE袋0.03 mm PE袋0.02 mm PE袋,CO2浓度最高可达到3.2%,最低为0.9%。与其他厚度保鲜袋相比,采用0.03 mm PE袋包装进行自发气调处理能够抑制果皮叶绿素含量、Fm、Fv和Fv/Fm的下降,果实硬度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果心褐变指数显著高于对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结论】0.03 mm PE袋的自发气调可使环境维持在O2为18.7%~19.5%、CO2为1.2%~1.5%时有效保持‘玉露香’梨果实果面绿色,但降低了果实可滴定酸、维生素C等内在品质,同时增加了果心褐变程度。乙烯吸收剂对保绿效果不明显,因此,需要自发气调结合1-MCP处理,从而既达到保绿效果,又能有效维持果实内在品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48.
以山西祁县的砀山酥梨果实为试材,从虎皮指数、果皮色泽、果肉硬度、SSC、乙醇含量等方面研究了4个采收期(9月8日、9月17日、9月26日和10月5日)果实在0?.5℃条件下以及9月26日采收的果实在4种(-1℃、0℃、1.5℃和5℃)低温条件下贮藏至翌年4月1日出库后在4种货架温度下(20℃、15℃、10℃和5℃)放置9天时果实虎皮病的发病规律和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太早采收(盛花后139天)和较低温度(-1℃)贮藏的酥梨果实出库后在20℃常温(对照)条件下货架期间硬度较高,但果皮颜色暗,虎皮严重,果实有异味;太晚采收(盛花后166天)和较高温度(5℃)贮藏的果实出库后在4种货架温度下虎皮病虽然轻,但果实有腐烂,有异味。建议山西晋中地区酥梨采收期为9月17日至26日,盛花期为148~157天(可适当晚采2~3天),贮藏温度为0~1.5℃,出库后货架(9天内)温度应低于15℃,货架温度越低(5~10℃),货架期间抑制虎皮病的效果和品质维持越好。  相似文献   
49.
不同采收期对红香酥梨冷藏后货架期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红香酥梨果实长期贮藏保鲜的适宜采收期,通过两年试验,研究了三个采收期(按采收时间顺序分别为采收期1、2、3)红香酥梨果实在(0±0.5)℃条件下冷藏150、180、210、240 d后在20℃货架下放置24 h和7 d时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VC含量、果皮色泽以及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是果实刚采收时,还是在整个贮藏和货架期,采收期1果实的SSC始终保持最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采收期2果实的SSC保持较高,VC含量也较高;随着采收期的推迟,果实硬度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果实采收越晚,果皮颜色越亮,果皮底色由绿转黄的程度越高。采收期2的红香酥梨果实在贮藏后期保持了较低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地区的红香酥梨果实长期贮藏(210~240 d)的适宜采收期为9月8-10日(果实生长发育期约:143~147 d),可保持果实营养品质,延缓衰老,延长果实贮藏和货架期;中长期贮藏(150~180 d)的适宜采收期为9月8-19日(果实生长发育期约:143~156 d);中短期贮藏(150 d以内)或即时销售的果实可适当延后采收,推迟到9月下旬。  相似文献   
50.
2013年调查了北方主要梨产区主要贮藏梨品种的产量、收贮价格(出园价)和企业收贮量等情况。据调查分析,梨总产量2013年较2012年减产378万t以上,减幅29.3%,出园价上涨47.9%,估计冷藏量减少近70万t,减幅20%;河北(鸭梨、雪花和黄冠)减产幅度在20%25%;山西、陕西砀山酥梨减产40%25%;山西、陕西砀山酥梨减产40%60%,安徽、江苏砀山酥梨减产80%以上,河南砀山酥梨减产10%左右;山东鸭梨减产20%60%,安徽、江苏砀山酥梨减产80%以上,河南砀山酥梨减产10%左右;山东鸭梨减产20%30%,主要砂梨品种减产小于10%,主要西洋梨品种增产4.8%30%,主要砂梨品种减产小于10%,主要西洋梨品种增产4.8%9.8%;辽宁(南果)减产20%;甘肃(早酥)减产30%9.8%;辽宁(南果)减产20%;甘肃(早酥)减产30%40%。受减产等因素影响,主要贮藏梨品种出园价除库尔勒香梨(巴州)出现减产又减价反常现象外,其他品种均呈上涨态势,其中河北、山东和辽宁梨果出园价涨幅均超过20%;山西、陕西砀山酥梨出园价上涨67%,红香酥上涨12%;河南砀山酥梨上涨48%,安徽、江苏涨幅达到150%;鸭梨、黄冠、砀山酥梨、红香酥等出园价为近年最高。受2013年梨果减产、高收购价和贮量下降等因素影响,2014年初春梨果出库和销售价格将维持高位运行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