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0篇
畜牧兽医   115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犬新孢子虫可溶性抗原分析及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孢子虫病(Neosporiasis)是由犬新孢子虫(Neospra caninum)寄生于犬、牛、羊等多种哺乳动物细胞内而引起的一种原虫病[1-2].该病主要引起母畜的流产、死胎或新生胎儿的运动障碍和神经系统症状等,对牛的危害尤为严重,可垂直传播,带虫母牛可将虫体直接传给新生犊牛,已证实该病是造成养牛业严重经济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1-3].  相似文献   
22.
为了解延边黄牛犬新孢子虫NcSAG1基因特性,试验提取延边黄牛流产胎牛脑组织中犬新孢子虫DNA,应用PCR技术扩增延边黄牛犬新孢子虫NcSAG1基因,并将此基因克隆到pMD18-TSimple载体上,筛选获得重组质粒,然后转化到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对PCR鉴定和酶切鉴定均为阳性的菌株进行测序,用DNASIS序列分析软件将目的基因与已发表的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基因片段长度为681 bp,编码226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发表的NcSAG1基因(AY113004)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7%。  相似文献   
23.
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及家畜的机会性致病原虫,可侵犯除成熟红细胞以外的任何有核细胞,引起多种组织、器官病变和损害[1].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弓形虫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24.
为了解新孢子虫NcSAG1表面蛋白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对实验动物的免疫效果,本试验提取延边黄牛新孢子虫野毒株基因组DNA,用PCR技术扩增新孢子虫NcSAG1表面蛋白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原核表达,将Western-blot鉴定具有免疫活性的重组蛋白与弗氏佐剂混合制备NcSAG1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免疫BALB/c小鼠,应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体液免疫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免疫水平,以此评价疫苗对实验动物的免疫应答反应。结果显示,制备的NcSAG1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免疫BALB/c小鼠后,在三免后第3天时,检测抗体的OD450nm值达0.688;CD4+/CD8+值达3.650,均显著高于重组蛋白免疫组和PBS对照组,说明制备的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能够提高实验动物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本试验为牛新孢子虫NcSAG1表面蛋白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5.
牛附红细胞体单管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牛附红细胞体,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牛温氏附红细胞体(Mycoplasma wenyonii)l6S rRNA基因序列(登录号AF016546)设计合成内外2对引物,建立了牛附红细胞体单管套式PCR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及应用试验。结果:建立的牛附红细胞体单管套式PCR检测方法扩增的片段大小为361 bp,与GenBank中相应序列同源性为98%,该方法扩增不出牛瑟氏泰勒虫、新孢子虫、布氏杆菌及牛无乳链球菌等基因片段,检测出标准模板DNA的最小量为1.22 fgμ/L。通过对吉林省延边地区66份血液样本的临床检测显示,单管套式PCR检出率28.8%,高于常规PCR的21.2%和鲜血压片镜检的12.1%,具有准确、特异、敏感等优点,是检测牛附红细胞体的一种新型、可靠的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26.
基于Nc-5基因的新孢子虫病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犬新孢子虫Nc-5基因序列(AF061249),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以牛源犬新孢子虫吉林株DNA为模板建立了PCR诊断方法。结果显示:建立的PCR方法扩增片段大小为608 bp,克隆基因测得序列与美国株(AF061249)同源性为99%;该方法扩增不出弓形虫、牛瑟氏泰勒虫等基因片段;扩增样本DNA含量为26.5 fg,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应用建立的PCR方法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进行比较,其阳性符合率达100%。说明建立的PCR诊断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等优点,完全适用于新孢子虫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7.
本研究以在毕赤酵母系统中表达并纯化的p27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HRP标记的兔抗鸡IgY为酶标二抗,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的禽蛋白血病病毒ELISA检测方法,并对其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与市售商品试剂盒相比,符合率为96.92%,且更为敏感。应用建立的ELISA方法检测来自吉林省内鸡场314份疑似样品,阳性检出率为75.15%。本研究为禽白血病病毒的检测与诊断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8.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诱导的免疫抑制能够影响鸡的生长和繁殖,并造成其他病原的继发感染,是危害养禽业的重要病原之一。近年来,很多研究表明ALV-J感染宿主而引起的免疫抑制和致瘤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影响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论文对ALV-J病毒粒子侵入宿主及复制过程进行阐述,主要包括吸附、侵入、复制及释放等过程。论文简要探讨了ALV-J造成免疫抑制的主要原因及感染宿主后涉及的几条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状况,并对ALV-J的相关研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9.
为探索牛瑟氏泰勒虫的表面蛋白基因融合产物作为双价疫苗的可行性,以牛瑟氏泰勒虫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重叠延伸拼接聚合酶链式反应(SOE-PCR)把P23和P33表面蛋白基因连接一起,2个基因之间插入一个linker(Gly4Ser)3,经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获得1151bp的双基因融合片段,克隆于表达质粒pGEX-4T-1中,构建了双基因重组表达载体pGEX-4T-P23-P33,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出预期大小70.0ku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该蛋白与牛瑟氏泰勒虫抗血清呈阳性反应,表明融合蛋白具有反应原性,为进一步研究此融合蛋白作为疫苗候选成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0.
为建立牛源犬新孢子虫孕鼠感染模型,深入研究牛源犬新孢子虫对孕鼠的致病作用,本试验以雌性BALB/c小鼠为试验动物,分离Vero细胞中培养的牛源犬新孢子虫速殖子,分不同剂量组腹腔接种雌性BALB/c小鼠后,与雄性BALB/c小鼠合笼,每天观察小鼠临床症状和发病情况,观察主要脏器组织的病理变化,应用PCR方法检测孕鼠脑、肝脏、脾脏等脏器组织及胎盘中犬新孢子虫Nc5基因,并测定孕鼠胎盘湿重和胎盘系数。结果显示,感染模型小鼠的最佳攻虫剂量为105个虫体;感染犬新孢子虫孕鼠先后出现精神不振、共济失调等临床症状,并有不同程度死亡;病理学观察模型小鼠脑、肝脏、脾脏等脏器组织出现充血、出血、肿大等病理变化;在模型小鼠脑、肝脏、脾脏等脏器组织及胎盘中检测到犬新孢子虫Nc5基因;随攻虫天数的增加,模型小鼠胎盘重量和胎鼠重量均不断增加,胎盘系数逐步降低,在第12、14、16天时,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胎盘重量和胎盘系数均差异显著(P < 0.05)。本试验成功建立了牛源犬新孢子虫孕鼠感染模型,为犬新孢子虫致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