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1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7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
猪圆环病毒2型的致病机理和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深入了解猪圆环病毒2型的致病机理和疫苗研究进展,介绍了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引起猪免疫系统的损伤过程,其他病原对该过程的促进和诱导作用,刺激免疫系统影响病毒复制和临床病例发生,综述了有关疫苗研究情况。国内外在猪圆环病毒2型的致病机理和疫苗研究进展上有很多相关研究报道,可供借鉴。研究为探讨运用疫苗途径来预防控制该病的发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应用效价为10(-4.50)MICLD(50)/0.03ml的狂犬病HEP/BHK(21)活毒疫苗免疫犬后,对免疫前和免疫后1、3、6、12、30个月血样进行了血清学评价和免疫原性分析。15只犬免疫1月后,血清抗体全部阳转,66%的犬在30个月后抗体仍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免疫1年后90%以上的动物能够得到保护。统计表明,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犬免疫反应无显著差异,但三月龄以下犬反应欠佳。  相似文献   
13.
将猪IL2基因和PPV VP2基因、PCV2 ORF2截短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I-neo,构建了重组质粒pCI-ORF2-VP2和pCI-IL2,用脂质体介导法将pCI-ORF2-VP2质粒转染PK15细胞,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在体外的表达情况。并以小鼠为动物模型,将pCI-IL2和pCI-ORF2-VP2质粒联合肌注免疫小鼠,相同剂量免疫2次,间隔2周,同时设立pCI-ORF2-VP2、pCI空载体、猪细小灭活苗、圆环亚单位苗对照,检测免疫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及血清抗体的滴度。结果显示,pCI-ORF2-VP2在PK15细胞中能正常表达,联合免疫组在第28天能够检测到PPV和PCV2抗体,第21~42天诱导淋巴细胞转化和CD4+、CD8+细胞的数量高于或显著高于pCI-ORF2-VP2质粒组。结果表明,猪IL2质粒联合肌注可以提高VP2/ORF2核酸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用PCR法扩增出猪圆环病毒2型的Rep蛋白基因(933bp)和Cap蛋白基因(705bp),将其定向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的多克隆位点上,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ORF1-ORF2。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pcD-NA-ORF1-ORF2按100μg/只腿部肌肉注射BALB/c小白鼠,同时设pcDNA-ORF1、pcDNA-ORF2、pcDNA3.1-(+)、PCV2全毒疫苗和PBS为对照,共免疫2次,间隔2周。分别于首免后第0、7、14、21、28、42天用MT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效应,用ELISA法检测小鼠的抗体水平;并于首免后第0、7、14、21、28天测定脾淋巴细胞中各细胞亚群的比例,对该核酸疫苗的免疫原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显示,重组质粒能诱导鼠体产生较强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并从免疫后第7天起所测各组数据均显著高于(P〈0.05)或极显著高于(P〈0.01)其他试验组。结果表明,将ORF1和ORF2基因共同用于PCV2核酸疫苗的研发具有很好的前景,为研究新型猪圆环病毒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重组M蛋白间接ELISA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纯化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重组M蛋白作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确立了ELISA最佳工作条件:抗原包被浓度为3.5μg/mL,37℃1h加4℃过夜,血清(1:40)和酶标SPA(1:80)分别在37℃温育1h,加底物溶液常温显色5min。经重复性试验、交叉试验、阻断试验等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好、特异性强、敏感度高;与美国IDEXX公司试剂盒相比较,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6.3%和93.5%,无显著性差异。用建立的方法检测临床血清样品168份,总阳性率为39.9%。  相似文献   
16.
猪口蹄疫疫苗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口蹄疫号称畜牧业的"头号杀手",传染性极强,传播途径广泛,给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目前接种疫苗是预防口蹄疫的有效手段之一,安全有效的疫苗是成功预防、控制口蹄疫的首要条件.口蹄疫疫苗的研制经历了弱毒疫苗、灭活疫苗到新型疫苗的探索过程.就口蹄疫疫苗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做一综述,以期为疫苗的合理应用提供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17.
伪狂犬病病毒Fa株gp63(gI) 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最早分离的伪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Fa株糖蛋白gp63(gI)基因核苷酸序列及的氨基酸序列作了测定与分析,完整的gp63(gI)结构基因从起始密码子ATG到终止密码子TGA共有1050个核苷酸残基,编码由439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多肽链,4种核苷酸残基的构成比分别为:G35.9%,11.33%,T11.81%,C40.95%,G C含量达76.85%,PRV Fa株gp63基因核苷酸序列与Nice株的相比,两者同源性达98.13%,仅存在3个核苷酸残基的缺失变异,氨基酸推导序列分析表明,糖蛋白gp63具有典型膜蛋白特征,与Nice株相比,同源性为97.42%,gp63基因起始密码子由3个连续的ATG组成,ATG上游区域内无启动子调控区序列。  相似文献   
18.
19.
设计1对针对猪圆环病毒2型(PCV2)全基因组的特异性引物,从疑似断乳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病料中经PCR直接扩增出PCV2全基因组,再与载体pMD18-T Simple连接后构建重组质粒pMD18-T Simple-PCV2(命名为P-S-PCV2)。用ORF9特异的限制性内切酶Bpu10Ⅰ对P-S-PCV2进行酶切、补平连接反应,构建了ORF9基因缺失突变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S-PCV2-J)。用SacⅡ对基因缺失突变的重组质粒进行酶切,获得的线性化基因突变PCV2基因组在体外进行自身环化,形成了相应缺失基因DNA(命名为PCV2-J)。用PCV2-J缺失突变株进行细胞转染、动物致病性和免疫原性、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等部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显示:PCV2-J转染IBRS-2细胞后,电镜观察可见病毒颗粒,PCR-RFLP检测有突变株生长;PCV2-J接种仔猪后无临床典型大体病变,PCR-RFLP检测淋巴结中有PCV2-J突变病毒的感染;PCV2-J免疫仔猪后的抗体水平在第2周开始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CD3+下降,与对照组无差异,CD4+下降,第1周与对照组差异显著,CD8+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ORF9基因缺失突变的PCV2仍具有复制感染能力,但免疫原性减弱。  相似文献   
20.
猪细小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猪细小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各种新型疫苗的成功研制,为猪细小病毒病的防制带来希望。但目前为止猪细小病毒的检测技术以传统方法为主,大量研究发现猪细小病毒常与其他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为了根除本病,必须提高诊断和防疫水平。文章就该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