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35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43篇
  25篇
综合类   239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115篇
园艺   53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山东省超级小麦项目组近几年育成的8个不同类型的超级小麦新品种(系)为材料,进行了小花分化历程的观察比较和在不同地力下产量及产量结构三要素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从小花原基初始分化到四分体形成期所经历的天数为31~37天,大穗型品种历时较长。小花分化的开始时间主要与品种抽穗期早晚有关,与品种类型关系不大。超级小麦的产量水平随土壤肥力提高而增加,在高肥地力下,中间型和大穗型品种增产潜力较大;在中肥和低肥地力下,多穗型品种产量较高。中间型品种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与产量的相关性最好,是超级小麦育种和高产栽培中最值得注意的类型。  相似文献   
82.
西昌素有“中国洋葱之乡”的美誉,是我国最适于洋葱栽培的地区之一,洋葱已是当地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稳粮增收的重要经济作物。西昌红皮洋葱的商品化栽培历史已有20多年,但在生产中仍有很多农民未能掌握红皮洋葱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影响了产量和品质,降低了经济收益。为了更好地  相似文献   
83.
以航天诱变副干酪乳杆菌A-4-2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镜、低pH值、荧光定量PCR(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方法对诱变菌株进行了形态学、耐受性、产胞外多糖含量及β-半乳糖苷酶基因表达量等研究。比较了突变菌株和出发菌株的耐酸、耐胆盐、产胞外多糖、表面疏水性等性能变化和差异以及β-半乳糖苷酶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突变菌株形态学观察结果与野生菌株无明显差异;在pH值3. 5培养1 h与2 h,突变菌株较野生菌株的存活率显著升高(P 0. 05);发酵7 d后菌株耐酸能力评价结果显示,不同pH值条件下,突变菌株的活菌数均显著高于野生菌株(P 0. 05),且耐胆盐及产胞外多糖的能力均未受到影响,但菌株表面疏水性显著降低;突变菌株β-半乳糖苷酶活性和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出发菌株(P 0. 05)。同时,证明了β-半乳糖苷酶活性与菌株产酸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84.
正本文针对当代条件下我国大兴安岭林区森林抚育工程展开了细致的研究,对于如何实现林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具体分析了一系列措施。并且通过低碳环保的方式,研究低碳环保的理念对于森林抚育工程有何益处,同时,森林抚育工程对于经济发展,生态发展。社会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合理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将森林抚育工程的效益达到最大化,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对人类发展有着莫大好处。1如何加强森林抚育1.1建立相关的森林抚育工程制度  相似文献   
85.
转iaaM基因陆地棉种质系的经济性状及其杂种F1表达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阐明转iaaM 基因陆地棉种质系在Ⅰ型高品质杂交棉育种中的利用价值,本研究采用4 个转iaaM 基因的陆地棉新种质系、2 个高品质陆地棉种质系,及其4 个杂交组合做PCR分子检测,并对其经济性状进行区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 个转iaaM 基因的父本及其杂交F1在500 bp 处均出现特征主带,而2 个高品质母本无特征主带,显示iaaM 基因在杂交F1代呈显性表达。转iaaM 种质系的衣分较高、棉铃较大、单株结铃较多、脱落率较低;但籽指偏小、种子空瘪率较高。具有iaaM 基因的杂交F1组合,其衣分、单铃重、结铃数接近转iaaM 亲本,表明转iaaM 基因的产量性状三要素在F1代呈显性表达;其中有2个杂交组合的纤维品质达优质Ⅰ型,且1 个组合的皮棉产量与Ⅲ型杂交棉对照‘苏杂201’相比,仍具有正向竞争优势。利用iaaM 种质系做为杂交亲本,只要杂交配组适当,培育具有产量优势的Ⅰ型高品质陆地杂交棉在实践上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6.
动物双歧杆菌耐氧航天诱变菌株MN-Gup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耐氧性能不足是双歧杆菌在酸奶产品中添加应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试验对搭载神舟十一号返回式飞船的动物双歧杆菌菌株进行分离纯化并得到10株突变株。以耐氧系数为评价指标对菌株进行筛选,对野生株BB-11与突变株的遗传稳定性、生长曲线、不同氧浓度条件(氧气浓度为0、5%、10%、15%、21%)下菌株的活菌数等指标进行测定,并对菌株的菌落形态及微观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0株突变株中有5株耐氧系数显著高于野生菌株(P0.05),其中有一株突变株耐氧MN-Gup遗传稳定且耐氧系数显著高于野生菌株;耐氧突变株的生长趋势与野生株相似,但是高于野生株。在5%氧气浓度下,耐氧突变株OD600达到1.110±0.02,活菌数最高达到8.46±0.13(log cfu/m L),均高于野生株;形态学观察发现突变株与野生株在表观形态上没有差异。动物双歧杆菌BB-11经过航天诱变后耐氧性能发生改变,突变株动物双歧杆菌MNGup耐氧性能良好且遗传稳定。对BB-11和MN-Gup在p H 2.5(盐酸调节p H)和0.3%的胆盐浓度下进行活菌数检测,结果表明两株菌均具有良好的胃酸和胆盐耐受性,并且两株菌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B1为坚强肠球菌,B2为海氏肠球菌,B3和B4均为屎肠球菌。本研究为防治犊牛腹泻提供了更多的候选菌种。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种植植物结合土壤改良剂对铅锌尾砂库的修复效果,为尾砂库无土复垦及实现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开展野外田间试验,在铅锌尾砂中添加改良剂TH-LZ01,反季节种植耐重金属草本植物紫斑白三叶、金鸡菊、紫花苜蓿,同时以不添加改良剂不种植植物作为对照,研究添加改良剂后植被恢复情况以及对尾砂重金属含量和pH的影响。[结果]反季节种植植物半年后,即使是粗放式管理,3个添加改良剂种植植物的处理植被覆盖度均达70%以上,尤其是紫斑白三叶处理,植被覆盖度高达99.76%,远高于对照(6.13%);添加改良剂TH-LZ01,种植植物可以显著降低尾砂Cu、Zn、Pb、Cd的DTPA 提取态含量,降低率分别达83.00%、78.00%、31.00%、24.00%,效果显著;金鸡菊处理和紫花苜蓿处理的pH较紫斑白三叶处理高,且DTPA-Cu、DTPA-Zn显著低于紫斑白三叶处理。[结论]粗放式管理模式下,紫斑白三叶、金鸡菊、紫花苜蓿均可作为尾砂库生态修复的先锋草种,工程应用时可以优先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88.
邹小艳  罗彩云  徐世晓  赵亮 《草地学报》2015,23(5):1064-1067
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定位站以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小黑麦(Triticale hexaploide)、燕麦(Avena sativa)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为研究对象,对其产草量、牧草营养品质进行测定,以探讨不同牧草的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小黑麦干草产量为1345.50 g·m-2,显著高于一年生黑麦草(974.93 g·m-2)、垂穗披碱草(301.75 g·m-2)和燕麦(329.60 g·m-2)。小黑麦产量是垂穗披碱草和燕麦干草产量的4~4.5倍,是黑麦草干草产量的1.4倍。垂穗披碱草粗蛋白(CP)含量显著高于一年生黑麦草和小黑麦(P<0.05),一年生黑麦草粗蛋白(CP)含量最小。单位面积粗蛋白(CP)产量、粗脂肪(EE)产量、中性洗涤纤维(NDF)产量和酸性洗涤纤维(ADF)产量以一年生黑麦草最高,显著高于小黑麦、垂穗披碱草和燕麦(P<0.05)。  相似文献   
89.
采用层次分析法以及文献参考法建立了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模糊集理论提出了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灰色概率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对湖北省及其所属的17个市(州)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11年,湖北省耕地处于基本集约利用向比较集约利用过渡状态;湖北省17个市(州)中高集约利用的有2个,比较集约的有6个,基本集约的有7个,不集约的2个。通过区域差异分析,验证了该模型应用于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切实可行,可以为耕地集约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0.
宝莲灯扦插繁育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宝莲灯(Medinilla magnifica)花卉的产量和质量,对北方温室中宝莲灯扦插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半嫩枝插穗经50mg/L吲哚丁酸+50mg/L吲哚乙酸处理后,扦插在混合基质(泥炭∶珍珠岩∶蛭石=4∶1∶1),成活率达到85.0%~95%,春夏季(4—8月份)扦插的成活率和发枝数明显优于秋冬季(9—11月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