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2篇
  12篇
综合类   55篇
畜牧兽医   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选择素及其在胚胎附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素是已知的细胞黏附分子(CAMs)家族之一,共有3个成员组成,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在炎症发生时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起始黏附。近年来研究资料显示,选择素还在受精、肿瘤细胞转移和胚胎附植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滋养层L-选择素介导胚泡滋养层与子宫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胚胎附植时发挥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42.
本试验以牛Sty基因和Y染色体重复序列作为雄性特异性基因,分别设计引物,建立多重巢式PCR体系,比较二者在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中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扩增体系中的模板量为一个胚胎细胞的DNA量时,以Y染色体重复序列构建的扩增体系比Sry基因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更适合用于牛早期胚胎性别鉴定。  相似文献   
43.
双峰驼卵巢的组织结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组织学方法对双峰驼卵巢的形态结构进行了显微与亚显微观察。结果显示 ,双峰驼卵巢表面被覆单层立方至单层扁平的生殖上皮 ,无排卵窝 ,上皮下为致密结缔组织白膜 ,卵巢实质由外周的皮质和中央的髓质构成。皮质中原始卵泡和初级卵胞数量稀少 ,其分布位置更靠近皮质中层 ,偶见同一卵泡内含 2个卵母细胞。体积大小和发育阶段不同的次级卵泡与三级卵泡闭锁时 ,所发生的形态变化不一致 ,可出现实心和囊状 2种闭锁卵泡。黄体中以粒性黄体细胞占优势 ,其细胞质中含大量脂质泡而呈海绵样。卵巢髓质中除含大量血管外 ,还见卵巢网分布  相似文献   
44.
45.
有报道显示,一氧化氮(NO)在哺乳动物胚胎植入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为探讨其作用机制,应用胚胎植入的体外模型,将常规方法获取的胚泡随机培养在含有不同药物处理的培养液中,在培养12,24和36h后分别观察、统计胚泡黏附及扩展的情况,同时收集培养液,用明胶酶谱分析其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变化,用半定量RT-PCR分析各组胚泡中MMP-2mRNA的变化.结果表明,500μmol/L L-单甲基.精氨酸(L-NMMA)单独处理能显著抑制胚泡的黏附、扩展及MMP-2的分泌;此抑制不仅可被同时加入的100umol/L S-亚硝基.乙酰青霉胺(SNAP)逆转;也可被同时加入的20μmol/L的8-Br-cGMP逆转.结果提示,NO能促进体外小鼠胚泡的黏附、扩展及MMP-2的分泌,NO的这些作用是通过cGMP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6.
为探究黄芪多糖(APS)、甘草多糖(GPS)、白术多糖(RAMPS)、党参多糖(CPS)、人参根皂甙(GS-R)和人参茎叶皂甙(GSLS)的免疫增强作用,本研究将114只ICR小鼠随机分组进行实验。持续给药2周后免疫注射O型口蹄疫疫苗2次。二免后1~5周每周检测血清抗体。结果表明6种提取物口服均可不同程度提高小鼠口蹄疫抗原特异性Ig G及其亚类(Ig G1、Ig G2a、Ig G2b、Ig G3)的水平。其中口服GSLS(0.5 mg)、APS(25 mg)和GPS(25 mg)小鼠的抗体效价为1∶640、1∶640、1∶320,分别是对照组小鼠抗体效价(1∶80)的8倍和4倍,具有显著性(p0.05)。本研究为GSLS、APS和GPS的增强疫苗免疫效果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7.
为了研究和探讨布鲁氏菌核糖体L7/L12蛋白对鼠源树突状细胞(BM-DCs)分化和成熟的影响,用布鲁氏菌S2疫苗株为模板扩增L7/L12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30a-L7/L12,用大肠埃希菌原核表达系统进行诱导表达,并用Ni柱对表达的蛋白进行纯化.用IL-4和GM-CSF诱导培养鼠源DCs,用脂多糖(LPS)和L7...  相似文献   
48.
乳蛋白质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概述蛋白质组研究方法的同时,对运用该技术研究乳蛋白质组的结果进行了阐述,以期探讨乳蛋白质在合成、降解和修饰过程中的规律,了解乳蛋白质组表达及表达量变化的调控机理,从而为探索乳腺组织分泌乳蛋白以及与此相关的生理和病理特点提供理论依据.此外,就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引入对推进乳蛋白质广泛、深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9.
奶牛乳房炎相关基因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功能基因组学是在基因组水平上系统、全面的分析基因的功能,主要研究技术有差异显示反转录PCR、表达序列标签、基因表达系列分析、微阵列、RNA干涉、蛋白质组学及生物信息学等。综述了功能基因组学主要研究技术及其在奶牛乳房炎相关基因的表达、抗性候选基因的鉴定、病原菌蛋白质组学、基因治疗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0.
[目的]测定A型口蹄疫病毒A/HeN/1/2009株全基因组序列并分析其基因特征,为研究我国最近发生的A型口蹄疫病毒的致病性、流行规律以及筛选适用的疫情防控疫苗株奠定分子基础。[方法]应用RT-PCR方法,分段扩增、克隆A/HeN/1/2009株基因,并进行基因测序;借助DNAStar分子生物学软件,从分子流行病学角度分析A/HeN/1/2009株与参考毒株之间可能的遗传衍化关系。[结果]该毒株基因组全长8 171 nts[不包括poly(C)区段和poly(A)尾巴],其中5'-UTR和3'-UTR分别为1 080、92 nts,蛋白编码区为6 999 nts。分析A/HeN/1/2009株遗传衍化关系显示,该毒株划为东南亚拓扑型Laos03系的VN09亚系,同源性依次为87.3%~91.8%、93.7%~94.5%和96.9%~98.4%。[结论]VP1中A24V、N85R、S196T,3A中I61V、T128S、E147G和A134V在该毒群的进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A/SH/1/2009株VP1 140-160基序为RS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