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篇
农学   7篇
  4篇
综合类   26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2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B基因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的gB基因序列和表达栽体pBV221的多克隆位点,设计了1对引物。以ILTV疫苗株基因组为模板,应用PCR扩增出gB基因片段,然后将其定向克隆于原棱表达载体pBV221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BV-gB。重组质粒转化到受体菌DH5α中,得到阳性重组菌株DH5α(pBV-gB)。该菌株在温控诱导下,SDS-PAGE电泳可见表达的特异蛋白。ELISA检测证明.表达的蛋白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102.
嗜水气单胞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嗜水气单胞菌属于弧菌科气单胞菌属,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可以感染多种水生及陆生动物并引起不同的疾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鱼共患病病原菌,本文概述了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类地位和生物学性状,并对其鉴定方法、致病因子和由其引起的疾病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3.
本文针对鹌鹑免疫新城疫疫苗后抗体水平较低、整齐度差和持续性差等不理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与疫苗、饲料、饲养管理水平和免疫抑制病等因素相关,对制订科学合理的新城疫免疫程序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4.
褐牙鲆腹水症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灭活疫苗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患腹水病褐牙鲆体内分离致病菌,通过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该菌的16S rDNA序列与标准株同源性达99.8%,证明该菌为嗜水气单胞菌.制备灭活疫苗后分别注射小鼠和牙鲆,测定其免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用所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小鼠,其保护率达到90%,免疫牙鲆的保护率达到80%;采用渗透压差法浸泡免疫牙鲆在攻毒后发病率仅为6%,攻毒后保护率为85%;通过间接ELISA检测表明受免动物体内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抗体;剖检及病理切片结果表明免疫过的动物内脏健康无异样,而未免动物肝脏充血,肠腔有积水.说明该疫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5.
用提取的A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包涵体免疫BALB/c小鼠后,取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和克隆化,经间接ELISA筛选,共获得1A8,1C3,1D5,1D8,1F1,1H1和2E37株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经鉴定,7株McAb的Ig亚类有IgG1(1D8),IgG3(1A8,1C3和2E3)和IgM(1D5,1F1和1H1),细胞培养上清和腹水抗体效价分别为1:512-1:1024和1:10^6-1:10^8。尤为重要的是,2E3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McAb不仅能够中和α毒素的磷脂酸C活性和溶血活性,而且能够对致死性腹腔感染小鼠产生良好的被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6.
1999年 6月,我们在畜禽疫病防检过程中,发现城关张某家养的200日龄蛋鸡1200只,突然发病。该病传播迅速,在3~5天发病率达到 80%,死亡率1%左右,产蛋量下降20%,个别鸡产软蛋。 主要症状:表现采食量明显减少,鼻腔与窦发炎,流鼻涕或有黄白色干酪样分泌物,堵塞鼻孔。常见从头、流泪、一侧面部眼睑水肿或失明。肉髯发肿。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有 音,少数病鸡下痢,粪便黄白色。 病理变化:主要是上呼吸道卡他性支,鼻腔、鼻窦、气管和支气管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内积黄白色黏液。肝脏有少量的出血点。剖…  相似文献   
107.
应用RT-PCR技术,从分泌具有中和活性的抗A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1A8中,扩增出抗体VH和VL基因,用linker(G1y4Sir3) 3基因,将VH和VL基因连接成SeFV基因,并将其克隆至pGEM-T载体中。经核甘酸序列分析证实,VH和VL基因及linker基因拼接正确,基因全长729bp,经计算机分析,VH和VL基因均为新发现的基因序列,符合功能性重排的鼠抗体可变区基因特征。  相似文献   
108.
抗A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单链抗体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 2种抗 A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单链抗体 ( Sc Fv)基因 Sc Fv-2 E3和 Sc Fv-1 A8克隆至表达载体p UC1 1 9、p HOG2 1和 p ET2 0 b中 ,构建了重组质粒 p UC2 E3和 p UC1 A8、p HOG2 E3和 p HOG1 A8、p ET2 E3和 p ET1 A8后 ,分别转化至受体菌 JM1 0 5、JM1 0 9和 BL2 1 ( DE3 )中 ,得到重组菌株 JM1 0 5( p UC2 E3 )和JM1 0 5( p UC1 A8)、JM1 0 9( p HOG2 E3 )和 JM1 0 9( p HOG1 A8)及 BL2 1 ( DE3 ) ( p ET2 E3 )和 BL2 1 ( DE3 )( p ET1 A8)。 ELISA检测表明 ,经 IPTG诱导后所表达的目的蛋白存在于重组菌株 JM1 0 5( p UC2 E3 )和JM1 0 5( p UC1 A8)及 JM1 0 9( p HOG2 E3 )和 JM1 0 9( p HOG1 A8)的菌培养上清中 ,在重组菌株 BL 2 1 ( DE3 )( p ET2 E3 )和 BL2 1 ( DE3 ) ( p ET1 A8)的胞周质中检测到了 Sc Fv的存在。 SDS-PAGE和薄层扫描分析表明 ,重组菌株 BL2 1 ( DE3 ) ( p ET2 E3 )和 BL2 1 ( DE3 ) ( p ET1 A8)的蛋白表达产物分别占菌体可溶性蛋白的 0 .9%和 0 .7%,其大小约为 2 60 0 0 ,且表达的目的蛋白具有中和磷脂酶 C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9.
应用PCR技术,首先从A型产气荚膜梭菌菌株NCTC64609中扩增出α-毒素保护性抗原基因片段,然后从C型产气荚膜梭菌C58-1染色体基因组中扩增了930 bp的β-毒素基因,并将α-毒素基因和β-毒素基因插入融合表达载体pBV221中,获得了重组质粒pMCPAB,转化受体菌BL21(DE3),得到重组菌株BL21(DE3)(pMCPAB)。对重组菌株诱导的表达产物进行ELISA检测和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菌株可以高效表达α-β融合蛋白。免疫实验表明,表达产物免疫的小鼠可抵抗α-毒素和β-毒素的攻击。  相似文献   
110.
羊痘是全球最严重的动物传染性痘病。近年来,羊痘病毒在非洲北部和中部、中东、亚洲大部分地区广泛流行,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论文对4只疑似羊痘病毒感染绵羊进行诊断,通过临床观察,病理剖检,病理组织学观察,实验室检测,确定该病为绵羊痘,并对分离的病毒主要基因进行PCR扩增及遗传进化分析,发现此毒株属于亚洲系,且我国流行株基因比较稳定,变异不大。这不仅为绵羊痘病的诊断提供了技术手段,还丰富了我国羊痘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为进一步研究羊痘病毒的变异等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