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1.
以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卵巢cDNA为模板,采用PCR扩增Foxl2(forkhead box l2)基因,通过双酶切与pET-28a构建重组质粒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DH5α,筛选鉴定阳性克隆,经测序鉴定后提取质粒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BL21,以IPTG诱导Foxl2蛋白表达,用SDS-PAGE鉴定表达情况,经镍柱纯化表达蛋白,通过免疫新西兰白兔(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制备多克隆抗体,以ELISA测定抗体效价,最后用WB(Western Blot)检测抗体特异性。结果表明,重组载体转化BL21后经1.0 mmol L~(-1)IPTG于37℃诱导6 h可产生大量Foxl2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经镍柱柱纯化可得到纯度较高的Foxl2蛋白,浓度达800 ug·mL~(-1)。免疫新西兰白兔获得多克隆抗体,效价大于1∶128 000。WB检测显示:该抗体能特异识别扇贝卵巢中的Foxl2蛋白,同时发现Foxl2蛋白在卵巢中强表达,而在精巢中几乎不表达,揭示栉孔扇贝中该蛋白具雌性性别相关性。研究成功获得效价高且能特异识别天然Foxl2的多克隆抗体,为后续深入研究Foxl2在栉孔扇贝卵巢中的功能提供了分子工具。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外源蛋白在柞蚕蛹-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pNPV)表达系统的表达水平和稳定性,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克隆到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转移表达载体pApM748BE中,获得重组质粒DNA,与ApNPV DNA共转染樗蚕(Phi-losamia cynthiam)培养细胞Pc-01后,用末端稀释法筛选获得重组病毒ApNPV-Δph/egfp+。将该重组病毒感染柞蚕蛹,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GFP在柞蚕蛹中的表达,结果显示:在柞蚕蛹感染重组病毒ApNPV-Δph/egfp+后6 d,EG-FP就有明显的表达;感染后12~18 d,蛹体液中的EGFP含量保持较高水平,以EGFP标准样品定量分析EGFP在柞蚕蛹体液中的表达水平高于1 mg/mL;感染后30~39 d仍可以检测到蛹体液中EGFP的表达,而且蛋白稳定。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作表达载体,可在柞蚕蛹中高效稳定地表达EGFP,并且EGFP在雌雄蛹间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谷子作为长治市“杂粮之首”,市场需求日趋扩大,价格稳步提升,发展潜力巨大。然而谷子生产受间苗费工费时的困扰,制约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解决谷子机械化精少量播种问题日益迫切。长治市农机推广站在2012年推广试验的基础上,就谷子精少量播种或免(少)间苗技术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4.
茉莉花茶窨制机理及工艺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茉莉花茶窨制机理和工艺技术两方面出发,综述了近年来茉莉花茶研究及生产上的进展,认为茉莉花茶加工过程中繁琐的工艺仍然是制约茉莉花茶发展的主要原因,提出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开发茉莉花茶新产品.  相似文献   
15.
“平均地权”的实质是一种有限制的国有制与有条件的私有制相结合,这样既能够保证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实现耕者有其田,又能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这对当前农地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在当前制度背景下,既保证农民的土地所有权,有效地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又能克服农业生产责任制“去工业化”的弊端,并保证制度优先性的理想选择就是实行国家与个体农民共同所有的农地股份制。  相似文献   
16.
普洱茶中真菌种群的分离与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板稀释法以孟加拉红(DRBC)和18%的甘油琼脂(DG18)两种培养基对60个普洱茶样品中的真菌种群进行了分离,种群分离结果显示:样品中真菌种群数量变化值范围为1.6×103~1.16×105cfu/g;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段,对分离到的71株真菌做了分子鉴定,鉴定结果表明:这些真菌分别属于19个属,40个种,主要是曲霉属13种,青霉属7种,其他属20种。数量上占优势的真菌种群是酵母和曲霉属的不同种。这些真菌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17.
挥发性成分是重要的香味物质,非挥发性成分是重要的滋味物质.采用GC-MS对不同存放年份(1年, 5年,10年)的普洱茶进行非挥发性成分比较检测.检测结果显示:从3种茶样中共鉴定出67种非挥发性组分,其中从3种普洱茶中同时鉴定到的成分有30种, 1年普洱茶特有的组分有5种, 5年普洱茶特有的组分有7种, 10年普洱茶特有的组分有7种,说明3种茶样非挥发性成分组成有较大差异.同时对3种普洱茶样品进行了感官审评,结果表明不同贮藏年份普洱茶的香气、滋味和汤色方面有明显差异.
Abstract:
Volatile components are important aroma substances, while non-volatile components are impor- tant flavour substances. In this study, GC-MS was adopted to analyse the non-volatile components of Pu-erh tea samples stored for one, five or ten years. A total of 67 non-volatile 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three different Pu-erh tea samples, of which 30 were detected in all the three samples, 5 were u-nique to the one-year samples, 7 to the five-year samples and 7 to the ten-year samples, indicating that the three Pu-erh tea samples were considerably diverse in their non-volatile components. A sensory test showed that Pu-erh tea stored for different years varied largely in their aroma, taste and liquor color.  相似文献   
18.
19.
柞蚕精子形态的显微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柞蚕蛹睾丸中的精细胞、柞蚕雄蛾睾丸中的精(子)细胞、柞蚕雄蛾贮精囊内精子(柬)、柞蚕雌蛾交配囊内精子(束)等进行了形态学及解剖学初步观察研究,为利用精子为载体进行动物转基因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选择柞蚕5龄幼虫以及前滞育期、滞育期和解除滞育后发育前期、中期、后期的柞蚕蛹分离卵巢细胞,利用新研制的柞蚕细胞培养基MLM-45,在不同温度、pH值及渗透压条件下进行柞蚕卵巢细胞的体外培养,探究最佳培养条件及卵巢细胞取材的最佳发育时期。用台盼蓝染色活细胞计数方法,测定不同条件下用MLM-45培养基培养的不同发育时期柞蚕卵巢细胞的活力,当在27℃、pH 6.3、渗透压325 mOsm/kg的条件下培养30 d时,上述各发育时期柞蚕卵巢细胞的存活率最高,并且5龄幼虫、前滞育期和解除滞育后发育前期的卵巢细胞出现了增殖,其增殖率分别为54%、64%和2%,滞育期及解除滞育后发育中期和后期的卵巢细胞存活率也分别达到99.6%、96.6%和92.4%。在此最佳培养条件下,各发育时期柞蚕卵巢细胞培养2个月后其形态以圆形和椭圆形为主,尤以5龄幼虫和前滞育期蛹卵巢细胞的培养效果最好,细胞增殖7~8倍,是适于以MLM-45培养基培养的最佳发育时期柞蚕卵巢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