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5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核酸疫苗已显示出强大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其发展前景巨大。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核酸疫苗的作用机制也在不断地被阐明。外源目的基因的选择、载体的选择、接种组织的预处理等都是影响着核酸疫苗在体内表达的主要因素。由于核酸疫苗具有常规疫苗所没有的优点,但同时核酸疫苗也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随着人们对核酸疫苗的不断改进,相信核酸疫苗无论是在疾病预防还是基因治疗中,将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2.
为建立能同时检测猪瘟病毒(CSF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RT-PCR方法,根据CSFV和PRRSV的保守区域各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预期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356和546 bp,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及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试验,建立了CSFV和PRRSV的双重RT-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能特异检测CSFV和PRRSV的cDNA最低量分别为0.96、1.48 ng,而对猪伪狂犬病毒(PRV)和猪圆环病毒(PC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利用建立的双重RT-PCR对云南省部分地区送检的174份疑似CSFV及PRRSV感染的病料进行检测显示,CSFV感染率为24.14%,PRRSV感染率为47.70%,CSFV与PRRSV的混合感染率为16.67%,检测结果与单一RT-PCR结果相一致,且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部分检测结果加以验证,验证结果与检测结果均一致。本研究成功建立了CSFV和PRRSV双重RT-PCR检测方法,为二者的快速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3.
 利用扫描电镜对翠雀属22分类群的花粉进行了观察,探讨了分类群之间的演化关系,为翠雀属植物的分类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4.
强毒力岛(HPI)首先在耶尔森菌属中发现,由于水平转移等原因在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中也有发现,这在基础生命和生命科学领域已成为对HPI研究的热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HPI与人及动物的致病关系非常密切,目前研究发现铁载体与细菌致病性有着重要的关系.论文主要对致病性大肠埃希菌HPI的基本特征、流行病学特征、HPI的获取机制、HPI与致病性关系的研究现状做以综述.  相似文献   
65.
内毒素诱导的一氧化氮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新的内源性介质是如何参与内毒素(ET)休克发展过程,本文就NO的生成、代谢和调控;NO合酶(NOS)的分子生物学和NO在ET休克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6.
为探讨猪源E.coli高致病性毒力岛(high pathogenicity island, HPI)对巨噬细胞焦亡的影响,以内毒素(LPS)联合三磷酸腺苷(ATP)建立焦亡阳性对照,使用E.coli WT株(E.coli HPI+)和前期构建的E.coli HPI敲除株(E.coliΔHPI)感染巨噬细胞,在感染后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运用PI染色观察细胞膜损伤情况;RT-qPCR测定NLRP3/ASC/Caspase-1焦亡通路中关键因子的mRNA水平;共聚焦观察NLRP3和Caspase-1的炎性复合体的组装;Western blot技术测定GSDMD和cleaved-GSDMD的表达。结果显示,与E.coliΔHPI组相比,E.coli HPI+焦亡通路关键因子NLRP3、ASC、Caspase-1、GSDMD及炎症因子IL-18、IL-1β的mRNA水平均升高;NLRP3和Caspase-1蛋白的表达量升高,共聚焦观察到共定位;E.coli HPI+组的GSDMD及其活性形式cleaved-GSDMD的表达水平高于...  相似文献   
67.
将56只白兔随机分成3组Ⅰ组为正常对照组,共8只;Ⅱ组为内毒素(endotoxin,ET)处理组,共24只;Ⅲ组为阳离子A(cationA,CA)+ET组,共24只.Ⅰ组静注等量的生理盐水,Ⅱ组静注ET 300 μg/kg,Ⅲ组静注CA 200 mg/kg后,静注ET 300μg/kg.1、2、3、4、5 h后分别采集血液制备血浆样品.2、5 h捕杀Ⅰ组兔4只,Ⅱ、Ⅲ组兔各12只,迅速采集肝脏制备组织匀浆.检测血浆T-AOC、CAT活性和MDA含量,肝GSH、GSH-ST、GSH-Px活性.结果显示Ⅰ组各项指标均保持相对稳定;Ⅱ组MDA含量比Ⅰ组升高(P<0.01),Ⅲ组MDA含量升高不显著;Ⅱ组T-AOC、CAT活性比Ⅰ组降低(P<0.01),Ⅲ组显著高于Ⅱ组(1、2、3 h,P<0.01;4、5 h,P<0.05);Ⅱ组肝脏GSH和GSH-ST活性显著降低(P<0.01),第5 h GSH-Px活性降低(P<0.01),第2 h(P<0.05);Ⅲ组GSH、GSH-Px(第5 h显著降低)、GSH-ST活性降低不明显.结果提示自由基参与了ET休克的病理过程,CA能有效地保护血浆和肝脏免受自由基的损伤.  相似文献   
68.
云南禄丰部分规模化猪场猪蓝耳病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禄丰地区部分猪群中蓝耳病病毒感染情况及疫苗免疫情况,为蓝耳病的防控提供参考,试验用ELISA方法对云南禄丰部分规模猪场进行了猪蓝耳病血清抗体的检测,共检测8个规模化猪场的150份血清。结果显示:8个规模化猪场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93.30%,90.00%,82.76%,83.33%,14.70%,9.10%和3.70%;蓝耳病抗体平均值分别是0.117,1.395。1.115,0.036,0.075,0.603,1.286和0.758,离散度分别是0.164,0.566,0.527,0.071,0.061,0.691,0.548,0.577。结果表明不同猪场的猪蓝耳病阳性率及抗体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同时调查表明:云南禄丰地区大部分规模猪场的猪群蓝耳病免疫效果合格,同时也存在小部分猪群蓝耳病免疫效果欠佳的情况。  相似文献   
69.
CRISPR/Cas9是一个新兴的基因编辑技术,利用该技术对临床分离的撒坝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中的irp2基因进行编辑,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致病中的作用提供基础.首先构建靶向irp2基因的sgRNA,PCR扩增上、下游同源臂,利用重叠PCR技术连接sgRNA与上、下游同源臂,再通过酶切与酶连构建出靶向irp2基因的p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