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33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从饲养管理和病原性两个方面简要介绍了仔猪发生腹泻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温度、饲料霉变、消化不良、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卫生消毒、以及各种病毒性、细菌性及寄生虫性病原感染。同时,从饲养管理措施、免疫接种及环境控制三方面对仔猪腹泻的防控要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慢性肺心病(chronic cor pulmonale),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加,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和右心病变引起者.慢性肺心病是我国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  相似文献   
13.
冬季大叶藻与幼参混养效果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冬季大叶藻Zosteramarina与刺参却ostichopttsjaponicas当年生幼苗的生态混养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大叶藻对养殖水体中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的控制作用以及大叶藻对幼参生长的集聚效果。试验设置大叶藻与幼参混养组、幼参单养组和大叶藻单养空白组,每组设5个重复。试验幼参为2010年培育的秋苗(体长2.90cm±0.04cm,体质量0.69g±0.02g),试验总水体75L,幼参放养密度为1个/L,水温为(15±1)℃,盐度为31~32,光照强度为(271±14)lx,试验共进行30d。结果表明:大叶藻单养组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含量最高;幼参摄食大叶藻碎屑,对水体营养盐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混养组各种营养盐含量居中;幼参单养组各种营养盐含量最低。试验期间,底质情况良好,水质对幼参的生长无影响;大叶藻可为幼参提供附着基,对幼参的集聚效果良好,超过80%的幼参栖息在大叶藻叶片上。  相似文献   
14.
应用ELISA和IHA对我省两种猪场的66份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用ELISA检测两猪场免疫合格率分别为83.33%、80.5%,用IHA检测分别为90%、97.2%;两者检测结果符合率为84.8%,具有较高的群体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种猪场猪伪狂犬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我国也有许多省市报道该病的发生,笔者对成都等20个地(市、州)部分种猪场种猪血清7405份进行了伪狂犬病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小反刍兽疫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综合防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概述,以期对小反刍兽疫的防控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血清抗体的检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从四川省6个市7个种猪场采集未经免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疫苗的种猪血清样本598份,用乳胶凝集试验检测PRRS抗体,结果表明,平均阳性率为19.56%,最低的为0,最高者达63%,阳性场占6/7。  相似文献   
18.
四川部分种猪场乙型脑炎血清抗体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我室从省内已免疫乙脑的8个种猪场采集了597份猪血清进行了乙型脑炎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抗体阳性率仅达32.83%,37.50%的种猪场血清抗体阳性率低于10%,免疫水平低下,不能有效保护种猪免受乙型脑炎感染。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采用有效的疫苗进行免疫,有效的防止种猪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沿海23个地点的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褶牡蛎(Ostrea plicatula)进行样品采集。利用液体巯基醋酸盐培养基培养法、组织切片法、聚合酶链反应法,对样品进行帕金虫含量检测。结果表明在三种牡蛎体内春、夏、冬季都有帕金虫寄生,夏季帕金虫感染率最高可达100%,其他季节感染率较低。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帕金虫种类,结果表明,在中国沿海的三种牡蛎体内主要寄生两种帕金虫:Perkinsus.sp.n(EU068107)与Perkinsus olseni,这两种帕金虫在中国沿海分布具有一定地域性,Perkinsus.sp.n(EU068107)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海的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沿岸,而Perkinsus olseni分布在中国东海的浙江省沿岸。  相似文献   
20.
非洲猪瘟(ASF)目前已对全球多个发病国家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是我国明确规定须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之一,其对我国的威胁也与日俱增。本实验采用北京世纪元亨非洲猪瘟实时荧光PCR试剂盒,重点对来源于四川省阿坝、广元、巴中、达州、广安等边境高危地区的规模场及散养户的猪组织病料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97份组织样本均为ASFV抗原阴性,四川境内尚未发现ASFV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