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0篇
综合类   30篇
畜牧兽医   138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31.
以豚鼠为试验动物,研究了^14C-标记的葡萄糖(^14C-GLUC)在动物体内的转运与代谢规律,其示踪动力学模型可用C=1157.0476e^-0.0359t+14.6515e^-0.0346t-1171.6911e^-2.6976t一级吸收二室模型来描述,研究还证明,CNT对葡萄糖在动物体内转运与代谢有调控作用,有助于改善机体能量再分配。  相似文献   
132.
一、肉牛的肥育方法:肉牛的肥育有持续肥育和后期集中肥育两种方法。 (一)持续肥育法:持续肥育法是犊牛断奶后就地转入肥育阶段进行肥育,一直到出栏体重或断奶后由专门化的肥育场进行集中肥育。持续肥育一般是犊牛断奶后采用放牧加补饲的肥育方式。这样,消耗精料较少,且草场的载畜量较高,能获得较高的增重。 在专业化肥育场持续集中肥育,多采用青贮料、粗饲料颗粒、甜菜或酿酒副产品加混合精料,日增重在0.8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133.
分化抑制物对动物胚胎干细胞克隆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胚胎干细胞是从动物胚胎内细胞团或原始生殖细胞分离的具有全能性的细胞,在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和细胞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抑制胚胎干细胞分化和促进胚胎干细胞增殖是克隆胚胎干细胞的关键,本文介绍了饲养层、条件培养基、分化抑制因子对哺乳动物胚胎干细胞分离与克隆的影响,并探讨了白血病抑制因子影响胚胎干细胞克隆的机理,认为在饲养层中添加分化抑制因子能有效提高胚胎干细胞克隆率。  相似文献   
134.
一、奶牛育种的历史   以色列的现代奶牛改良伴随着从荷兰和德国进口的弗里森公牛与Danascene和Balad品种与当地乳用母牛的级进杂交而开始于本世纪20年代初.1947年,从加拿大进口10头荷斯坦公牛.其后这10头公牛及其后代通过人工授精技术而得以大量使用.1950年第一次计算当地公牛奶产量的评定值.1963年以来,几乎所有的以色列乳用母牛都与当地培育的公牛交配.1965年使用“个性化的同龄比较法“计算公牛评定值,并第一次实现了计算机化,公牛选择是根据经济校正脂肪奶(ECM).1965年开始记录难产和犊牛死亡率.1980年开始记录个体牛的授精结果.1987年第一次计算繁殖力的评定值.1983年,使用“最佳线性无偏估测法“(BLUP)“代替“个性化的同龄比较法“估测公牛的奶和脂肪产量及难产和犊牛死亡率的评定.1991年,选择指数由ECM改为PD91=-0.274(千克奶) 6.41(千克脂肪) 34.85(千克蛋白)……  相似文献   
135.
136.
美国黑白花牛协会(FHAA)1979年创造了一种公牛性能测验方法,将体型和生产性能的预期遗传传递能力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指数,称作“总性能指数”(Total Per-  相似文献   
137.
本课题中第一批试验牛9头(18月龄)已于1979年12日屠宰,其结果在《西北农学院学报》1980年第二期和《黄牛技术资料》第十一期业已分别发表。第二批试验牛12头(公4、母6、阉2)(图1),原拟于24月龄时屠宰,但困六、七月份天气正热,牛肉易坏,特提前于1980年5月4日屠宰,故第二批试验牛的实际平均年龄为21—23个  相似文献   
138.
前言     
渤海黑牛是山东省优良的地方品种,也是我国唯一的黑毛牛种。它低身广躯,结构匀称,能耐粗饲,适应性强,役肉兼用,肉质尤佳,在全国地方良种黄牛品种中独具特色。1983年分别被正式列入《山东省畜禽品种志》和《中国牛品种志》。1986年7月经中国良种黄牛育种委  相似文献   
139.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situations of Qin Chuan Cattle improvement crossbreed by Danish Red and its extension and application both in and out of Shaanxi.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ment result in each area is quite obvious,and its filial genera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ep red coat color, increased bodysize,rapid growth,and strong abilities of adapt ability and disease resistance;the weightof the newborns,the body weight and body size at different stages increase greatly com-paring with the local cattle;its back and loins are levelstraight with broad rump and well-developed femur muscle and udder;the milk production and meat yield are also raisedby a large margin without any decrease in draft,which brings about evident social,eco-nomic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Yellow cattle improvement has already become the mainpath for many farmers to become rich. At the end of the paper,the exsisted problems inyellow cattle improvement have been raised up for the responsibles to consider.  相似文献   
140.
二、2000年预测按照我国工农业产量、产值两个倍增的要求,预计到1990年和2000年我国各类牛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