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洛阳地区鸡肉中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基因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鸡肉中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基因的分布特征,从洛阳地区市售鸡肉中分离18株单增李斯特菌,血清凝集试验确定其血清型,然后采用PCR方法对inl A、inl B、virR、dlt A、dlt B、dlt C、dlt D及mpr F等8个毒力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8株分离株血清型均为1/2型,且有9株具有全部毒力基因,其中inl B、dlt A、dlt B基因全部呈阳性,inl A、virR、dlt C、dlt D、mpr F存在缺失现象,其检测率分别为88.9%(16/18)、94.4%(17/18)、83.3%(15/18)、88.9%(16/18)、83.3%(15/18)。毒力基因缺失与血清型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血清型缺失基因呈多样性。表明这8个毒力基因在市售鸡肉的单增李斯特菌中普遍分布。  相似文献   
12.
为构建表达鸡新城疫病毒(NDV)HN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2融合蛋白的重组减毒沙门菌,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扩增了NDVHN和IBDVVP2主要抗原基因片段,通过重叠延伸PCR扩增获得HN-VP2融合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YA-HN-VP2,将该重组质粒电转化至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L1344ΔcrpΔcyaΔasd中,获得表达HN-VP2融合蛋白的减毒重组菌SL1344ΔcrpΔcyaΔasd(pYA-HN-VP2),并分析其生化特性、遗传稳定性和毒力等生物学特性。Westernblot结果显示,重组减毒沙门菌可分泌表达HN-VP2融合蛋白,大小为84ku,且该融合蛋白分别能与相应特异性阳性血清发生反应;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重组菌株失去了利用麦芽糖、山梨醇及乳糖等碳源的能力,其生长速度显著慢于野生菌株SL1344;毒力较野生菌株至少下降5个对数单位,且能够稳定遗传重组质粒pYA-HN-VP2。本研究为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沙门菌病的三联口服疫苗研制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研究DJ-1蛋白在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感染中的生物学作用,本研究从DF-1细胞的cDNA中扩增DJ-1基因编码区,并克隆入pET-32a载体进行原核表达。结果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以可溶性形式存在,最佳表达条件为IPTG终浓度为0.4mmol/L,37℃诱导3h;ELISA和Western结果证明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后获得的多抗血清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反应性。本试验中鸡源DJ-1蛋白及小鼠多抗血清的获得,为后期DJ-1蛋白功能性研究提供了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4.
通过自杀性质粒介导的细菌同源重组技术,构建鼠伤寒沙门菌SL1344株的crp基因缺失疫苗候选菌株,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首先构建含缺失321bp crp基因的重组自杀性质粒pREΔcrp,然后利用重组自杀性质粒介导的等位基因交换技术,两步法筛选SL1344的Δcrp缺失株,用PCR鉴定结果表明该缺失株构建成功。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缺失株ΔcrpSL1344保留了亲本菌株SL1344的血清型1,4,5,12:i:1,2,且能够稳定遗传缺失321bp的crp基因;但是,与亲本株SL1344相比,其生化特性发生明显改变,生长速度明显减慢。缺失株ΔcrpSL1344口服感染1日龄雏鸡的LD50为7.40×109 CFU,毒力较亲本株SL1344降低32 456倍。以上研究结果表明,SL1344株crp基因缺失株构建成功,且遗传稳定,毒力明显降低,为进一步将其开发为鼠伤寒沙门菌弱毒疫苗候选菌株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gga-miRNA-155前体基因(pre-gga-miRNA-155)真核表达载体,验证gga-miRNA-155在MDCC-MSB1细胞中的表达效果,探究其对MDCC-MSB1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方法从鸡肝脏基因组DNA中扩增gga-miRNA-155前体基因片段pre-gga-miRNA-155,并将其克隆入pMD-18T载体,构建克隆载体pMD-18T-pre-gga-miRNA-155。用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pcDNA6.2-GW/EmGFP-miRNA真核表达载体和pMD-18T-pre-gga-miRNA-155,将pre-gga-miRNA-155酶切回收片段与pcDNA6.2-GW/EmGFP-miRNA的酶切回收片段进行连接,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6.2-pre-gga-miRNA-155,对其进行PCR、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及DNA测序鉴定。将重组载体转染到MDCC-MSB1细胞中,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PCR)检测gga-mi-RNA-155的表达水平,利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PCR扩增获得了长度约154bp的鸡pre-gga-mi-RNA-155基因。成功构建了pre-gga-miRNA-155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6.2-pre-gga-miRNA-155,瞬时转染MD-CC-MSB1细胞后gga-miRNA-155表达水平显著增加,且MDCC-MSB1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增强。【结论】成功构建了pre-gga-miRNA-155的真核表达载体,其可在MDCC-MSB1细胞中过表达gga-miRNA-155,且可促进MDCC-MSB1细胞的体外增殖。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先天性免疫的一部分,自噬在胞内病原体感染过程中发挥着“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自噬可抑制、消灭胞内感染病原体,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的侵害;另一方面一些胞内病原体可抑制、阻断自噬的发生或成熟,甚至利用自噬逃避机体的免疫机制,利于其在体内的存活、增殖。作者从细胞自噬与胞内病原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着手,对自噬在胞内病原体感染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通过自杀性质粒介导的等位交换技术构建猪霍乱沙门氏菌C78-1株的crp基因缺失株,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首先以猪霍乱沙门氏菌C78-1基因组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出crp基因上下游片段(1 048和1 743 bp),并分别将其克隆入自杀性质粒pRE112上,构建含缺失320 bpcrp基因的重组自杀性质粒pREΔcrp。运用重组自杀性质粒介导的等位交换技术,两步法筛选C78-1的Δcrp缺失株。进一步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缺失株的血清型与亲本菌株C78-1一致,且能够稳定遗传缺失的crp基因,但其生化特性和生长速度与C78-1相比发生明显改变,小鼠致死性试验结果表明其毒力较C78-1降低约750倍。以上结果均证实,作者成功构建了猪霍乱沙门氏菌C78-1株的crp基因缺失突变株,缺失株遗传稳定,毒力显著降低,为进一步开发猪霍乱沙门氏菌的弱毒疫苗菌株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