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7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鸡源大肠杆菌1型菌毛结构基因(pilA)克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人源大肠杆菌1型菌毛结构基因DNA序列,在其保守区设计了1对带有BamH I/HindⅢ酶切位点的引物,经PCR扩增,从24株鸡源大肠杆菌致病株染色体中得到21个大小约657bp的阳性产物,经酶切、连接、转化及筛选,得到3种来自不同自清型鸡源大肠杆菌PCR产物的阳性克隆。经核酸序列测定,确认所克隆的外源基因为1型菌毛pilA基因。  相似文献   
22.
在江苏五个种鸡场,从孵化后期死亡的186枚鸡胚及84羽出壳弱雏中分离出99株大肠埃希氏菌,死胚分离率为36.81%,出壳弱雏分离率为46.43%。分离菌中有50株对昆明(KM)小鼠具有强毒力,对其进行大肠杆菌O群抗原鉴定,共有15种血清型,O_(11)、O_(81)、O_(88)及O_(115)为优势血清型,其余为O_3、O_4、O_(18)、O_(26)、O_(36)、O_(60)、O_(75)、O_(93)、O_(103)、O_(1l4)、O_(113)其中O_3、O_(18)、O_(36)、O_(81)、O_(114)为国内外首次发现,未定型菌9株,占待检菌株的18%。本文还对所分离大肠埃希氏菌的培养特性,形态特征,生化特性,致病性及抗生素敏感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3.
中国家畜传染病防制研究会高等农业院校家畜传染病教学研究会,于1985年10月21日至10月26日在河南郑州召开了成立大会,参加这次大会的有41所院校的代表56人。这次大会是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的关怀和河南省农牧厅、畜牧兽医学会以及河南农业大学的大力  相似文献   
24.
新城疫(N-79型)弱毒疫苗对1日龄雏鸡免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前言 鸡新城疫在我国大型养鸡场基本得到控制,其主要经验是加强综合防疫措施,实施合理的免疫程序,这是控制和扑灭新城疫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各地养鸡生产方式、管理和卫生条件不同,在农村时有新城疫的爆发。据江苏省几个县调查,在农村中新城疫往往发生在1~2月龄的鸡,其原因是雏鸡  相似文献   
25.
应用家兔A型魏氏梭菌培养液处理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作血凝抑制抗原,建立了血凝抑制(HI)试验方法,监测IB疫苗的免疫鸡血清HI效价,结果证明与气管环中和试验测得的中和抗体效价呈正相关,r=0.525,两组抗体效价t检验差异极不显著(P<0.01)。用其监测卵黄抗体、灭活的血清抗体以及用高岭土处理的血清抗体,结果与相应未处理的血清抗体效价一致,用以对江苏、山东两省的7个未作IB疫苗免疫的鸡场20个鸡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有18个鸡群TB阳性,阳性率达83%。  相似文献   
26.
某鸡场爆发EDS76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7.
不同新城疫病毒F48E8、N-79、LaSota和分离株X以1∶10000稀释接种9日龄SPF鸡胚,每胚0.2ml,结果发现,F48E8和分离株X毒力较强,可在50小时左右致死鸡胚,LaSota和N-79较弱。F48E8和X株接种鸡胚的肌肉、肝脏、脑和尿囊液均有大量病毒存在,而N-79和LaSota只在尿囊液中有大量病毒存在,胚体病毒极少。  相似文献   
28.
环境污染与畜禽传染病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制危害畜禽最严重的传染病,始终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环节。但是在我国,畜禽传染病防制办法的提出和制定,只注意应用疫苗免疫预防、药物防治、益生菌(微生态制剂)防治,而很少研究和重视环境污染对畜禽的影响及畜禽传染病相互关系。这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认识环境卫生对防制疫病的重要性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由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给疫病传播留下存在的内在因素,这给控制和消灭畜禽传染病带来一定难度。由于环境污染严重,病原微生物在毒力和抗原性上发生变化,以及抗生素的滥用,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日益增多,常导致免疫预防和药物…  相似文献   
29.
一日龄SPF雏鸡接种呼肠病毒NAU-8902株后,主要的病理学变化是关节炎、心肌炎、肠炎、肾炎、脾肿大、法氏囊萎缩和肠粘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等。与其他毒株不同的是,NAU-8902还能引起大部分组织的出血性变化。从人工接种雏鸡的跗关节、肝脏、脾脏、空肠、肾脏、法氏囊等回收到接种的病毒。其中以跗关节和脾脏内含毒量最高。  相似文献   
30.
1985年3~4月间,我县4~15日龄的雏鸡爆发鸡败血霉形体病,1个月内,全县共死亡11.7万只,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发病情况:为控制鸡新城疫病在我县的发生,采用某高校研制的鸡新城疫N-79型弱毒疫苗,给全县20个乡全部2日鸡雏鸡点眼或滴鼻,接种后3~5天,在29万多只接种雏中,约有20万只左右发病,死亡11.7万只(一小部分死于禽曲霉菌病的混感),发病率为69%,死亡率为4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