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3篇
综合类   1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为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相关动物药理学知识,同时为教师掌握学生平时的学习进度提供一个有力工具,按照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的要求,根据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搭建适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对动物药理教学改革进行实践。结果表明:动物药理自主学习和测试用系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动物药理自学平台。  相似文献   
52.
为确定2020年江苏盐城一鹅场雏鹅痛风的病原,试验对病料样品进行宏病毒组测序,通过比对分析原始数据发现疑似病原;通过从头组装获得其全基因组序列,并进行相似性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通过对疑似病毒的分离、鉴定和动物回归试验进行验证。宏病毒组学测序结果显示,在获得的全部599 733条原始读长(reads)中,病毒reads有278 593条,其中鹅星状病毒序列占95%,未发现其他疑似病毒序列;经从头组装获得了一条完整的鹅星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命名为YC20,该病毒基因组全长7 137 nt,GenBank登录号为:MW536497,基因组结构及特征与其他星状病毒相同。全基因组序列相似性比对结果显示,YC20与新型鹅星状病毒SD01相似性最高,达98.2%;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YC20与其他新型鹅星状病毒在同一分支,属于新型鹅星状病毒。禽胚分离结果显示,用鹅胚进行病原分离时,前3代次未出现死亡,第5代次后,可对鹅胚100%致死,而用SPF鸡胚或SPF鸭胚分离病原时,均未出现病变或死亡,PCR检测亦为阴性;纯化的尿囊液经负染后,电镜下可见大小约25 nm的病毒粒子。雏鹅回归试验结果显示,YC20接种3日龄雏鹅后,第6~8天出现死亡高峰期,死亡率为58.3%,剖检死亡鹅可见心脏、肝脏表面覆盖一层白色包膜,膝关节有大量白色颗粒样沉淀,肾脏充血肿大。以上结果说明,该鹅场痛风的病原为新型鹅星状病毒。本研究将宏病毒组学与传统的病毒分离鉴定技术相结合,证实了鹅痛风的病原,对病原的鉴定和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3.
为了解江苏省规模化猪场蠕虫的感染情况,笔者从徐州、泰州、宿迁、盐城、扬州和南通6个地区的12个规模化养猪场随机采集937份粪便样品,采用离心沉淀法、饱和氯化钠漂浮法和饱和硫酸镁漂浮法对粪便样品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在12个养殖场均发现寄生虫感染,粪便样品中蠕虫虫卵的检出率为7.6%。徐州地区的两个猪场感染率最高,合计达20.7%;泰州地区的两个猪场感染率最低,仅有1.7%。宿迁、盐城、扬州和南通地区的调查猪场感染率分别为6.5%、8.2%、5.4%和5.4%。调查显示,感染虫种包括蛔虫、鞭虫、后圆线虫、食道口线虫和类圆线虫,其中蛔虫和食道口线虫的感染率较高,分别为5.2%和3.6%。徐州、宿迁、盐城、扬州和南通5个地区的猪场内存在蛔虫和鞭虫、蛔虫和食道口线虫,以及蛔虫和后圆线虫混合感染的情况。经比较发现,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的肠道寄生虫感染率高于其他生产阶段,仔猪感染率最低。检查中未见绦虫、吸虫和棘头虫等虫卵。本研究结果表明,江苏地区的规模化猪场普遍存在线虫感染的情况,蛔虫、食道口线虫和鞭虫感染强度较高,定期驱虫有助于规模化猪场线虫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54.
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已成为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劳动者素质偏低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瓶颈.本研究系统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高职教育的现实需求以及高职院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而开展培训的基础和优势,以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模式.  相似文献   
55.
犬细小病毒病,为细小病毒感染而诱发的急性传染病,此病感染后典型症状:剧烈呕吐,有出血性肠炎,体内白细胞骤减等等症状.而且,可诱发急性心肌炎.发病症状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极为类似,为危害养犬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造成的经济损失甚为惨重.文章在调查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汇总介绍此病的发病症状、流行特点等等,在此基础上,阐述此病的预控措施,综合治疗建议,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6.
为了研究中药复方药液对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疗效,试验采用蒸馏、水煮醇沉等工艺制备中药药液,使生药含量为1.5 g/mL,并测定其对试验猪的最大无毒浓度;采用预防给药、治疗给药和同时给药三种方式观察中药复方药液对人工感染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试验猪的疗效,并在此基础上对江苏4个县区部分发生高致病性蓝耳病猪场的病猪进行治疗,观察该中药复方药液对临床发病猪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该中药复方药液最大无毒浓度为1.5 g/mL。人工感染试验猪以预防性给药效果最好,治愈率为85.71%,淋巴结、肺脏、脾脏出血率均为14.28%,肾脏出血率为0,增重率为51.68%。临床发病猪平均治愈率为84.38%。说明该中药复方药液可用于治疗高致病性蓝耳病,以预防性给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7.
为了探究三种不同干奶方法对干奶期奶牛乳房炎发病率的影响,试验选择江苏省某规模化奶牛场体重(582±41)kg、2~4胎、体况良好,乳房、乳汁均正常,即将进入回乳期,泌乳量为(15±2)kg的妊娠后期中国荷斯坦奶牛60头,随机分成A、B、C 3个组,每组20头,分别采用骤然干奶法、快速干奶法和逐渐干奶法进行干奶。在干奶后密切观察乳房情况,并记录奶牛发生乳房炎的头数。结果表明:A组、B组、C组奶牛乳房炎发病率分别为35%、25%和15%。说明逐渐干奶法最优,比较适合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8.
<正> 笔者对泰州爱牧宠物保健中心2004~2007年门诊收治病例进行了调查,发现该院3年来收治病犬5 986例,其中尿结石患犬38例,发病率约为0.6%。在这些患犬中,最大的患犬有13岁,最小的只有9个月,而其中以2~5岁的青年犬居多,约占收治尿结石病例的80%,说明本病在各种年龄的犬均可发生,而在泰州地区青壮年犬是该病的高发群体。在这些病例中,又以雄犬居多,这是因为雄犬生理结构的特殊性,在阴茎尿道部容易形成结石,即尿道结石。在很多情况下,雌犬能够将尿道中的结石自行排出,故雌犬的结石以膀胱结石占多数,而尿道结石较  相似文献   
59.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Ⅰ)结构的解析可直观地阐释其结合抗原表位的机理,进而有效利用其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 CTL)免疫应答。目前已报道的畜禽MHCⅠ精细结构包括牛(N*01301、N*01801)、猪(SLA-1*0401)和鸡(BF2*2101、BF2*0401、BF2*0201、BF2*1401),以上MHCⅠ复合体结构由α1、α2和α3共3个α链和β2m组成。其抗原结合槽多肽由A、B、C、D、E、F 6个口袋组成,一般B、F口袋决定了不同MHCⅠ分子结合不同性质的抗原多肽。鉴于同一物种不同的MHCⅠ等位基因及不同物种MHCⅠ基因的序列差异性,使得不同的MHCⅠ分子结合不同性质的抗原多肽片段,此外,不同MHCⅠ分子也可递呈同样的抗原多肽,实现不同MHCⅠ分子的交叉递呈。畜禽MHCⅠ的结构清晰地阐释其递呈抗原多肽的机理,促进了畜禽免疫学和疫苗应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60.
为研究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 V蛋白的功能,将CDV V基因片段与pGEX-6P-1载体连接,构建pGEX-6P-1-CDV-V重组表达质粒,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表达了V蛋白,并将纯化的V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阳性血清。同时,将CDV V基因片段与pcDNA3.1载体连接,构建pcDNA3.1-CDV-V重组表达质粒,经转染Vero细胞后,用激光共聚焦技术确定V蛋白在真核细胞中的分布及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成功表达了V蛋白,并制备了阳性血清。重组质粒pcDNA3.1-CDV-V在外源真核细胞Vero中获得了表达,表达蛋白主要聚集于细胞质。本试验结果为进行CDV V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