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24篇
  免费   911篇
  国内免费   1451篇
林业   3319篇
农学   2017篇
基础科学   2234篇
  1980篇
综合类   14356篇
农作物   1996篇
水产渔业   1470篇
畜牧兽医   7477篇
园艺   2720篇
植物保护   1117篇
  2024年   214篇
  2023年   713篇
  2022年   688篇
  2021年   598篇
  2020年   746篇
  2019年   1163篇
  2018年   1235篇
  2017年   587篇
  2016年   898篇
  2015年   878篇
  2014年   2024篇
  2013年   1529篇
  2012年   1753篇
  2011年   1822篇
  2010年   1717篇
  2009年   1675篇
  2008年   1614篇
  2007年   1660篇
  2006年   1504篇
  2005年   1324篇
  2004年   1269篇
  2003年   1112篇
  2002年   969篇
  2001年   936篇
  2000年   993篇
  1999年   842篇
  1998年   838篇
  1997年   812篇
  1996年   711篇
  1995年   721篇
  1994年   714篇
  1993年   766篇
  1992年   622篇
  1991年   561篇
  1990年   541篇
  1989年   405篇
  1988年   211篇
  1987年   220篇
  1986年   214篇
  1985年   177篇
  1984年   150篇
  1983年   136篇
  1982年   123篇
  1981年   77篇
  1980年   53篇
  1979年   28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19篇
  1959年   18篇
  1957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41.
为了实现稻田消纳罗氏沼虾养殖尾水过程中水稻稳产及养分利用效率最大化,设置CK(空白对照)、BC(添加生物炭)、TG(添加土壤改良液)、BT(生物炭及土壤改良液分别减半)4个处理,依据养分运移状况及水稻生长指标的比较,筛选适宜材料类型。结果表明,BC、TG及BT的添加对表层土壤(0~10cm)TN累积、土壤(0~25cm)TP累积及养分损失,BC、TG对土壤(0~25cm)TN累积及养分损失均存在正面效应;TG显著促进表层土壤(0~10 cm)NO3 -累积(P<0.05);除BC外,其他材料的养分表聚作用均促使TN、TP向根部运移(P<0.05);BT处理中灌浆期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TG和CK(P<0.05),材料处理组在第一节间长度均显著低于CK(P<0.05),其余处理间的差异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处理的理论和实际产量间的差异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综上所述,相较于其他材料,有效截留NO3 -为主氮素养分,提高养殖尾水养分利用率,降低淋洗污染风险;显著控制水稻底部节间生长,降低倒伏风险;且其对水稻生长及产量性状并无显著抑制作用,因而将其作为水稻消纳罗氏沼虾养殖尾水中养分利用效率提升材料具有一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2.
采用浸泡幼果法测定了6种杀虫剂及其两元复配组合对梨小食心虫初孵幼虫的毒力, 并将筛选出的增效组合在田间进行防效验证。结果表明, 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呋虫胺、噻虫嗪和溴氰虫酰胺对梨小食心虫初孵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0.691、4.883、5.350、10.326、13.966和27.942 mg/L。两元复配组合中, 阿维菌素与呋虫胺复配组合(8∶1、2∶1、1∶1、1∶2和1∶4)、呋虫胺与氯虫苯甲酰胺复配组合(1∶4、1∶2、1∶1、2∶1和4∶1)、阿维菌素与氯虫苯甲酰胺复配组合(4∶1、1∶1和1∶4)和高效氯氟氰菊酯与呋虫胺复配组合(1∶4)具有增效作用。在梨小食心虫暴发为害年份、于梨果不同发育阶段进行田间防效验证, 阿维菌素与呋虫胺1∶4(12.5 mg/kg+50 mg/kg)、呋虫胺与氯虫苯甲酰胺2∶1(25 mg/kg+12.5 mg/kg)和阿维菌素与氯虫苯甲酰胺1∶1(12.5 mg/kg+12.5 mg/kg)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效分别为75.02%~94.81%、50.04%~89.15%和42.90%~90.57%, 其中, 阿维菌素与呋虫胺(1∶4)的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3.
高超跃 《浙江柑橘》2003,20(3):12-13,16
桔橘枝梢生长直立,分枝角度小,顶端优势明显。栽培过程中由于整形修剪不当,措施不到位,会造成主枝多,枝序不明,树形紊乱,树体过高(3~5m),管理不便,内部郁蔽,外围交叉,结果部位逐年外移,形成平面结果,同时,中、下部空虚,枝条  相似文献   
44.
近年来青岛地区的奶牛养殖发展迅速,部分奶牛养殖户自配精、粗饲料,但因其缺乏一定的科技知识,使得日粮的有效营养成分失衡,从而影响奶牛产奶和繁殖性能的发挥。为此,我们选择在奶牛混合精料中加入复合添加剂,观察其对奶牛产奶和繁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1 品种选择 哈密地区种植哈密瓜在品种选择上除考虑市场销售以外,应考虑种植区域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佳、耐贮运、适应性广的中晚熟品种为主。 1)香妃密(新密15号)。中熟品种,全生育期95天,果实发育期40天,植株生长势中等,抗病  相似文献   
46.
黑龙江省冬麦种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7.
奶牛高产配套技术的推广和效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高产配套技术的推广和效益胡祖富,吴春金,卢玉琪(金华市婺城区农村水利局)(金华市畜牧兽医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金华市奶牛迅猛发展,1987年全市饲养奶牛1.3万头,产鲜奶2万余吨,曾被誉称“江南奶牛之乡”。但1988年奶牛生产出现了大滑坡,...  相似文献   
48.
郭佩玉 《饲料工业》1992,13(12):20-24
<正> 我国每年生产粮食4亿多吨,同时也就生产了5亿多吨秸秆。随着煤、液化气等商品能源的发展,钢筋、水泥等建材的普及,以及化肥的广泛利用,大大改变了秸秆在农村的原有综合利用格局,秸秆反而成了一大污染源,三秋三夏到处浓烟滚滚,将包含有营养成分、热能的秸秆付之一炬。使人均资源本来就贫乏的我国又面临着大规模浪费资源的局面。  相似文献   
49.
吴琴瑟 《现代渔业信息》2001,16(5):20-20,17
2000年12月中旬,作者与黄海水产研究所陈家鑫教授应联合国邀请考察了斯里兰卡,现将考察情况作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50.
樟子松枯梢病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樟子松移植苗枯梢病Sphaeropsis sapinea可以通过药剂有效地进行防治。移植前以50%多菌灵wp500倍液浸苗;在人工林中,内吸性杀菌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为首选药剂;在树木新梢生长停止期和展叶中期(辽西北为6月初和6月中旬),70%甲基托布津wp 1000倍液或50%多菌灵wp 500倍液防治2次。保护性杀菌剂-百菌清效果不佳。适时的卫生伐对该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