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9篇
  2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122篇
  202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1.
鸭疱疹病毒Ⅱ型(暂定名)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自1990年以来,在福建、浙江和广东等省发生一种以双翅羽毛管淤血呈紫黑色、断裂和脱落以及皮下、脏器(肝脏、胰脏)和肠道(十二指肠、直肠和盲肠)出血为主要特征的新的鸭传染病,暂定名为鸭出血症。我们对从自然感染该病典型病死番鸭脏器中获得的1株含2种病毒粒子(直径大小分别为30-40mm和80-120mm)的分离物,以Ⅰ型雏鸭病毒性肝炎标准阳性血清进行连续4代中和后接种番鸭胚,收集死亡番鸭胚胚液进行病毒纯化、负染、电镜观察和SPF鸡胚接种试验证明获得单一病毒分离株(定名为鸭出血症病毒)。该病毒为不耐酸、不耐碱、不耐热、对氯仿处理敏感、核酸类型为双股DNA的有囊膜病毒,直径为80-150nm;对番鸭胚、鹅胚、麻鸭胚、半番鸭胚、北京鸭胚和SPF鸡胚的致 死率分别为100%、100%、78.3%、60%、82.1%和0%;对10-11日龄番鸭胚的ELD50为10^-7.78/0.2ml;无血凝活性,不凝集“O”型人、鸭、鸡、鹅、家兔、小鼠,豚鼠、猪和绵羊红细胞;经血清中和试验证明该病毒与Ⅰ型雏鸭肝炎病毒、雏番鸭细小病毒、雏鹅细小病毒、鸭瘟病毒无血清学相关性。据以上结果可将该病毒确定为疱疹病毒科成员,但鉴于其与鸭瘟病毒(鸭疱疹病毒Ⅰ型)无血清学相关性,则暂定名为鸭疱疹病毒Ⅱ型,此为国内外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42.
鸭疫里默氏菌9型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地区两个樱桃谷肉鸭场于25~35日龄时发生疑似鸭疫里默氏菌病俗称鸭传染性浆膜炎,临床表现为缩脖、腿发软,有些病鸭表现为仰卧、双腿划动呈游泳状,II缶死前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剖检病变呈明显的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从中分离到12株细菌,经过染色、凝集试验、琼扩试验和动物回归实验鉴定为9型鸭疫里默氏菌。现将细菌的分离和鉴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感染的特点之一,是持续性的感染和病毒血症。本研究利用反转录滞酶链式反应检测了PRRSV BJ-4株单独感染SPF仔猪和接种PRRSV BJ-4后再接种猪瘟疫苗不同时间的血清中病毒的存在,结果显示在感染24h后的血甭样口 中就发现有病毒RNA存在,病毒血症及少持续到感染后37天,到50天时已经消失,PRRSV BJ-4感染后再接种猪疫苗的仔猪的PRRSV病毒血症没有受到影响。这些结果提供了PRRSV持续感染的直接证据,解释了实际生产中通过引进临床正常但已经感染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猪群造成猪场内病毒的传和长期感染的存在,为采用合理的措施控制疾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4.
本文报道了左旋咪唑对鸡新城疫病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进行了两个实验:每个实验分为10毫克/千克,左旋咪唑给药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一观察对鸡ND疫苗初次免疫的影响:疫苗免疫前用药,5日龄时给药,连用3天,7日龄滴鼻给予ND—Lasota系疫苗;疫苗免疫后用药,7日龄时滴鼻给予ND—Lasota系活疫苗,13日龄时给药,连用3天。实验二观察对鸡ND疫苗二次免疫的影响:7日龄时饮水给予ND+IBD二联活疫苗,40日龄时给药,连用3天,42日龄时肌肉注射ND—Lasota系疫苗。实验一结果显示,免疫前用药,10mg/kg左旋咪唑用药组,首次免疫后7~21d,抗体滴度与未用药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但28d抗体滴度明显高于未用药对照组;免疫后用药,用药后21d,10mg/kg左旋咪唑用药组,抗体滴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实验二结果显示10mg/kg左旋咪唑用药组,疫苗二次免疫后7~28d,抗体滴度明显高于未用药对照组。  相似文献   
45.
北京郊区某猪场饲养有巴克夏、定县、北京黑白花等品种母猪和巴克夏、新金种公猪以及后备和小猪共约500余头。该场为良种繁殖场,供应市郊优良种猪。1960年10月下旬由国外进口种猪10头(母9头,公1头),年龄均在六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46.
(1)根据鲜血瓊膠平面及小白鼠接种试验,证明青霉素及链霉素对於反芻兽肺炎双球菌均有抑制能力。青霉素之抑制能力远較链霉紊为强。 (2)上述试验玻皿内仅用3个菌株,小白鼠体内仅用一个菌株所获得之结果,二种抗生素对於本菌抑制能力在不同品系之菌株间之差異,则须待获得较多之菌株后,再作进一步之试验。  相似文献   
47.
猪干扰素β基因的分子克隆与测序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PCR技术扩增和克降了猪β干扰素(IFN-β)基因。克隆片段长668个核苷酸,编码186个氨基酸;其中,76-636位含有1个ORF,蛋白分子21.8KDa。  相似文献   
48.
左旋咪唑对鸡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38  
系统研究了左旋咪唑对鸡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结果表明左旋咪唑可影响正常鸡的免疫功能 :左旋咪唑可显著促进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 ,但对B淋巴细胞无明显影响 :2 5~ 1 0mg/kg左旋咪唑可使CD+4/CD+8淋巴细胞比值明显升高 ;左旋咪唑可使鸡体内抗颗粒性、胸腺依赖性抗原SRBC抗体滴度 ,抗可溶性、胸腺依赖性抗原BSA抗体滴度和抗非胸腺依赖性抗原BA抗体滴度均明显升高 ;2 5~ 1 0mg/kg左旋咪唑可使鸡血清总补体活性明显升高。左旋咪唑影响正常鸡回忆性免疫应答反应 :左旋咪唑 ( 1 0mg/kg)可使二次免疫鸡抗SRBC抗体滴度和抗BA抗体滴度回忆性免疫应答反应明显升高 ;但使鸡对抗BSA抗体滴度回忆性免疫应答反应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9.
猪细小病毒VP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PCR方法成功扩增并克隆到BM-1株PPV结构蛋白的VP2基因的上、下游片段。通过VP2基因的序列测定,发现我国BM-1 PPV VP2基因序列与国外发表的序列(NADL-2、Kresse)的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0.
鸭疫巴氏杆菌(Pasteurella anatipestifer)是引起小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原菌,它主要侵害2—7周令的小鸭,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为主要特征,有关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原的分离鉴定以及萤光抗体诊断等在国内已有报导。鸭疫巴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形态与染色特性颇似常见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它在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