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9篇
  2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122篇
  202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由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学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病毒学学术会议于1991年6月25—29日在武汉召开。338人参加,以青年硕士、博士生为主,显示我国病毒学工作后继有人,兴旺发达。中国病毒学会会长朱关福教授致开幕词。在闭幕前印出的本届会议纪要中明确记述:我国兔出血症和草鱼出血热的病原诊断和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62.
系统观察了左旋咪唑对地塞米松预处理鸡免疫状态的作用.结果表明地塞米松明显抑制鸡免疫功能,抑制鸡外周血淋巴细胞IL-2活性,可使体内抗SRBC抗体滴度、抗BA抗体滴度、抗BSA抗体滴度、血清总补体活性(CH50)降低.10mg/kg左旋咪唑可拮抗地塞米松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IL-2活性的抑制作用,可拮抗地塞米松对鸡体内抗SRBC抗体、抗BSA抗体和抗BA抗体产生的抑制,也可明显拮抗地塞米松对鸡体内补体产生的抑制作用,使地塞米松抑制免疫鸡外周血淋巴细胞IL-2活性、产生抗体和产生补体恢复至或超过正常鸡水平.  相似文献   
63.
本试验对雏鸭病毒性肝炎81代鸡胚化弱毒疫苗(简称BAU-1)的三种免疫途径进行比较,证实雏鸭皮下免疫一次,饮水或气雾免疫两次,免疫效果最好。通过对免疫雏鸭的血清抗体滴度进行测定,表明皮下和饮水这两种免疫途径所产生的抗体水平差异不显著。对近100万只雏鸭进行的野外试验表明,该BAU-1疫苗在DVH严重流行的鸭场,能有效地控制DVH的流行。  相似文献   
64.
北京市某猪场自去年入冬以来,发生新生仔猪急性死亡的病例,一窝仔猪全部死亡,或死亡几头,其中整窝小猪死亡者近50%窝,未全窝死亡者亦占全窝小猪50%以上,严重地影响了仔猪生产,曾用各种抗菌素及维生素等药品预防或治疗无效,4月5日笔者到达该场,确定了新生仔猪低血糖症,现介绍于下:(一)临床表现——该场母猪的营养情况良好,仔猪生下后第一日,母仔精神、食欲、营养均良好,发病仔猪多半于生下后第二日出现,也有到  相似文献   
65.
我国与韩国禽流感H9N2病毒血凝素分子特性的区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与韩国都发生了H9N2亚型禽流感,且都对养禽业造成了严重损失。国际上有不少学者认为韩国的H9N2亚型流感是由中国通过禽肉及其相关产品的输入而引起。本研究针对这一情况对从中国大陆分离的H9N2病毒和自GeneBank读取的韩国H9N2病毒的血凝素核苷酸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属于不同的进化分支。所有中国H9N2病毒的血凝素裂解位点都为-RSSR/G-,而韩国H9N2病毒的血凝素裂解位点为-ASVR/G-、-ASYR/G-或-ASGR/G-。韩国H9N2病毒血凝素的受体结合位点的氨基酸在第183、190和226位点分别H、E和Q;而中国毒株的变异较大,在第183位点全部为N,190位点为A、T或V,第226位点为L或Q。因此,中韩两国的H9N2病毒血凝素分子特性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66.
肉毒中毒是由于吸收肉毒梭菌毒素而发生的一种中毒性疾病。以呈现运动中枢神经麻痹和延脑麻痹的症状为特征。本病并不常见,但许多地区曾有报道,是一种任何地区都可发生的疾病。在禽类,由于饲养管理方  相似文献   
67.
鸭链球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类链球菌感染星世界范围性分布,但并不常见。临床上表现急性或慢性经过。N(?)rgaard和Mohler(1902)最先描述了鸡的急性链球菌性败血症。Povar和Brownstein(1947)、Agrimi(1956)以及Cross 和Domermuth(1962)报道了鸡的粪链球  相似文献   
68.
本实验从40只患传染性窦炎的病鸭眶下窦中(其中4只未作病毒分离)分离到16株血凝性病毒,经血凝抑制试验(HI)及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NI)鉴定,均为A型流感病毒(H_(11)-N_9);又分离到18株霉形体中,除2株未定种外,其余16株经生长抑制试验和间接表面免疫荧光试验鉴定均为鸭霉形体(Mycoplasma anatis)。同时分离到31株大肠杆菌,O抗原分属O_(15)、O_(70)、O_(138)三个血清型。将A型流感病毒(H_(11)N_9)、鸭霉形体和大肠杆菌(O_((?))和O_(138))分别经眶下窦接种1日龄雏鸭,并接种灭菌生理盐水作对照。结果,鸭霉形体的感染成功地复制出自然病例,表明鸭霉形体是鸭传染性窦炎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69.
间接ELISA检测鸭疫里氏杆菌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成功地建立了一种快速,敏感,特异性强的检测鸭疫里氏杆菌1型抗体的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探讨和确定了ELISA的最适条件,通过对32份阳性血清效价的测定,发现血清1:100稀释时的OD值与血清效价倒数的以2为底的对数之间存在直线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7,并由此建立了标准曲线和回归方程。对用不同疫苗免疫鸭的抗体消长规律测定发现,油佐剂疫苗效果最好,甲醛灭活苗两次免疫次之,甲醛灭  相似文献   
70.
据乔治亚大学兽医学院MarkAGoodwin(1997等报道,自1991年以来,曾以鸡白血病类疾病为名,造成肉鸡淘汰的经济损失,据统计已达555.对万美元,称该病为“大脾马立克氏病”旧igSpleenMarek’sDisease-BSM),但该病既非马立克氏病刚D),也非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门D)或鸡白血病(AL)。作者认为是“多中心组织细胞病”(multlcentnchlstocytosis-MH),它是一个肉鸡的新病,但病原尚未最后确定c据该作者的最新研究资料表明,大多数所谓的白血病类疾病淘汰损失,实际上可能就是多中心组织细胞病。估计从1991年至1995年因其造成的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