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4篇
综合类   23篇
畜牧兽医   93篇
园艺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竹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黄金间碧竹、孝顺竹、毛竹和麻竹4种竹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4种竹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共获得168个色谱峰,鉴定其中132种化学成分,并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以TBHQ为对照品,采用DPPH法研究4种竹叶挥发油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采用水蒸气蒸馏法黄金间碧竹竹叶挥发油的得率最高(0.827%),而毛竹竹叶挥发油的得率仅为0.391%.4种竹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在含量和组成上不同,竹叶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是3-甲基-2-丁醇,麻竹竹叶挥发油含量最高达到46.25%;其他主要化学成分有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己-2-烯醛、橙花叔醇、植物醇、苯乙醛、天竺葵醛、植酮、二氢猕猴桃内酯和异植物醇.4种竹叶挥发油均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竹叶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与挥发油的浓度呈正相关(r=0.91),其中黄金间碧竹竹叶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最强(IC50=2.705mg·mL-1),孝顺竹竹叶挥发油抗氧化活性较低(IC50=3.442mg·mL-1).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竹叶挥发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食品和药品的功能性组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22.
甘草提取物对卡拉库尔羊体外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3只健康的卡拉库尔羊为瘤胃液供体,采集瘤胃液进行体外发酵培养,试验设计为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来源样组:对照组(G0)、10%胀果甘草粗提物组(G1)、10%刺果甘草粗提物组(G2)、10%刚果甘草粗提物(G3)、10%甘草原样(G4);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甘草提取物组:0%组(Z0)、0.5%组(Z1)、1%组(Z2)、3%组(Z3)、5%组(Z4)、7%组(Z5),研究其对瘤胃发酵参数:pH、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产气量、氨态氮浓度(NH3-N)的影响。结果显示,本试验添加的G1、G2、G3、G4组在一定程度上均可以降低瘤胃产气量和乙酸产量;添加不同剂量的甘草粗提取物时,Z3组的添加剂量使瘤胃pH在正常范围,同时对产气量无显著影响,乙酸/丙酸比值为最低。  相似文献   
123.
被誉为前四史之一的范晔《后汉书》不仅是一部辉煌的历史巨著,还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范晔为东汉时期众多的文学之士立传,还在诸传中著录了他们的作品及文体数量。文章对范晔《后汉书》的著录体例及作品、作家品评进行了研究,阐述了范晔不仅重视作品的社会功用,也注意到了文学的情采的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124.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喂棉副产品型发酵全混合日粮对卡拉库尔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选取36只健康、2~3月龄、体重[(26.0±2.2) kg]相近的卡拉库尔羊公羔,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每只羊作为1个重复。CK组饲喂100%棉副产品型全混合日粮,FFG组饲喂50%棉副产品型发酵全混合日粮+50%棉副产品型全混合日粮,EFG组饲喂80%棉副产品型发酵全混合日粮+20%棉副产品型全混合日粮。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测定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瘤胃发酵参数。结果显示:1)饲喂50%或80%的棉副产品型发酵全混合日粮均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卡拉库尔羊的平均日增重(ADG)和干物质采食量(DMI)(P<0.05或P<0.01),且EFG组的DMI极显著高于FFG组(P<0.01)。2)饲喂80%的棉副产品型发酵全混合日粮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粗蛋白质(CP)和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P<0.05或P<0.01)。3)饲喂80%的棉副产品型发酵全混合日粮能显著降低瘤胃液pH并显著提高乙酸浓度(P<0.05),饲喂50%...  相似文献   
125.
体内法与体外法测定反刍动物日粮的甲烷产生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反刍动物的甲烷排放量的预测方法。[方法]利用体内法(SF6示踪技术)和体外发酵产气法(IVGPT),研究不同方法测定内蒙古白绒山羊日粮的甲烷产生量和消化率的差异。[结果]IVGPT测定5种日粮的甲烷产生量有低于比SF6示踪技术测定结果的趋势,除沙打旺日粮外差异均不显著(P>0.05)。IVGPT测定的日粮消化率均比SF6示踪技术的测定值高,除青贮玉米外差异均显著(P<0.05)。IVGPT法测定5种日粮的甲烷产量平均值为26.21 L/kg,SF6示踪技术测定的甲烷产量平均值为27.73 L/kg。IVGPT法与SF6示踪技术测定的甲烷产生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13。[结论]IVGPT测定的甲烷产生量与SF6示踪技术测定值非常接近,说明可用IVGPT法估测反刍动物采食不同种日粮的甲烷产生量。  相似文献   
126.
糖萜素具有促进动物生长,提高动物免疫机能和改善畜产品品质等功效。本文论述了糖萜素的生物学功能进行了阐述,并就其在鸡生产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糖萜素作为安全高效的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广泛地应用于鸡生产中。  相似文献   
127.
毛囊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皮肤构造,且是唯一呈终生周期性生长的器官。毛囊的发生始于胚胎期,皮肤上皮层细胞和下胚层细胞间的一系列相互作用诱导形成毛囊,之后毛囊进入周期性循环,包括生长、退行和休止3个阶段。毛囊的发育过程中受到复杂的网络调控。近年来,关于哺乳动物毛囊发育及调控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已有研究表明,毛囊的发生及循环过程中受到多种因子的调控,不同信号通路及miRNA和lncRNA相关基因的参与,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网络调控图谱,每种调控因子间的相互促进及制约为毛囊的发生及循环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文章简述了人、羊及小鼠等哺乳动物毛囊形态发生、周期性循环及相关调控因子的研究进展,为更加全面地了解哺乳动物毛囊发育过程及调控机制提供了参考,同时对人工控制毛绒的周期生长进而提高毛绒产量和质量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8.
为筛选出具有抑菌作用的优良乳酸菌。本实验采用双层平板法对实验室贮存的W、L、B、SW及其组合W+L,B+SW和SW(对照),以黄曲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指示菌对抑菌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单菌液中,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黄曲霉菌效果最好的菌株均为SW,抑菌直径分别为(47.89±0.10)、(40.24±0.11)、(42.54±0.12) mm;在组合菌液中,抑制大肠杆菌效果最好的菌株组合为W+L,抑菌直径为(40.06±0.13) 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黄曲霉菌抑菌效果最好的是B+SW,抑菌直径分别为(35.50±0.12) mm和(34.00±0.15) mm。试验结果说明W、L、B、SW对大肠杆菌、黄曲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SW的抑菌效果比W+L和B+SW的抑菌效果好。经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W、L、B及SW分别为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mundtii)、鹑鸡肠球菌(Enterococcus gallinarum)、溶血性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ominis)和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  相似文献   
129.
<正>2018年,黑龙江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规范行为、提升能力、创新方式开展工作,努力为农机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一、提升鉴定能力建设一是扩大范围,先后两次调整了鉴定产品种类指南范围,在上年度9大类42个品目基础上又增补了27个品目,满足省内农机装备采购需要,同时满  相似文献   
130.
青贮饲料制作与品质评价实验作为动物科学专业《饲料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但是原有教学模式存在易受时间限制、成本高、效率低、缺乏系统完整性和教学效果差的弊端,为了克服现有教学模式的弊端,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本文提出对青贮饲料制作及品质评价的实验进行微型化探索,并进行实践。结果发现,青贮饲料制作及品质评价实验微型化,优化了教学方法,保证了这一核心内容的连贯系统完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理论和实践的紧密联系,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值得将这一模式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