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6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8篇
  3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3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鸡痘病毒282E4弱毒株TK基因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限制性内切酶BamHI、Xbal、Clal、H1ndⅢ、Ncal对含有鸡痘病毒(FPV)282E4弱毒株3.7kbHindⅢTK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pSL1进行单酶和它们之间双酶酶切。结果表明:3.7kbHindⅢTK基因片段上有2个Clal切点,2个Xbal切点,1个Ncal切点,没有BamHI切点。随后,用澳大利亚FPV2.2kbHindⅢ+ClalTK基因作探针,对各种酶切片段进行Southern印迹杂交,进一步确定TK基因位于2.2kbHindⅢ+Clal片段中。杂交结果与限制性酶切图谱分析结果相一致。该基因的限制性酶切图谱与澳大利亚FPV疫苗株的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32.
钟静  金宁  李浩杰 《粮食储藏》2012,41(4):39-41
对不同产地的菜籽油在常温储存条件下的水分及挥发物含量、酸值、过氧化值、色泽及脂肪酸组成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储存的100d内,水分及挥发物含量、色泽随储存时间的延长几乎没有发生变化,亚麻酸含量有微量的减小;酸值随储存时间的延长增长幅度很小,增长率仅为6.3%;而过氧化值随储存时间的延长增长很明显,平均增长率为27.2%,过氧化值是表征菜籽油在储存过程中品质变化的一个最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3.
马动脉炎病毒N蛋白基因GST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RT-PCR方法扩增出马动脉炎病毒核衣壳蛋白基因0RF7,并将其克隆到pMDl8-T载体,构建成重组质粒pMDl8-N,在上海生物工程公司测序。结果表明,所克隆的核衣壳蛋白基因序列与EAVNC-002532株的同源性为99%。表明0RF7是EAV基因组内的保守序列,将0RF7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构建成重组质粒pGEX-6P-N,用pGEX-6P-N转化表达菌株BL21(DE3),诱导表达后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克隆在谷胱苷肽硫转移酶(GST)下游的核衣壳蛋白基因与GST获得了高效融合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GST-N分子质量约为40ku,为马动脉炎病毒病血清学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4.
将重组鸡痘病毒在1种禽类细胞和13种哺乳动物及人的细胞内培养.通过电镜观察可见重组鸡痘病毒在CEE、BHK、PK、BTC、Vero细胞内的复制,同时用PCR方法扩增出目的基因,Western-blotting检测到目的蛋白,验证是鸡痘病毒.试验表明鸡痘病毒在禽类、个别哺乳动物细胞中可以复制,但尚未发现在人的细胞内复制;在CEF中可以稳定传30代以上;在BHK内第1代可以观察到细胞病变(CPE);在PK、BTC、Vero内第2代可以观察到CPE,证明鸡痘病毒在个别哺乳动物细胞发生复制,但不能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35.
兔病毒性出血症核衣壳蛋白VP60是兔出血症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具有很强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可诱导细胞免疫,在抗病毒免疫中起着关键作用.确定T细胞所识别抗原分子上的短肽序列对T细胞表位进行定位,对于研究特异性免疫应答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T细胞抗原表位分析的研究方法,预测VP60T细胞蛋白质抗原表位,为后期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6.
应用反向遗传技术对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LaSota株感染性克隆PBRN-FL质粒进行操作,构建插入欧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ORF5基因的重组质粒LaSota-ORF5并进行病毒拯救及鉴定。依据GenBank所发表的欧洲型PRRSV LV株ORF5序列,设计引物扩增ORF5片段,通过PBRN-FL质粒上P和M基因间的PmeⅠ酶切位点插入目的片段,构建重组质粒LaSota-ORF5。采用磷酸钙转染法将重组质粒和PCI-NP、PCI-P、PCI-L等3种辅助质粒共转染BSR-T7/5/细胞拯救病毒并对其分别进行RT-PCR、间接免疫荧光(IFA)和Western blot(WB)试验鉴定。结果显示:拯救病毒的RT-PCR产物测序结果正确,IFA出现绿色荧光,WB试验条带大小符合预期,证明GP5蛋白有效表达。结果表明:成功构建并拯救得到重组病毒rLaSota-GP5,为制备表达PRRSV GP5蛋白的重组NDV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7.
自2012年美国首次报道犬圆环病毒(CanineCV)以来,随后欧洲、北美洲及亚洲等地区陆续从腹泻犬中发现该病毒。犬圆环病毒可感染不同年龄段犬,尤其以幼龄犬感染率较高。该病毒可以感染狼和獾等食肉动物,经常与犬细小病毒发生混合感染,造成犬的出血性腹泻。犬圆环病毒(CanineCV)与其他肠道病毒协同作用,加重胃肠道疾病。然而对于犬圆环病毒病的研究还没有完全深入,论文就目前已知犬圆环病毒病的病原特征与致病性、流行病学、诊断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为犬圆环病毒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为探明基质栽培黄瓜适宜的灌水下限,实现农艺节水,以黄瓜品种博特209为试材,采用基质盆栽,共设置4个灌水下限处理,即田间持水量的50%、60%、70%、80%,用A、B、C、D表示,灌水上限统一设定为田间持水量的90%,采用TDR350水分速测仪控制基质的水分含量,研究不同灌水下限对基质栽培黄瓜叶片水分状况、光合日变化及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下限的提高,叶片的相对含水量、自由水含量及自由水/束缚水的比值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水分饱和亏、叶片细胞汁液浓度及束缚水含量则呈下降趋势,处理C、D的相对含水量、自由水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处理A、B,处理A细胞汁液浓度显著高于处理C、D,处理A、B束缚水含量显著(P<0.05)高于处理C、D。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的含量均随灌水下限的升高呈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类胡萝卜素含量则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处理C叶绿素a、叶绿素a+b含量显著(P<0.05)高于处理A、B;处理C、D黄瓜叶片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的变化趋势基本呈“V”型,而处理A、B的Ci的变化趋势基本呈“W”型;处理A、B、C、D的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处理B、C、D的Tr在14:00后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处理A在12:00后就呈快速下降的趋势;处理B、C、D的气孔导度(Gs)日变化大致呈“M”型的双峰曲线,处理A则呈单峰曲线;处理A、B、C、D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Gs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整个日变化过程中,处理C、D的Pn始终高于处理A、B。Fv/FmΦPSⅡqP随灌水下限的提高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NPQ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基质栽培黄瓜叶片的水分状况良好、光合色素含量高、净光合速率大,有利于黄瓜的光合作用,促进黄瓜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9.
为了明确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和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3,PCV-3)在广西地区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试验通过PCR方法对2017年来自广西不同地区的80份猪肺脏样品进行PCV-2和PCV-3核酸检测,并对PCV-2和PCV-3的阳性样品进行ORF2基因的扩增和测序,同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DNAStar和MEGA 6.06对PCV-2和PCV-3的ORF2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和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2017年广西地区PCV-2和PCV-3的总感染率分别为43.8%(35/80)和33.8%(27/80),PCV-2和PCV-3的共感染率为16.3%(13/80)。试验获得的19个PCV-2 ORF2基因序列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3.6%~99.9%,对应氨基酸同源性为93.1%~100%;19个PCV-2 ORF2基因序列与国内外参考毒株ORF2基因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2.8%~99.9%,对应氨基酸同源性为83.3%~99.6%。试验获得的2个PCV-3 ORF2基因序列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8%,对应氨基酸同源性为100%;2个PCV-3 ORF2基因序列与国内外参考毒株ORF2基因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7.7%~99.8%,对应氨基酸同源性为96.2%~100%。获得的19个PCV-2 ORF-2基因序列中,12个为PCV-2b亚型,7个为PCV-2d亚型;获得的2个PCV-3 ORF2基因序列为PCV-3a亚型,与丹麦和中国湖南分离得到的PCV-3亲缘关系较近。说明PCV-2和PCV-3在广西地区猪群中感染率很高,PCV-2感染主要以PCV-2b亚型为主,PCV-3之间高度保守,分布无地域性规律。  相似文献   
40.
应用套式PCR分段扩增犬瘟热病毒融合蛋白的全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犬瘟热病毒(CDV)融合蛋白各段功能,根据CDVOnderstepoort弱毒株的融合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0条寡聚核苷酸引物。对此10条引物进行不同的配对,将1株犬瘟热疫苗弱毒株细胞培养物的总RNA进行RT-PCR扩增,利用1次PCR扩增得到了7个基因片段,最长的达1669bp,最短的为314bp;应用套式或半套式PCR,扩增得到了能覆盖整个融合蛋白基因的8个片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