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5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FP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年龄和品种的鸡都易感染,但雏鸡的敏感性最高.在我国因普遍采用疫苗接种措施,鸡痘的发生率虽已明显下降,但其预防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2.
家兔的体型不大,淋巴结较小,故宰后检验主要依据视检,注意观察其组织、器官本身的病理变化,无须剖检淋巴结.常用的检验工具为一把8寸长的鼠齿镊子和一把检验剪刀.笔者根据近几年来的检验实践,试谈一下家兔的宰后检验方法,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53.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为圆环病毒科(Circoviridae)圆环病毒属成员,是单股环状DNA病毒,是迄今发现的最小的动物病毒。PCV存在2种基因型,即PCV-1和PCV-2。PCV-1未发现有致病性;PCV-2主要引起仔猪免疫缺陷的断奶仔猪多系统消耗综合症(Posl-weaning muh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的病原之一。猪是PCV的易感动物,主要是经口腔及呼吸道途径感染,少数怀孕母猪可经胎盘将PCV直接感染给仔猪。感染猪可从鼻液、粪、尿中排出病毒,并于2—15周龄时发生PMWS。  相似文献   
54.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双股核糖核酸病毒科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3-10周龄的雏鸡、青年鸡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原主要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造成机体的免疫抑制,导致感染鸡对其他致病因子的感染性增加并对其他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其发病率高达70%-100%,死亡率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55.
应用戊二醛醛化的人"O"型红细胞纯化兔出血症病毒(RHDV),对非免猪进行3次免疫后,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经不同段重组杆状病毒(共分5段表达)、纯化的病毒、Con A刺激后进行IFN-γ、IL-2、IL-4、WST检测。结果显示,纯化病毒的血凝效价为28,与未纯化的RHDV毒价相差1个滴度;WST检测结果为免疫组经3段重组杆状病毒刺激的值最高;IFN-γ和IL-2检测结果也是3段重组杆状病毒刺激的值最高;IL-4检测结果为3段重组杆状病毒刺激的值最低。由此表明病毒经纯化后效果好,3段重组杆状病毒区域为T细胞表位优势区,这为RHDV T细胞表位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6.
为检测免疫鸡痘病毒(FPV)的幼鸽体内抗体消长规律和毒性,将试验鸽分成4组,按一个使用剂量、增加免疫剂量、二次免疫和对照组对幼鸽进行刺种接种.试验组接种鸡痘病毒,对照组接种生理盐水.在试验期间鸽子精神状态良好,采食、饮水正常,未观察到病理变化.在免疫后1~8周采血,分离血清,进行抗FPV特异性抗体和中和抗体效价检测.免疫后1周中和抗体开始升高,3周达到高峰,4周开始下降,8周仍高于对照组;增加免疫剂量组和二次免疫组产生的抗体水平高,但消长规律与使用剂量组相同.结果表明鸡痘病毒能刺激鸽产生特异性抗体和中和抗体,且维持时间较长,无毒性,生物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7.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分为呼吸型、肾型、腺胃型等多种类型。传染性腺胃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新型传染病。  相似文献   
58.
<正>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主要流行于禽类的一种传染快、死亡率高的疾病,广泛发生于世界各地,严重地威胁着养禽业发展。在1997年香港禽流感事件中,H5N1AIV首次突破种间障碍直接感染人并引起人死亡,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近年来,世禽  相似文献   
59.
为了了解疫苗的使用剂量与抗体消长规律的相互关系,并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对大耳白兔接种兔出血症病毒(RHDV),无菌分离各个组织后,应用血凝试验和RT-PCR方法检测各组织的血凝效价和基因;制备RHD组织灭活疫苗接种成年兔,进行1~6周抗体消长规律研究.血凝试验结果为肝脏的血凝效价最高,其次为脾脏、骨髓、心脏、肾脏、肌肉、淋巴结、脑组织,肺脏最低;对照组的组织血凝效价均为阴性.所有组织经RT-PCR检测均检出目的基因,对照组均未检测到目的基因.不同剂量接种兔后1~6周均检测到抗体.结果表明:2种试验方法检测结果相符;雌雄个体阳性检测率差异不显著;接种剂量大的试验组产生的抗体水平较高;接种血凝效价为160的疫苗时可达到保护作用;病死兔的组织均可以制备疫苗用于免疫动物.  相似文献   
60.
<正>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NDV(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禽类的致死率极高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典型症状为呼吸困难,下痢,浆膜、粘膜出血,神经症状等,病禽常呈败血症经过,各种禽类均易感染本病。80年代以来,我国采取的综合防制措施已基本有效控制了该病大规模毁灭性流行;但近年来,出现新的流行趋势,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