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1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94篇
林业   507篇
农学   271篇
基础科学   480篇
  198篇
综合类   2539篇
农作物   342篇
水产渔业   284篇
畜牧兽医   1559篇
园艺   553篇
植物保护   13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91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322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96篇
  2004年   307篇
  2003年   301篇
  2002年   313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59篇
  1996年   169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63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9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91.
为探索乙醛脱氢酶1A1(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 1A1,ALDH1A1)基因功能,本试验以16月龄延黄牛母牛为研究对象,屠宰后采集心脏、肝脏、肺脏、肾脏、胃、十二指肠、皮下脂肪和背最长肌,提取总RNA。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牛ALDH1A1基因mRNA序列(登录号:NM_174239.2),利用Oligo 7.0软件设计引物,应用RTPCR扩增ALDH1A1基因,将扩增产物连接pMD18-T载体进行克隆测序,获得延黄牛ALDH1A1基因完整CDS序列,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核苷酸序列及其蛋白结构。以延黄牛不同组织总RNA为模板,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ALDH1A1基因在延黄牛各组织间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ALDH1A1基因CDS序列全长1 506bp,编码501个氨基酸;延黄牛ALDH1A1基因序列与野牛、牛的同源性最高(≥99.7%),与猫和豹的同源性分别为89.4%和89.6%,符合物种进化规律。ALDH1A1蛋白分子质量为54.805ku,理论等电点为7.16,亲水性较强,占86.4%,酸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分别占11.4%和12.2%,属于可溶性蛋白,但不是分泌性蛋白,无典型信号肽切割位点;存在31个氨基酸磷酸化位点(分值>0.5)。延黄牛ALDH1A1蛋白二级结构含有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分别占42.12%、16.17%、8.18%和33.53%,与该蛋白三级结构预测结果相同。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ALDH1A1基因在延黄牛肝脏、胃、皮下脂肪、十二指肠和肾脏组织中极显著表达(P<0.01);在背最长肌中显著表达(P<0.05)。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开展延黄牛ALDH1A1基因功能及肉质基因筛选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2.
为了探究西藏不同山羊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提取4个山羊群体DNA,扩增其mtDNA D-loop区,并测序。结果显示:西藏山羊群体mtDNA D-loop区长度在1 200~1 212 bp,各群体山羊D-loop区富含A、T碱基,共发现106个多态位点,分离出21个单倍型。西藏山羊群体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085 7~1.000 0,0.007 04~0.019 14,4个群体山羊碱基突变率高,表明西藏山羊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核苷酸歧义度、NJ系统进化树表明西藏山羊群体间有共同母系血源,部分支系母系起源于镰刀型角野山羊(Capra aegagrus)和捻角山羊(Capra falconeri),同时存在其他的母系起源,支持山羊品种内的多起源说。  相似文献   
993.
为了克隆绵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基因,探寻该基因与绵羊毛囊发育及毛用性状形成的潜在关系,试验采用RT-PCR方法从小尾寒羊与新吉细毛羊皮肤组织克隆出VEGF-A基因mRNA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以皮肤组织cDNA为模板,RT-PCR扩增出3条特异性条带;克隆测序结果显示所有条带均为VEGF-A基因序列,片段长度依次为828,825,756,624 bp。828 bp和825 bp片段属于全长VEGF-A,其中825 bp片段在3′非编码区缺失3个碱基;756 bp和624 bp片段由可变剪切产生,分别为外显子6缺失和外显子6,7双缺失,编码蛋白与人类VEGF-A165和VEGF-A121类似;核苷酸序列比对发现,VEGF-A基因mRNA仅存在3个SNP位点;蛋白结构域分析发现,三种类型VEGF-A蛋白均含有完整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结构域。说明试验成功地从绵羊皮肤组织中克隆到VEGF-A基因并证实可变剪切突变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994.
选择30头泌乳奶牛,根据胎次相同、泌乳日相似、上胎产奶量相近、健康无病等因素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成2组:试验组(饲料中添加中草药方剂200 g/(d.头),分2次饲喂)和对照组,试验期45 d,探讨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产奶量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中草药方剂的奶牛在试验期间每头牛的日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18.89%(P&lt;0.01),停药后2个月比对照组提高21.42%(P&lt;0.01);对乳糖、乳脂、乳蛋白没有显著影响(P&gt;0.05);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0%、16%(P&lt;0.05);血清钾、钙离子升高27.45%和11.26%(P&lt;0.01);血清总蛋白、球蛋白比试验前升高3.38%和10.26%(P&lt;0.05)。  相似文献   
995.
用H5亚型禽流感疫苗对58个养鸭场的150~450日龄产蛋鸭进行2次免疫后,21~180 d随机抽取有效血清674份进行HI抗体水平监测,分析其免疫效价。结果表明:处于产蛋高峰期的300日龄组蛋鸭免疫效果最佳,抗体有效率达到100%,抗体效价达到8.7 log2,除与250日龄组无显著差异(P>0.05)外,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蛋鸭在免疫后21~120 d内均能维持较高的HI抗体效价,并在61~90 d进入高峰期,此期抗体合格率达97.9%,抗体效价为7.7 log2,与免疫后121~150 d及151~180 d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经与鸡的免疫效果相比,蛋鸭免疫后所产生的HI抗体效价显著高于鸡(P<0.05)。  相似文献   
996.
<正>在经历了2006年6月份的生猪生产低谷后,生猪产品价格在2007年重新上涨到新的历史高度,从2007年的生猪生产看,今后低成本养猪的情况已不复存在,低价格吃猪肉的现象也很难再现。无论是管理者、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进入2008年,生猪产品仍处于高价位区间运行,后期还能维护多久,也就是常说的下一个"卖猪  相似文献   
997.
研究了畜禽有机复合肥对瓜类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施嘉宝牌畜禽有机复合肥3.0~7.5t/hm2,瓜类作物收获后土壤速效K含量比CK增加155.59%~193.48%,同时显著提高了黄瓜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功能叶面积和坐果率;黄瓜、西瓜和甜瓜产量随着有机复合肥施用量增加而增产,增幅为9.19%~27.16%,且黄瓜增产最为显著,黄瓜、西瓜和甜瓜的单位面积最佳经济施用量分别为7.5t/hm2、3.0t/hm2和4.5t/hm2;有机复合肥能提高黄瓜VC含量和西甜瓜中心糖度,显著改善其商品性和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998.
茼蒿也称蓬蒿、春菊、蒿子菜,以嫩茎叶供食用,气味清香,脆嫩可口,营养丰富,市场常年需求量较大。但由于其为半耐寒蔬菜,耐热性较差,在我国北方多采用春、秋露地种植和冬季保护地栽培方式,如果实施越夏栽培,供应淡季市场,经济效益好。现将越夏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9.
腐殖酸是动植物残体经过微生物分解,合成一系列化学过程而形成的一种高分子有机混合物,广泛存在于风化煤、褐煤、草炭中,土壤、堆肥、厩肥、河泥、塘泥、造纸废液、酿酒废液等中也有一定含量,而且广泛应用于农、林、牧,石油、化工、建材、医药、卫生、环保等各个领域.下面就其在果树上的作用、作用形式及前景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000.
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香蕉胚性悬浮细胞遗传转化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含质粒载体pCAMBIA1301的根癌农杆菌EHA105转化贡蕉(Musa A A Pisang Mas cv. Mas)品种的胚性悬浮细胞,通过测定GUS基因瞬时表达率,对转化初期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取处于对数期的胚性悬浮细胞和D600nm为0.2的菌液混合,在室温、8000r/min离心5min,然后在110r/min的旋转摇床上摇5min,在体细胞胚诱导培养基上共培养8d,瞬时表达率达到最高值25.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