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光能变价离子钛(TIVL)具有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等多种作用,已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的栽培研究。为了探讨光能变价离子钛对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川西北高寒牧区的主导草种川草2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cv.Chuancao No.2)和阿坝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 Griseb.cv.Aba)为试验材料,通过牧草株高、茎叶比、草产量、营养成分等指标的测定,分析了离子钛对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钛降低了垂穗披碱草和老芒麦的鲜、干草产量,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离子钛能提高牧草的蛋白含量,使垂穗披碱草粗蛋白含量较对照提高0.19%,但差异不显著;使老芒麦粗蛋白含量提高1.2%,差异显著(P0.05);离子钛还显著降低了垂穗披碱草和老芒麦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较对照低11.41%和7.11%(P0.05);使老芒麦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对照低8.65%,差异显著(P0.05);使垂穗披碱草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降低16.1%,但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光能变价离子钛可改善牧草品质。  相似文献   
12.
13.
本试验以无芒雀麦、垂穗披碱草、老芒麦、细茎冰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处理下不同禾本科牧草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片电导率和脯氨酸(Pro)含量变化的对比。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4种禾草初始荧光(Fo)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呈现逐渐上升趋势,而最大荧光(Fm),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上述参数的变化幅度因材料抗旱性强弱而异,这种差异可作为简便评价禾草抗旱性强弱的鉴定指标,因此,运用隶属函数对不同禾草抗旱性进行评价分析,得出抗旱性强弱次序为:垂穗披碱草〉无芒雀麦〉细茎冰草〉老芒麦。  相似文献   
14.
15.
为进一步评价梦龙燕麦的饲草产量,品种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等综合指标,课题组于2015~2016年,选用阿坝、青海444和青燕1号3个燕麦品种为对照,分别在阿坝州红原县、甘孜州道孚县、凉山州布拖县共3个试验点进行了梦龙燕麦多年多点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点各年内梦龙燕麦鲜草和干草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平均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分别可达38 230. 47kg/hm~2和11 657. 40kg/hm~2,鲜草和干草产量比阿坝燕麦分别增产63. 57%~86. 53%和51. 66%~93. 62%,比青海444分别增产42. 87%~57. 33%和21. 94%~69. 49%,比青燕1号分别增产25. 65%~78. 66%和21. 17%~59. 14%。各点各年内梦龙燕麦草产量较对照品种具有突出的丰产性和稳定性,综合评价结果为"很好",在阿坝红原、甘孜道孚和凉山布拖3个区域适应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野生老芒麦形态变异特征和遗传背景,对我国野生老芒麦主要分布区域不同生态类型的104个居群520份野生老芒麦种质进行了23个形态指标测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老芒麦材料的形态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数量性状变异系数为9.49%~49.56%;聚类分析将104个居群分为具有各自明显特征和开发利用潜力的4类;形态特征与地理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发现,野生老芒麦抽穗早晚及茎秆叶鞘基部小刺等特殊性状与其海拔呈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发现,株高、抽穗、茎节数、单株干鲜重、旗叶长宽等指标代表了老芒麦67.79%形态多样性,是造成老芒麦形态特征变异的主要因素,可作为老芒麦形态分化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采用培养皿种子暴露试验方法,研究了草地早熟禾2个常用绿化草种——新歌来德和奖品在不同水质浇灌和不同土壤改良方式下(石膏改良、碳粉改良、污泥改良)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反应。结果表明:矿井中水灌溉以及2∶1混合灌溉显著抑制了早熟禾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与矿井中水灌溉和2∶1混合灌溉相比,1∶1混合灌溉对早熟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1∶1混合灌溉草种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指数与清水对照处理没有显著差异,2个品种根长、苗长与对照相比均有所增加,其中新歌来德的根伸长更为显著(P0.05),增加了0.83 cm。说明矿井中水与清水1∶1混合浇灌是可行的。此外,土壤的几种改良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草种的萌发及其幼苗的生长有积极的作用。总的来说矿井中水与清水2∶1和1∶1混合灌溉土壤在石膏改良方式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杨金贵  米福贵  闫利军  杨慧 《种子》2012,31(2):13-16,20
观察了中间偃麦草生长锥分化和发育的过程,结果表明:中间偃麦草生长锥分化过程分为8个时期:初生期、伸长期、结节期、小穗突起期、颖片突起期、小花突起期、雌雄蕊形成期和抽穗始期.中间偃麦草生长锥的分化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在整个穗上,中上部的小穗最先发育,然后逐渐向上、下发育,基部的小穗最后发育;在每一小穗上,基部的小花最先发育,然后由基部向上逐渐发育.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川西高原推广应用的饲油1号饲用油菜为对照,于2015~2016年在阿坝州红原县、若尔盖县和阿坝县开展了饲油36饲用油菜大面积的生产试验。连续2年的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饲油36饲草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饲油1号品种。饲油36鲜草产量为34 774.44~38 242.60kg/hm~2,比对照增产13.8%~18.6%;干草产量为5 220.27~5 967.26kg/hm~2,比对照增产10.7%~13.7%。饲油36在大田生产条件下具有较高的饲草生产性能,适宜在川西高原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评价饲用油菜杂交种饲油36的饲草产量及差异显著性,品种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等综合指标,课题组于2015~2016年,选用饲用油菜饲油1号和豆科牧草兰箭3号箭筈豌豆、凉山光叶紫花苕为对照品种,分别在阿坝州红原县、甘孜州道孚县、凉山州布拖县共三个试验点进行了饲油36的区域试验。通过多点多年区域试验表明:饲油36饲草产量较对照表现优良,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平均为35 395.47kg/hm~2和5 381.84kg/hm~2,较对照品种饲油1号、兰箭3号箭筈豌豆、凉山光叶紫花苕分别增产16.1%、61.9%、50.8%和12.2%、20.7%、31.5%,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饲油36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具有很好的丰产性和一定的稳定性,在阿坝红原、甘孜道孚和凉山布拖均能很好的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