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0篇
畜牧兽医   20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试验旨在比较研究呼伦贝尔羔羊(HL)及呼杜杂交一代羔羊(HZ)的肌肉与脂肪组织的胆固醇含量。采用2×2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4月龄断奶HL和HZ羔羊各60只,共120只,分为4组,每组30只。因素1为育肥方式,分为NG与GS;因素2为品种,分为HL和HZ。育肥期均为60 d,分为育肥前期和育肥后期两个阶段。试验结束时,放牧补饲组和自然放牧组中选择接近平均体重的5只羔羊(禁食24 h、禁水2 h)进行屠宰试验。结果表明:品种显著影响肌肉与脂肪组织的胆固醇含量,HZ羔羊的臂三头肌与股二头肌的胆固醇含量显著或趋于显著地高于HL羔羊(P=0.02、P=0.063),大网膜脂、肾周脂肪、尾脂、肠系膜脂与背脂的胆固醇含量显著或趋于显著低于HL羔羊(P0.05,0.05P0.10)。与NG相比,GS显著增加了羔羊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胆固醇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大网膜脂、肾周脂肪、肠系膜脂及背脂的胆固醇含量(P0.05)。不同部位的肌肉与脂肪组织其胆固醇的变化规律不完全相同,呼伦贝尔羔羊与呼杜杂交一代羔羊的肌肉与脂肪组织的胆固醇含量存在组织部位的差异。呼杜杂交一代羔羊的臂三头肌与股二头肌的胆固醇含量显著或趋于显著地高于呼伦贝尔羔羊,但大网膜脂、肾周脂肪、尾脂、肠系膜脂与背脂的胆固醇含量显著或趋于显著地低于呼伦贝尔羔羊。  相似文献   
32.
脂肪与肥胖相关(fat mass and obesity associated,FTO)基因是一种与普通肥胖相关的等位基因,该基因导致的肥胖是21世纪世界各国面临的最大公共卫生挑战之一。FTO基因与机体的普通肥胖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与脂肪沉积和脂肪代谢相关激素及基因的表达有关。本文综述了FTO基因在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肪代谢中的作用,揭示了FTO基因对脂肪沉积的影响,为深入研究动物脂肪代谢的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3.
乳蛋白前体物主要有游离氨基酸和小肽等。氨基酸不仅能影响乳腺内乳蛋白的合成,而且对乳脂的合成起一定的调控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氨基酸在乳脂合成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并从乳腺对乳脂前体物的摄取规律、乳脂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角度综述了氨基酸对乳脂合成的可能机理,为进一步研究乳脂合成机理及改进牛奶营养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4.
壳聚糖对动物脂肪代谢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壳聚糖(chifosan),是甲壳素的衍生物.又名可溶性甲壳素、脱乙酰甲壳素、甲壳胺、几丁聚糖.是通过甲壳素一定程度的脱乙酰而得到.通常将脱乙酰度55%以上的甲壳素称作壳聚糖,化学名称是(1.4)-2-氨基-2-脱氧-β-D-葡聚糖。在众多的天然多糖中,甲壳素及其主要衍生物壳聚糖是唯一的碱性多糖.具有生物相容性、可食用性、可抗菌性、  相似文献   
35.
乳蛋白作为乳中重要的组成成分,含有人体所需的几乎所有必需氨基酸。然而,奶牛乳蛋白的合成受很多因素影响,如日粮组成、遗传因素、饲养环境等,但具体影响机制尚不明确。因此,研究乳蛋白合成机理,结合营养调控措施提高其在乳中的含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作者就目前日粮营养水平对奶牛乳蛋白合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6.
本试验研究了阴外动脉灌注乳脂前体物对奶牛产奶量及乳腺内短链脂肪酸摄取规律的影响。选择8头健康荷斯坦奶牛分为2组,每组4头牛。采用2×2交叉试验设计,2组分别饲喂2种不同粗饲料[苜蓿(MF组)、玉米秸秆(CS组)]的饲粮,饲粮的精粗比为45∶55。试验分为2阶段,每阶段20 d,其中预试期14 d,载体灌注期3 d,乳脂前体物灌注期3 d。在载体灌注期,MF组与CS组均接受载体灌注,分别命名为MFC_1组和CSC组;在乳脂前体物灌注期,MF组继续接受载体灌注(MFC_2组),CS组灌注乳脂前体物(CSF组)。测定产奶量、干物质采食量及乳成分。采集尾动脉和乳静脉血浆测定短链脂肪酸浓度和脂肪酸比例。结果表明:1)在灌注乳脂前体物前,CSC组产奶量、4%乳脂校正乳产量、乳脂产量、乳蛋白产量和产乳脂效率显著低于MFC_1组(P0.05),CSC组尾动脉血浆中短链脂肪酸浓度及短链脂肪酸/长链脂肪酸有低于MFC_1组的趋势(0.05≤P0.10)。2)灌注乳脂前体物后,CSF组产乳脂效率和乳蛋白率显著高于CSC组(P0.05),CSF组产奶量、4%乳脂校正乳产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尽管在数值上仍然低于MFC_2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CSF组产乳脂效率显著高于MFC_2组(P0.05)。3)灌注乳脂前体物后,CSF组尾动脉血浆中乙酸、丙酸以及短链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CSC组(P0.05),且乙酸、丁酸及短链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MFC_2组(P0.05),短链脂肪酸/长链脂肪酸有低于MFC_2组的趋势(0.05≤P0.10)。4)除CSF组丁酸动静脉差有高于CSC组的趋势(0.05≤P0.10)外,CSC组与MFC_1组、CSC组与CSF组、CSF组与MFC_2组乳腺对乙酸、丙酸、丁酸、短链脂肪酸的摄取量、摄取率和动静脉差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以玉米秸秆为粗饲料奶牛灌注乳脂前体物可显著增加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脂产量,并达到与以苜蓿等为粗饲料相似的水平,且具有较高的产乳脂效率,但对乳腺内短链脂肪酸的摄取量和摄取率无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选用3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荷斯坦产奶牛为试验动物,选取8种北方地区奶牛常用蛋白质饲料原料为试验样品,每个样品设3个重复,用尼龙袋法分别测定各个样品的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在瘤胃内的动态降解率和有效降解率。结果表明:(1)所选8种蛋白质饲料原料中葵花粕的粗蛋白质(CP)有效降解率均高于其他粗饲料,达到61.17%以上,酒精粕的粗蛋白质(CP)有效降解率最低,仅为19.03%。(2)在饲喂基础上,玉米蛋白粉所含的瘤胃降解蛋白质(RDP)的比例最高,达到30.99%以上,而酒精粕所含的比例最低,仅为5.52%。(3)豆粕所含的中性洗涤纤维(NDF)的有效降解率最高,达到50.74%以上,而菜籽粕的最低,仅为11.06%。(4)玉米蛋白粉所含的酸性洗涤纤维(ADF)的有效降解率最高,达到59.23%以上,而酒精粕的最低,仅为11.27%。  相似文献   
38.
以AA肉仔鸡为试验动物 ,采用6×2(Zn×VA)重复实验设计 ,研究了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锌(Zn)(40 ,80 ,120 ,160 ,200和320mg/kg)和维生素A(VA)(2700和8800IU/kg)对生产性能、免疫性能、7周龄血清和肝脏CuZn -SOD活性、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及血清胰岛素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肉仔鸡对Zn的需要量有阶段性区别 ,前期添加320mg/kg,后期添加80~120mg/kg能获得较好的生产性能和免疫性能。VA的添加量为2700IU/kg 时前后期的生产性能均较佳。日粮Zn水平对血清CuZn -SOD的影响极显著(P<0.01) ,Zn水平为80~160mg/kg 时活性最大 ;日粮Zn水平对肝脏CuZn -SOD的影响接近显著水平 ,Zn水平为160~200mg/kg 时活性最大 ;日粮Zn水平、VA水平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均极显著(P<0.01) ,Zn的添加水平为80mg/kg时 ,酶活性最大 ,日粮高水平VA(8800IU/kg)使酶活性显著增加(P<0.01)。日粮Zn及VA水平对血清胰岛素浓度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高Zn(320mg/kg)使胰岛素浓度明显升高 ,高VA明显抑制了胰岛素浓度  相似文献   
39.
肉仔鸡体内锌和维生素A互作效应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以艾维因肉仔鸡为模型 ,采用2×3(VA×Zn)实验设计来探讨肉仔鸡体内锌对维生素A代谢的影响。锌的添加量为0 ,40mg/kg和160mg/kg;维生素A的添加量为1500IU/kg 和8800IU/kg。结果证明在肉仔鸡体内锌对动员肝脏维生素A入血有重要作用 ;日粮锌和维生素A水平对血清维生素A浓度有互补作用。锌、维生素A及其交互作用对各脏器的锌沉积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蒙古族奶酪营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分析测定了内蒙古不同地区蒙古族奶酪的常规营养成分、微量元素、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 ,揭示了不同地区蒙古族奶酪的营养特点 ,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牛奶奶酪与羊奶奶酪之间的差异 ,为蒙古族奶酪的进一步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