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饲粮维生素D水平对120日龄雌性龙岩麻鸭产蛋性能,血液生化及胫骨指标的影响,进而探讨产蛋初期蛋鸭维生素D需要量。选取1 260只120日龄健康的福建龙岩麻鸭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35只。各处理组蛋鸭随机饲喂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0、800、1 600、2 400、3 200、4 000 IU/kg的试验饲粮。饲养期为21 d。结果表明:维生素D水平对产蛋初期龙岩麻鸭产蛋性能、蛋品质以及血浆钙、磷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基础饲料上添加维生素D显著降低血浆中甲状旁腺激素的含量(P<0.05),但各添加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饲粮维生素D含量显著影响胫骨钙、磷及灰分含量(P<0.05),维生素D水平为800 IU/kg时,获得较好的骨骼质量,维生素D水平对胫骨长度、胫骨管围、折断力、骨密度、骨矿物盐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龙岩麻鸭产蛋初期饲粮维生素D适宜添加量为800 IU/kg。  相似文献   
3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发酵混合饲料和发酵酒糟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肠道消化酶活性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35周龄龙岩山麻鸭7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4%的发酵混合饲料和2%、4%的发酵酒糟。试验期3个月。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2%和4%发酵酒糟显著升高了蛋鸭的日产蛋重(P0.05),饲粮添加4%发酵酒糟显著降低了蛋鸭的料蛋比(P0.05),饲粮添加4%发酵酒糟显著升高了鸭蛋中蛋清重和蛋黄颜色(P0.05),饲粮添加4%发酵混合饲料和4%发酵酒糟显著降低了蛋鸭肌胃和腺胃pH(P0.05),饲粮添加4%发酵混合饲料显著提高了蛋鸭空肠脂肪酶和糜蛋白酶活性(P0.05),饲粮添加2%和4%发酵酒糟显著提高了蛋鸭空肠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P0.05),饲粮添加4%发酵酒糟显著升高了蛋鸭空肠黏蛋白2、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SIgA)的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SIgA含量(P 0.05)。综上所述,发酵酒糟对蛋鸭产蛋性能、蛋品质、肠道消化酶活性和免疫功能优于发酵混合饲料,且以4%的添加水平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核黄素对43 ~ 63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液和肝脏生化指标及肉质性状的影响,探讨43 ~ 63日龄黄羽肉鸡核黄素需要量.试验选用43日龄岭南黄羽肉公鸡1 200只,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3.0、6.0和12.0 mg/kg核黄素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3.0 mg/kg核黄素显著提高了试验鸡平均日增重(P<0.05),各组间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添加核黄素显著降低了血清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并提高了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值(P<0.05),其中以3.0 mg/kg添加组GSH/GSSG值最高;添加6.0 mg/kg核黄素显著提高了试验鸡肝脏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P<0.05);试验鸡血浆核黄素含量随着饲粮核黄素添加水平的增加而呈递增趋势,当添加水平为12.0 mg/kg时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饲粮添加核黄素对试验鸡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胸腺指数、血液T淋巴细胞增殖效应以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影响均不显著(P>0.05).饲粮添加3.0 mg/kg核黄素显著提高了胸肌红度值(P<0.05),添加6.0 mg/kg核黄素则显著降低了胸肌亮度值(P<0.05);添加核黄素对试验鸡胸肌pH、滴水损失及胸肌黄度值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以平均日增重和抗氧化性能为评定指标,43 ~ 63日龄黄羽肉鸡核黄素适宜添加水平为3.0 mg/kg.  相似文献   
34.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精氨酸(Arg)水平对蛋鸭卵泡膜血管形成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体重相近的15周龄龙岩山麻鸭396只,随机分为3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2只,地面平养。试验蛋鸭饲喂不添加Arg的基础日粮(含0.66%精氨酸)2周后,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4%、0.8% L-精氨酸盐酸盐(L-Arg·HCl)的试验日粮,其Arg水平分别为0.66%、1.06%和1.46%,试验期17周。结果显示:①1.06%和1.46% Arg组试验蛋鸭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卵巢一氧化氮(NO)浓度均显著高于0.66% Arg组(P < 0.05)。②与0.66% Arg相比,1.06%、1.46% Arg组显著上调了试验蛋鸭F2优势卵泡膜同源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HIPK2)mRNA表达水平。而1.46% Arg试验蛋鸭F2优势卵泡膜血管生成素1(Ang1)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0.66%、1.06% Arg组(P < 0.05)。③与0.66% Arg相比,1.06%、1.46% Arg组著上调了试验蛋鸭F2优势卵泡膜HIPK2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水平(P < 0.05)。综上所述,日粮1.46% Arg(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8% L-Arg·HCl)可通过激活TGFβ信号通路关键因子TGFβ1和HIPK2促进龙岩山麻鸭F2优势卵泡膜血管的形成,增加血流量,促进其优势卵泡的卵黄沉积。  相似文献   
35.
36.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饲粮苏氨酸水平对43~63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胴体品质、脂肪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以确定43~63日龄黄羽肉鸡适宜的苏氨酸需要量。试验选用43日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公鸡1 60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5个组的试验鸡分别饲喂含0.50%(基础饲粮)、0.57%、0.64%、0.71%和0.78%苏氨酸的饲粮。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饲粮苏氨酸水平显著影响43~63日龄黄羽肉鸡的料重比(P<0.05),其中0.57%、0.64%、0.71%和0.78%苏氨酸组料重比显著低于0.50%苏氨酸组(P<0.05),但对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苏氨酸水平与黄羽肉鸡料重比呈显著的二次相关(P<0.05),根据料重比回归方程计算得出,黄羽肉鸡饲粮苏氨酸最适水平为0.68%,苏氨酸每日需要量为0.61 g,苏氨酸与赖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的比值分别为0.76、1.94和4.00。2)0.64%、0.71%和0.78%苏氨酸组全净膛率显著高于0.50%和0.57%苏氨酸组(P<0.0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