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1篇
  12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胎盘屏障是营养物质、药物、病毒等从母体进入胎儿的必经之路,与反复自然流产等多种产科疾病有关。滋养层细胞是胎盘屏障的重要组成成分,而滋养层细胞具有内分泌的功能,其增殖、功能调节失常与多种妊娠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为了揭示产科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建立滋养层细胞体外培养的模型是必要的,论文就滋养层细胞分离及培养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2.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种皮和种脐结构,研究硫酸处理打破苦豆子种子硬实、促进种子萌发的机理.探明不同粒级苦豆子种子的最适硫酸处理程度。结果表明.硫酸腐蚀可通过使苦豆子外种皮变薄.种脐脐缝开口变大来增强种子的透水性,从而促进种子萌发。打破种子硬实.1级种子的适宜处理为95%浓硫酸浸种30min.2级种子的适宜处理为90%浓硫酸浸种25min.3级种子的适宜处理为80%浓硫酸浸种30min。  相似文献   
33.
正利用北京市西城区某地下停车场,通过配备环境调控系统、LED人工光源系统、营养液循环系统、叶菜立体栽培系统、食用菌与芽苗菜栽培系统、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等,建立了混合型植物工厂,具有低碳节能的优势,可为城市地下空间植物工厂的设计、施工及商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针对植物工厂中人工光源能耗大的问题,进行了交替供光模式提高生菜能量利用率、降低光源能耗的研究。试验在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中进行,采用供光模式可调的红蓝LED光源,以不同间隔(5、10、15、30、60min)的红蓝光交替照射生菜,并以纯红光、纯蓝光以及红蓝光同时照射作为对照,分析了红蓝光交替照射对生菜能量利用及光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红蓝光同时供光的处理相比,所有交替光处理下的生菜地上部鲜质量、LUE、EUE均有所提高,提高幅度分别为18.6%~53.6%、34.3%~78.6%、34.6%~79.4%,其中红蓝光30min间隔交替照射下生菜鲜质量、LUE、EUE均最高,分别为115.50g、5.84%、1.92%;交替光照射的处理之间,随着交替时间间隔的延长,叶片净光合速率有逐渐提高的趋势;红蓝光30min间隔交替照射下生菜叶片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Ψo、RC/CSo、PⅠabs、ABS/CS、TRo/CS、ETo/CS均得到显著提高,该处理下PSⅡ光合机构的比活性整体最高。纯红光下,生菜地上部生物量最大,但LUE和EUE均显著小于红蓝光30min间隔交替照射处理;纯蓝光下,PⅠabs表现为所有处理间的最大值,但LUE和EUE在处理间最低或与最低值无显著性差异,纯蓝光下总叶面积及整体光合能力受到限制;红蓝光5min间隔交替照射更有利于刺激生菜叶片中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和积累,进而有利于对光合器官的保护。  相似文献   
35.
棚室西瓜坐瓜期的管理决定着西瓜的品质和产量,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增施二次追肥 坐瓜后,幼果长到鸡蛋大小,开始退毛时,进行第二次追肥,667米2施磷酸二铵(或尿素)20~25公斤,硫酸钾7.5公斤.  相似文献   
36.
缺乏耐寒常绿阔叶植物,是限制我国北方园林绿化效果的关键因素,也是北方园林部门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有关部门不断开展园林植物的引种驯化研究,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目前,在北京地区能够露地安全越冬的常绿阔叶木本植物有小叶黄杨、大叶黄杨、粗枝大叶黄杨、小叶扶芳藤、爬行卫矛、胶东卫矛、枇杷叶荚迷、杂种胡颓子、狭叶络石;能在背风向阳的小气候条件下勉强越冬的有:广玉兰、女贞、火棘、海桐、石楠、龟甲冬青、钝齿冬青、南天竹、蚊母、京八号常春藤。然而,真正能够表现出良好的冬态,发挥园林景观效果的常绿阔叶木本植物仅有小叶黄杨和大叶黄杨。因此,选育出能在北方地区表现出良好冬态的阔叶常绿植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37.
生殖生长期弱光对番茄表型特征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中以番茄品种“丰收74-560 RZ F1”为试材,分别在花期、果实膨大期、转色期、采收期进行160μmol·m−2·s−1的弱光处理,非处理的生殖生长期光强度均保持在1000μmol·m−2·s−1,通过番茄生长和果实品质指标评估不同生殖生长期弱光对番茄的影响。结果表明:(1)花期或膨大期弱光处理对番茄植株形态结构影响较大,其中花期弱光处理下的番茄植株徒长趋势最突出,且平均单株叶片数和节数最少,较对照分别减少了3.5个和1.6个;膨大期弱光处理后番茄叶片叶绿素a/b值及类胡萝卜素含量较其他处理显著降低;花期弱光处理后单株第一果穗坐果数较对照降低了53%,其他发育期弱光处理后坐果数均未受到显著影响;花期或膨大期弱光处理后平均单株第一、二、三果穗产量均显著低于其他发育期弱光处理;(2)与对照相比,各发育期弱光处理导致番茄第一穗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花期降低25%,转色期弱光处理后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降低15%,但总酸含量提高了26%,导致该处理下番茄果实糖酸比最低;与对照相比,所有发育期弱光处理后果实维生素C含量均有所降低,以采收期弱光处理后番茄果实维生素C含量最低。研究表明弱光导致番茄产量和品质降低,且不同生殖阶段番茄对弱光的敏感性有所差异。根据不同时期番茄生长特性及其对弱光的响应特点进行针对性补光对设施番茄稳质稳产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8.
本研究采用“3414”不完全正交回归设计方案,分析了氮、磷、钾肥不同水平对苦豆子产量及苦参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N+P+K、N+P、N+K三种施肥组合与苦豆子产量相关性最大,单施N、P、K和P+K对其影响较小.2)复合施肥N、P2O5、K2O用量分别为134.85、91.0、59.9 kg/hm2时苦豆子产量最高,约为2 016.75kg/hm2.3)综合考虑各药用部位苦参碱含量,施肥量的最优范围为N 125~180 kg/hm2、P2O5 80~90 kg/hm2、K2O10~45 kg/hm2.  相似文献   
39.
针对集装箱植物工厂体积小、可控性强的特征,利用最适化控制原理,针对控制成本低、控制效果好的营养液管理、人工补光、箱内环境温度3个因子,基于可编程控制器建立了一套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将人机交互触摸屏作为上位机,采用开关量控制原理进行营养液循环和LED周期补光的管理;利用闭环PID控制原理,进行箱内温度的调节,可实时监测集装箱内部温度和营养液特征变化过程。同时,采用人机友好的工作方式,通过调用管理者输入的各类参数,自动进行控制决策并执行控制程序。试验验证表明:该系统能够根据人工设定的控制参数,实现营养液分层循环、定时供液;能够按照设定时间自动控制LED光源的闭合/断开,实现不同光照周期的转换;能够实时监测温度,并根据目标温度调节制冷/供暖机构,使集装箱内温度持续保持在适宜作物生长的范围内。参照系统在集装箱植物工厂内使用情况,可以确定本系统成本低、运行稳定,能够满足集装箱植物工厂中农作物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40.
深层渗灌对冬小麦蒸散动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渗灌方式下冬小麦的水分蒸散动态及水分利用情况,设置春不灌水(T1)、地上灌拔节水(T2)、地下灌拔节水(T3)、地下灌拔节水+开花水(T4)、地上灌溉拔节水+开花水(T5)5个水分处理,利用称重式蒸渗仪研究了5种水分管理模式下冬小麦的蒸散特征、水分动态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从全生育期来看,冬小麦的耗水速率呈双峰曲线变化,渗灌(T3和T4)的蒸散速率高峰出现在灌拔节水后第五天,常规灌溉(T2和T5)的高峰值出现在灌拔节水后第三天;从每天蒸散动态来看,渗灌和常规灌溉耗水速率均呈"单峰曲线"变化,渗灌拔节水前期呈现"反奢侈耗水"现象,将更多的水用在拔节后期-灌浆期,而渗灌开花水明显抑制了冬小麦耗水,全生育期耗水总量比常规灌溉低1.99%~4.77%;渗灌主要增加了60~100cm土层含水量,常规灌溉增加了0~40cm土层含水量;渗灌增加了穗粒数、千粒重、水分利用效率和收获指数,降低了生物量、籽粒的氮素积累量。综合来看,渗灌通过影响不同土层含水量改变植物的耗水模式,即抑制土壤蒸发并将节余水用于生长后期;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收获指数,降低了籽粒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