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8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61篇
  19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比较分析保护性耕作农田与柠条带状配置修复退化草地的防风蚀机理和防风蚀效果,利用移动式风蚀风洞及相关配套设备对内蒙古乌兰察布寒旱区的保护性耕作农田、传统旱作农田和退化草地、柠条带状配置草地进行风蚀风洞原位测试,研究其风速廓线、输沙通量等风沙运动规律,分析保护性耕作农田、柠条带状配置草地的防风蚀情况。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农田、柠条带状配置修复草地的输沙通量随地表高度的变化呈"C"字形分布,有别于传统耕作农田和退化草地的输沙通量随地表高度的增加按指数规律迅速衰减;保护性耕作农田、柠条带状配置草地的防风蚀机理,主要在于保护性耕作农田的直立残茬和柠条带状配置可对近地表风速产生阻挡、分解、疏散作用,从而使近地表风速造成不同程度削弱;当风洞中心风速为11 m/s时,在距地表50 mm处保护性耕作农田相比传统耕作农田的风速降低率达86.44%,柠条带状配置草地相比退化草地的风速降低率为70.69%,近地表风速的降低是保护性耕作农田和柠条带状配置草地有效防治土壤风蚀的根本原因;保护性耕作农田和柠条带状配置草地的风沙流主要活动在距地表40 cm高度以下,占总输沙量的90%左右,而对照传统耕作农田和退化草地的风沙流则主要活动在距地表20 cm以下,占总输沙量的85%以上。  相似文献   
22.
试验根据猪链球菌2型荚膜多糖(CPS)抗原设计CPS2J基因特异性引物,建立猪链球菌2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标准曲线为y=-3.073x+36.87,r=0.995,熔解曲线只有单一的特异峰。敏感性试验显示,该方法可以检测出模板最低浓度为1.0×101拷贝/μL,是普通PCR的10倍;特异性试验显示,对猪链球菌2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能够区分其他血清型猪链球菌和其他细菌;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为0.37%~0.63%,均低于2.5%。临床检测显示该方法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常规PCR方法和细菌分离的方法。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有利于对猪链球菌2型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3.
作物残茬覆盖农田地表风沙流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移动式风蚀风洞对秋翻地和作物残茬覆盖农田进行原位测试,探讨作物残茬覆盖农田地表风沙流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作物残茬覆盖农田地表的单位面积输沙量随风速与距地表高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大,残茬盖度越大,输沙量越小;风沙流的活动主要集中在直立残茬高度范围内,在距地表300mm高度内的输沙量占输沙总量的86%以上;在高风速下65%以上盖度的残茬覆盖农田,具有更佳的风沙流截留效果.  相似文献   
24.
以真核表达的焦虫表面抗原重组蛋白 TaSP-Tams1-SPAG1作为 ELISA 板包被抗原,通过方阵实验确定抗原包被浓度,探索抗原包被时间、温度、一抗及二抗血清稀释度及作用时间,建立牛环形泰勒焦虫表面抗原重组蛋白 ELISA 方法.结果得出 TaSP-Tams1-SPAG1的最佳包被浓度为10μg/m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100, ELISA 阳性反应的临界值为 OD 492nm ≥0.348,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小于12%,所建立的 ELISA 方法不与牛巴贝斯虫及牛瑟氏泰勒虫血清发生反应.TaSP-Tams1-SPAG1为抗原建立的 ELISA 方法特异性强,敏感度高,重复性好,为牛环形泰勒焦虫病的准确检测及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5.
由于存在包衣配方不统一、包衣机自动化水平低等问题,目前我国种子包衣合格率检测精度和效率较低。为此设计了一套丸粒化包衣种子识别检测系统,针对形状为类球体的包衣种子进行识别。首先,搭建拍摄平台,拍摄的图像传输至识别控制系统中进行图像前期处理。其次,根据图像处理后不同类型包衣种子特征提出了一种识别检测算法,根据破损包衣种子与其它包衣种子图像面积比例的差异,利用高级形态学处理实现破损包衣种子的识别。根据多籽种子与合格种子颗粒像素值的差异实现对多籽种子以及合格种子的识别。最后,对种子总数、合格数、多籽种子数及破损种子数进行检测,计算得到包衣合格率。以红三叶种子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整套系统图像采集、处理与识别时间约为3s;运用高级形态学处理识别破损包衣种子准确率达98.8%;当试验样本为200粒时,总数识别算法的准确率达到99.1%;对合格包衣种子以及多籽包衣种子识别相对误差分别为1.18%与3.36%。该识别检测系统实现了拍摄、图像处理、检测识别以及结果保存等功能,实现了包衣种子的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26.
对麦薯带状间作农田土壤的抗风蚀能力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措施能够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地表土壤含水率0.22%~2.6%,增大地表空气动力学粗糙度0.03~3.81 cm,降低近地表风速6%~46%,减少土壤风蚀0.5%~84%.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翻耕带有效抗风蚀宽度为5 m.  相似文献   
27.
有效预防农田土壤风蚀,防止耕地退化,需要研究农田土壤风蚀机理。集沙仪作为研究农田土壤风蚀的关键仪器,其核心部件风沙分离器的结构设计会影响集沙仪的测试精度。针对分流对冲式与循环摩擦式风沙分离器,利用微型风洞对其等动力性、降速性能和气固分离效率进行对比试验分析,选用性能更好的风沙分离器以实现农田集沙仪的全自动采集风蚀数据功能,进一步提高其测试精度。试验结果表明:在5种风速条件下,分流对冲式与循环摩擦式风沙分离器的等动力性分别为91.99%、92.04%、92.31%、92.06%、92.14%和92.90%、92.78%、93.06%、92.99%、92.84%;在13.8m/s试验风速下,分流对冲式风沙分离器排气口风速降低83.84%,排沙口风速降低88.99%;而循环摩擦式风沙分离器排气口风速降低92.54%,排沙口风速降低90.41%。分流对冲式与循环摩擦式风沙分离器气固分离效率分别为99.8%,98.9%。  相似文献   
28.
2010年中国新出现了以新生仔猪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的变异株。为了明确山东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变异株特征,本试验利用Vero细胞对莒县某猪场的腹泻病料进行了病毒分离和体外传代培养。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细胞超薄切片观察、RT-PCR检测、间接免疫荧光试验、S基因序列进化分析、滴度测定和致病力试验进行病毒序列及特征分析,并探究接毒后细胞脱落时间的变化。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该病毒感染Vero细胞后能引起典型的合胞体病变;细胞超薄切片观察发现,病毒粒子多呈致密核芯,能引起宿主细胞线粒体肿胀,溶解;RT-PCR检测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证实其为PEDV,最终通过测序证实该毒株为变异毒株。体外传代培养至100代过程中,随着病毒代次升高,其对细胞适应性不断增强。接毒后细胞脱落时间由48 h逐渐缩短至17 h,病毒滴度由6代时的105.3TCID50/mL逐渐升高至100代的107.5TCID50/mL。致病力试验结果显示,病毒毒力随代次升高逐渐下降,40代时对仔猪已无致病力。本试验结果为PEDV突变株致病基因的确定及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9.
为评估长沙市城区犬狂犬病免疫效果,了解影响犬免疫抗体合格率的因素,2015—2018年连续4年,对长沙市定点监测点的犬只进行抽样,共在41个场点,采集犬血清样品2 137份,采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定性检测狂犬病血清抗体,并对比分析抗体水平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检测结果显示,2015年狂犬病抗体合格率为46.13%,2017年上升为73.39%,2018年略微下降至71.11%,总体呈上升趋势。不同地区比较显示,芙蓉区和雨花区抗体合格率保持稳定上升态势,开福区抗体合格率在2017年后增长快速,而其他3个区在2018年略有下降。免疫效果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城区狂犬病免疫合格率与年龄、免疫次数、免疫后时间及疫苗厂家有一定关系,而性别、疫苗种类对抗体合格率影响不大。结果表明:长沙市城区犬狂犬病免疫效果整体形势较好,但部分城区免疫合格率偏低,存在狂犬病病毒感染风险;首次免疫后,需要做好犬的加强免疫工作,尤其幼龄犬和老龄犬,以保证其处于较高的免疫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30.
根据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2012-2020)和动物布鲁氏菌诊断技术GB/T 18646-2002国家标准,通过虎红平板(RBT)、试管凝集(SAT)、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 ELISA),对长沙地区牛羊血清进行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并对检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为长沙市动物布鲁氏菌病净化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为长沙市建设国家食品安全城市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