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1篇
  1篇
综合类   3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是坏死杆菌病的主要致病因子,白细胞毒素基因(lkt)是其编码基因。以分离到的国内牛源坏死梭杆菌FN(A)菌株F4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PCR方法扩增白细胞毒素基因SH片段,克隆至pMD18-T载体上,以BamHⅠ和HindⅢ酶切的目的片段SH与相应酶切的pET32a载体连接构建pET32a-SH重组表达质粒,经转化E coli BL21(DE3)后用IPTG进行蛋白诱导,SDS-PAGE检测重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扩增基因序列大小为1800bp,SDS-PAGE检测重组蛋白有效表达,表达得到大小为80.2kDa的目的蛋白,采用镍柱亲和层析方法纯化SH重组蛋白,获得了纯度达95%的重组蛋白;经West-ern-blot证实,该蛋白对抗坏死杆菌阳性血清具有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72.
坏死梭杆菌是动物和人的各种坏死化脓感染的条件性致病菌.坏死梭杆菌的白细胞毒素是一种高度不稳定性分泌蛋白,被认为是主要的毒力因子.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基因的开放阅读框(lktAORF)包括9 726 bp,编码3 241个氨基酸,总分子质量为336 ku的蛋白,且与其他细菌的细胞毒素没有任何相似的序列.覆盖在整个坏死梭杆菌lktA ORF上的5个短的重叠的多肽分别是BSBSE,SX,GAS,SH和FINAL,将它们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所有的多肽都有免疫原性,但GAS引起最小的抗体反应,BSBSE和SH对坏死梭杆菌攻击诱导产生了很强的保护力,比坏死梭杆菌的培养上清内全长活性lkt或无活性上清的保护性要好得多.  相似文献   
73.
当前国内的新冠疫情已经基本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疫情的影响可能是长期而深远的,国家的政策导向、人们的生产生活、消费需求等也必将发生重大的变化.通过分析当前农机企业的现状和疫情带来的影响和变化,提出农机企业或将迎来新机遇,并进一步就如何把握机遇推进农机行业的发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4.
75.
会计一级集中核算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推行财务一级集中核算是财务工作的一项重大改革,有利于加强企业集团的垂直管理,改变过去财务报告层层汇总、合并、抵销,实现总部层面数据的集中和共享,使总部的管理、监督控制行为从事后走向事中、事前,实现财务管理向业务领域更深、更广层次的延伸,对生产经营进行有效的服务和全程监控。本文将探讨企业在财务一级集中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6.
为了实现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在生物反应器中的大规模生产,并使其可在以Vero细胞为细胞基质的病毒疫苗生产中应用,试验采用控制变量法对Vero细胞微载体悬浮培养相关参数进行逐一摸索研究。结果表明:在3~5 g微载体、1 L培养体系中,使用DMEM培养基、血清浓度为8%~10%、初始接种密度为30~50个/球,采用灌流式培养方式可使细胞达到最佳状态。说明成功建立了Vero细胞生物反应器的微载体悬浮培养工艺。  相似文献   
77.
为确定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某鹿场致患病鹿蹄腐烂的病原菌,本研究于患病梅花鹿的前蹄病健结合处采集病料并对其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最终分离到一株厌氧菌。对该细菌进行了形态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细菌生化鉴定仪鉴定、药物敏感性试验以及小鼠致病力试验等。结果显示该细菌在显微镜下呈革兰氏阴性、丝状、长短不一的杆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与多株坏死梭杆菌参考株的同源性均为99%,将其命名为HNFnf;经Vitek细菌鉴定仪鉴定该细菌为坏死梭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青霉素、头孢类等中度敏感,对阿米卡星、链霉素、庆大霉素耐药。本研究为临床治疗由坏死梭杆菌引起的反刍动物"腐蹄病"与"肝脓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8.
应用MDCK细胞从吉林某地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疑似发病犬肺脏组织中分离出1株病毒,该分离毒株经MDCK细胞传至第6代时出现典型的合胞体细胞病变(CPE)。经病毒形态观察、理化特性鉴定、RT-PCR和直接免疫荧光鉴定可知该分离毒株为犬瘟热病毒(CDV),命名为CDV-JT1;动物试验表明,试验犬接种CDV-JT1后21 d内都出现典型的犬瘟热症状;H基因序列分析表明,CDV-JT1株的H基因与中国分离株CDTaiChung株、TN株、SHLJ(07)1株、日本Hamamatsu株、Ueno株、Yanaka株和KDK-1株在基因型上同属于Asia-1型。CDV-JT1株含有包括CDV野毒株特有的309~311位在内的8个潜在的N-连接天冬酰氨糖基化位点。CDV-JT1强毒株的分离成功,对进一步开展疫苗研发、流行病学调查以及致病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9.
坏死梭杆菌是一种严格厌氧的革兰阴性(G-)杆菌,可以依据坏死梭杆菌的菌体形态、菌落特征、生化试验、耐药性试验、酶特性试验等进行检测。根据坏死梭杆菌的16 S rRNA基因序列、16 S~23 SrRNA基因间序列以及rpoB基因序列,可以对其进行菌种水平上的鉴定;根据坏死梭杆菌的gyrB基因序列和白细胞毒素操纵子启动子区序列,可以对坏死梭杆菌进行亚种水平的鉴别。环介导的等温扩增(LAMP)技术的发展也为坏死杆菌病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0.
生姜地膜覆盖栽培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庆江北区用透明膜覆盖栽培生姜,获得上市早、品质好、产量高、收益多的好效果。 江北区石马河公社的南桥寺大队,1984年种生姜试验田10.72亩。种植适应性强、生长势旺、无病的“乐山黄”姜种,用0.015毫米厚,2米宽的透明地膜覆盖,亩产生姜2971.8斤,比对照亩产1193斤增产14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