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5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 毫秒
51.
本试验旨在研究急性热应激对北京油鸡生长速度、肉品质以及抗病力的影响及日粮中添加Vc对缓解热应激的效果.试验在人工环控气候舱里进行.选取体重相近的56日龄北京油鸡公鸡162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Ⅰ为饲喂基础日粮的适温对照组;Ⅱ为饲喂基础日粮的高温应激组;Ⅲ为基础日粮中添加200 mg·kg-1的高温应激组.热应激1周后,所有处理统一饲喂基础日粮,环境温度维持在28℃.研究结果显示,急性热应激引起北京油鸡生长速度减慢,日增重降低,并且这种应激效应持续到上市日龄,表现在上市体重显著低于非热应激组(P<0.01);热应激导致鸡群死亡率上升,且抗体合成能力下降;热应激期间日粮中添加200 mg·kg-1有利于增强鸡的免疫力,且对鸡肉的pH值、肌内脂肪含量等品质性状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用294只3周龄Arbor Acres(AA)商品代肉公鸡进行试验,研究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中两种铬源(三氯化铬和酵母铬)及4个铬添加水平(0、0.4、2.0和10.0mg/kg)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特性、免疫功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鸡共分7组(两铬源共用零添加组),试验期3周。结果表明,三氯化铬在提高肉仔鸡饲料转化效率及法氏囊相对重量上比酵母铬更有效(P < 0.10),其余多数性能指标在两铬源间无显著差异(P > 0.10);日粮中添加2.0和10.0mg/kg水平铬可显著提高肉仔鸡的血清新城疫抗体效价和胸肌率(P < 0.05),铬水平对其余多数指标无影响(P > 0.10);除胸肌率(P < 0.03)外,其余指标均未观测到铬源与铬水平的互作(P > 0.10)。  相似文献   
53.
石岐黄肉鸡不同日粮下能量利用率和氮存留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次试验各选用320只1日龄石峡黄母雏,研究2~5周龄优质黄羽肉鸡在不同日粮能量(ME)、蛋白(CP)水平下能量利用率和氮存留率的变化规律。试验采用4×5双因素析因设计,4个ME(MJ/kg)水平:11.3,11.9,12.6和13.2;5个CP(%)水平:16.0,17.5,19.0,20.5和22.0;共20个组,每组16只鸡。研究结果表明,能量利用率与周龄呈显著正相关,5周龄平均比2周龄提高2.8%;氮存留率与周龄是显著负相关,5周龄氮存留率比2周龄下降10.4%。日粮中能量水平与鸡体能量利用率呈强正相关,与氮存留率呈正相关;日粮中蛋白水平与鸡体氮存、呈显著负相关。建议4周龄以后,适当提高日粮能量水平,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以有效提高饲料主营养成分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4.
旨在研究单独添加屎肠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及二者混合添加对乳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功能的影响,从而探究益生菌对乳鸽生长的调控机制。试验选取240只12日龄、体重接近的健康白羽王鸽,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屎肠球菌组、枯草芽孢杆菌组、混合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乳鸽,试验期16 d。试验期结束时,每个重复随机选取2只乳鸽(共48只乳鸽)称重,测定其血清免疫指标、肌肉品质、肝组织抗氧化指标和生长相关基因表达量等。试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屎肠球菌组显著提高了乳鸽的平均日增重(P<0.05),且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而枯草芽孢杆菌组显著降低了乳鸽的平均日增重(P<0.05);2)与对照组相比,3个处理组对乳鸽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肌率、胸肌率、腹脂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屎肠球菌组和混合组显著提高了乳鸽胸肌亮度(P<0.05),混合组还显著提高了乳鸽胸肌红度(P<0.05);3)与对照组相比,屎肠球菌组和混合组能显著提高乳鸽血清中IgG含量(P<0.05),混合组能显著提高乳鸽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P&...  相似文献   
55.
为探究鸽嗉囊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分离及培养方法,研究选择17日胚龄的鸽嗉囊组织,采用胰酶消化法和组织块贴壁培养法进行原代细胞分离,通过差速贴壁法纯化成纤维细胞.通过细胞形态观察、生长曲线测定和免疫荧光反应对细胞类型进行鉴定.结果 表明,采用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30 h后细胞开始生长,采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的细胞培养72 h后开...  相似文献   
56.
在一定条件下,日粮中添加碳酸氢钠,可以减少肉鸡肌胃糜烂的发生。这一结果是Coo-per等在英国动物生产年会上报告的。试验仔鸡平养,饲养密度为0.065米~2/只。50只鸡为一大组,共分16组,随机选取4组分别饲喂以下4种经处理后的日粮: 3%+ 30克鱼粉/千克饲料+10克碳酸氢钠/千克日粮, 3%- 30克鱼粉/千克饲料,不加碳酸氢钠; 9%+ 90克鱼粉/千克饲料+10克碳酸氢钠/千克日粮; 9%- 90克鱼粉/千克饲料,不加碳酸氢钠。仔鸡分别在21、35和49日龄屠宰,每个日粮处理组取样16只,测定肌胃pH值。从宏观  相似文献   
57.
肉鸡生产的光照制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国内肉鸡生产一般采用23 h光照,一般不像饲养蛋鸡那样重视光照强度。事实上,控制光照是肉鸡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科学合理的光照程序,不仅能减少肉鸡因生长过快导致的脂肪过度沉积、代谢病、腿病、视力障碍及血液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生率,而且能显著节省能耗。既能显著增加养殖经济效益,同时符合全球节能减排的需求。因此,研究制定和大力推广科学合理的肉鸡光照程序,对于促进肉鸡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8.
本研究旨在分析鸡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和腺苷一磷酸脱氨酶(AMPD1)基因的SNP位点对鸡肉肌内脂肪(IMF)和肌苷酸(IMP)含量的组合效应.试验以北京油鸡为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对A-FABP基因外显子1第51位碱基(P4位点)的C→T突变和AMPD1基因序列第129位(PB位点)的A→G突变进行单基因和多基因组合效应分析.结果表明,P4位点的突变纯合BB基因型和PB位点的突变纯合NN基因型分别是多态位点上IMF和IMP含量的优势基因型;组合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在9种组合中,BBNN和BBMN组合基因型个体的组合效应显著,其中BBMN基因型个体的IMF含量、腹脂率(AFP)和平均脂带宽(WFS)比组合前P4位点BB基因型和PB位点MN基因型个体的均值分别增加了7.80%、50.74%和4.92%,组合效应显著(P<0.05),IMP含量比组合前增加了2.53%;2个基因位点间不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因此,可将BB与NN或MN基因型聚合,进行分子标记聚合育种,以辅助选择提高鸡肉IMP和IMF含量.  相似文献   
59.
肉鸡生产与环境控制研究及其技术发展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国外肉鸡生产与环境控制研究及其技术发展1.1废弃物处理和节能减排技术减排及养殖废弃物处理技术研究是肉鸡生产与环境控制领域的重要方向,2013年主要研究热点和技术发展包括以下3个方面:①产前饲料配制源头减排技术:主要通过营养平衡技术配制低蛋白日粮[1]、饲用植酸酶和低植酸谷物[2]、有机微量元素[3]、果寡糖[4]等安全高效型饲料添加剂,完善饲料生产工艺和调节饲料制粒温度[5]等技术手  相似文献   
60.
陈继兰  文杰 《中国家禽》2003,7(Z1):124-125
本文主要概述了动物肉品内肌苷酸含量的遗传差异、遗传参数及相关分子遗传标记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