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3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7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甲型流感病毒危害动物和人类健康,其亚型多、突变率高、易发生重配,因此对其进行检测及流行毒株基因分析尤为重要。为解决传统方法进行大量甲型流感病毒序列分型和分析时存在的费工耗时、人为错误多等问题,结合实际工作需要,使用Perl语言建立了一套lunix系统下的甲型流感病毒快速分型与分析软件,并试用其对Gen Bank中所有宿主为鸭的甲型流感病毒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软件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序列的分析、分型和遗传进化研究,可用于甲型流感病毒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52.
SYBR Green Ⅰ模式荧光RT-PCR鉴别新城疫病毒毒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法】根据NDV的F蛋白裂解位点附近的序列,设计分别对应于NDV强毒和弱毒的两对引物,然后用SYBR Green Ⅰ模式的荧光RT-PCR方法比较两对引物对同一NDV的RNA扩增效率以及扩增产物的Tm值,来区分NDV的毒力。【结果】对8株NDV进行检测并测定其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荧光RT-PCR方法的检测结果和MDT测定的结果完全一致,说明此荧光RT-PCR法可用于NDV毒力检测。  相似文献   
53.
H10亚型禽流感病毒全球谱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助于GenBank中的Influenza Virus Resource和已发表的相关文献报道,对H10亚型禽流感病毒在全球和中国的流行谱系、流行情况和致病性进行了分析。全球H10亚型主要存在北美和欧亚2个谱系。H10病毒的HA受体结合位点分析表明,其倾向于结合α-2,3-唾液酸受体,属于典型的禽流感病毒特征。对H10病毒的HA裂解位点分析表明,大部分H10病毒具有低致病特性。综合分析认为,目前H10N8出现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不大,但仍需要提高警惕、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54.
兔异源蛋白与自身蛋白作为载体制备克伦特罗抗血清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将β2激动剂克伦特罗(CL)偶氮化后分别连接牛血清白蛋白(BSA),兔血清白蛋白(RSA)和兔IgG(RGG),分别用上述连接物免疫3组新西兰兔。经琼脂扩散试验,间接ELISA和间接抑制ELISA检测表明,BS,RSA和RGG均能作为载体制备CL抗血清。BSA作为载体制备的抗血清含有大量针对载体的抗体,面RSA和RGG作为载体制德的抗血清不含有针对载体的抗体,显示自身蛋白可作为载体,且优于异源蛋白  相似文献   
55.
2008年7月末,我国青岛即墨地区患病的虎皮鹦鹉幼雏出现体重下降、脱羽和羽毛变形萎缩、鸟喙变形及胸腺结构变异等症状,怀疑为鹦鹉喙羽病(PBFD)。利用PCR对濒死鹦鹉进行鹦鹉喙羽病病毒(PBFDV)的检测,并对扩增的C1基因进行了测序与分析。结果表明,有两只检测为PBFDV阳性,B last分析发现,QD-CN08株与GenBank中已发表的PBFDV分离株C1基因同源性为82%~93%,进化树分析表明与日本的毒株有比较近的亲缘关系。结合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特征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鹦鹉喙羽病,此病为中国大陆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6.
鹦鹉疱疹病毒和腺病毒是鹦鹉常见的病原体,这些疾病由于临床症状相似,所以在临床上难以区分且诊断困难。本研究建立了鹦鹉疱疹病毒和腺病毒的PCR诊断方法,对发病鹦鹉进行了诊断。随后,建立了一种双重PCR诊断方法,用于快速诊断鹦鹉疱疹病毒和腺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57.
近期的禽流感主动监测结果表明,我国部分H7N9亚型流感病毒已突变为高致病性毒株。为预防H7N9流感在禽群中引发大流行,本研究利用反向遗传技术,以鸡胚适应毒A/Puerto Rico/8/34(PR8)的内部基因为骨架,分别以H7N9亚型流感弱毒A/chicken/SH/3277/2016(S3277)和强毒A/chicken/SD/GDRZ/2017(GDRZ)的基因组为模板,扩增HA及NA基因,并对GDRZ HA基因进行修饰,去除裂解位点处的多个碱性氨基酸,使其获得低致病性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最终成功构建了H7N9流感疫苗候选株r S3277和r GDRZ。将两株病毒与自然分离的H7N3弱毒株A/duck/ZJ/1208/2009(ZJ1208)同时作为候选疫苗株,进行免疫效力试验。结果表明,r S3277、r GDRZ和ZJ1208灭活疫苗免疫SPF鸡21 d后,针对GDRZ的平均HI抗体效价分别达到7.2log2、10.1 log2和6.2 log2。免疫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上述3种灭活疫苗均可100%保护SPF鸡免受H7N9强毒攻击。本研究所构建的r GDRZ重组候选疫苗株可为H7N9高致病性流感的防控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8.
为建立可以区分H7亚型流感病毒强弱毒的方法,根椐Genbank和GISAID中H7病毒的HA基因序列,设计2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扩增H7病毒HA裂解位点区域的通用RT-PCR方法。在此基础上,在裂解位点处设计1条引物,建立了可以区分H7强弱毒的RT-PCR方法。该方法对弱毒株可以扩增出约337 bp的片段,对强毒株可以扩增出约349 bp和227 bp的片段,对其他常见亚型流感病毒的RT-PCR扩增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RT-PCR方法的检测下限为1 fg的H7N9病毒模板。该方法对10份实验室已鉴定好的H7N9病毒进行对比验证,两者的符合率为100%。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特异、快速、敏感、准确的特点,可用于H7亚型流感病毒的快速检测,同时还可区分强弱毒,对H7N9病毒,尤其是高致病性病毒的早期诊断和有效防控可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9.
为了解现阶段我国家禽中H7N9病毒感染状况,2017年2月在我国东部4个省份的123个场点进行了H7N9流感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H7N9病毒的样品总阳性率为2.48%,其中活禽市场的阳性率与往年监测数据相比出现上升;阳性场点范围较大,涵盖了养殖场、屠宰场和市场等多个区域;鸭类样品中的H7N9病毒阳性率高于往年,为1.89%。H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此次调查中检出的H7N9病毒均为低致病性病毒。这些数据为今后全面了解我国家禽中的H7N9病毒感染现状和制定有关防控措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0.
我国马立克氏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立克氏病是危害养禽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疫病。本文从马立克氏病的流行病学、致瘤基因、诊断技术、疫苗研究等几个方面,对国内马立克氏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