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6篇
  2篇
综合类   30篇
畜牧兽医   10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为研究5-羟色胺(5-HT)增多是否通过影响肠黏膜屏障引起断奶仔鼠的腹泻,检测断奶腹泻仔鼠小肠绒毛高度(VH)、隐窝深度(CD)变化。采用21d刚断奶ICR仔鼠,分为6组,第1组为正常对照组,第2组为应激腹泻组,番泻叶(0.4kg/L)按体重15mL/kg灌胃同时后肢束缚应激处理,第3组为氢溴酸西肽普兰(CH)对照组,用CH进行腹腔注射处理,第4组CH+腹泻组,CH药物处理4h后进行应激腹泻处理;第5组对氯苯丙氨酸(PCPA)对照组,PCPA腹腔注射;第6组PCPA+应激腹泻组,PCPA药物处理4h后进行应激腹泻处理。连续处理5日后处死小鼠,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测量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由HE染色结果发现,应激腹泻组、CH+应激腹泻组和PCPA+应激腹泻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肠绒毛顶端出现充血,绒毛变短,裸露固有层等病理现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应激性腹泻组小鼠肠绒毛高度降低: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分别降低14.80%(P0.01),6.89%(P0.01)和19.31%(P0.01),隐窝深度分别升高14.09%(P0.01)、4.85%(P0.05)、11.53%(P0.01),故VH和CD的比值(V/C)降低:CH处理组与应激腹泻组小鼠变化趋势相同;而PCPA处理组则无明显变化。与应激腹泻小鼠相比,CH+应激腹泻组小鼠肠绒毛高度降低,尤其空肠显著降低11.18%(P0.01),隐窝深度升高,尤其十二指肠显著升高4.86%(P0.05),故V/C值也降低,而PCPA+应激腹泻组小鼠绒毛高度升高,分别为4.83%(P0.05),4.15%(P0.01),10.60%(P0.01),隐窝深度降低,分别为27.46%(P0.01)、19.21%(P0.01)、16.74%(P0.01),故V/C值升高。断奶腹泻仔鼠小肠黏膜机械屏障遭到破坏,而肠道内5-HT含量的升高也会使断奶仔鼠出现腹泻现象,同时小肠绒毛高度降低,隐窝深度增加。因此5-HT升高可能通过损伤断奶仔鼠小肠的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从而引发腹泻。  相似文献   
52.
动物医学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传统的动物解剖学实验教学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于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本文从动物解剖学实验教学现状出发,分析了虚拟仿真技术在动物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以及应用效果,表明其在动物医学实验教学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3.
北京郊区羊感染捻转血矛线虫情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粪便检测法和幼虫培养法,对北京地区5个区县的5个不同规模的羊场(423只羊)进行了捻转血矛线虫的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检测230只羊的粪样,感染40只,捻转血矛线虫的感染率为17.4%。其中通县感染率为100%,其它4个郊区(县)均无感染。  相似文献   
54.
采用大体和显微解剖学方法,观察了20羽北京鸭输卵管壁内血管分布。结果表明,出入北京鸭输卵管的血管均是从系膜缘进入输卵管壁内、外肌层间,形成肌间血管层;黏膜固有层深层动脉形成弓形吻合动脉,吻合动脉分出分支分布于黏膜层;黏膜上皮下微血管层的厚度和密度在各段存在差异,蛋白分泌部最厚而密集,其次是峡部、子宫部,漏斗部和阴道部仅形成单层毛细血管层。  相似文献   
55.
用免疫组化PAP法,观察了经秋水仙素预处理的北京鸭下丘脑内5-羟色胺(5-HT)样神经元的分布。结果,5-HT样神经元仅散在分布于下丘脑室周器(paraventricularorgan,PVO)内,下丘脑室周器腹侧部的5-HT样神经元数量多于背侧部;阳性反应细胞体呈多角形、椭圆形或棱形,常聚集在血管周围,有突起伸向第Ⅲ脑室内表面。推测北京鸭下丘脑室周器存在含5-HT的触液神经元。  相似文献   
56.
本研究旨在研究雌激素和孕酮对卵巢摘除大鼠子宫内肥大细胞数量的影响,探讨雌激素和孕酮与子宫内肥大细胞之间的相关关系。35只雌性成年大鼠随机分成7组:假手术组(SHAM)、卵巢摘除组(OVX)、卵巢摘除+雌二醇E2(OVX+E 20 μg、OVX+E 100 μg、OVX+E 500 μg)、卵巢摘除+孕酮P4(OVX+P 2 mg、OVX+P 10 mg)。动物处理7 d后,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雌二醇和孕酮的含量,用甲苯胺蓝染色显示大鼠子宫内肥大细胞。结果显示:①OVX组大鼠血清雌二醇浓度最低,雌二醇处理后, OVX+E 20 μg组雌二醇浓度比OVX组升高97.13%、OVX+E 100 μg组比OVX组升高204.84%、OVX+E 500 μg组比OVX组升高936.45%;孕酮处理后,孕酮浓度OVX+P 2 mg组比OVX组升高77.25%、OVX+P 10 mg组比OVX组升高235.25%,各组差异均显著(P〈0.05)。②雌二醇处理后大鼠子宫内肥大细胞数量减少, 与OVX组比较,OVX+E20 μg组减少32.65%、OVX+E 100 μg组减少64.50%、OVX+E 500 μg组减少74.49%;孕酮处理后,OVX+P 2 mg组比OVX组增加66.73%、OVX+P 10 mg组比OVX组减少70.67%。除OVX+E 20 μg组外,各组与OVX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随着血清中雌、孕激素含量的升高,大鼠子宫内肥大细胞的数量呈递减趋势,提示雌激素和孕酮对大鼠子宫内肥大细胞的数量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探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已烯雌酚(DES)对成年动物附睾组织形态的影响,将DES皮下注射成年仓鼠(剂量为每天1mg/kg)连续1周后,用光镜和电镜观察附睾组织形态的变化,并用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附睾管上皮细胞和精子的凋亡情况。结果,DES处理后附睾头和附睾尾萎缩,附睾管变细。附睾管上皮细胞形态出现明显的改变,附睾上皮细胞和精子均出现大量凋亡,附睾管管腔内充满发育异常的生精细胞,少见长形精子。结果表明,DES能诱发成年动物附睾形态的改变,这可能是造成成年动物生精障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8.
为了研究雌二醇对大鼠小肠黏膜IgA+细胞的影响,试验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染色,对不同剂量雌二醇处理的各组Wistar雌性大鼠小肠黏膜IgA+细胞的数量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卵巢摘除组大鼠小肠黏膜IgA+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与卵巢摘除组相比,补充适量的雌二醇后,小肠黏膜IgA+细胞的数量显著增多。结果说明卵巢摘除使大鼠小肠黏膜免疫功能降低,补充适量雌二醇后这种情况可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9.
为了研究孕酮对大鼠小肠黏膜IgA+阳性细胞的影响,将24只wistar健康雌性大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后,于发情间情期,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只做假手术;OVX组:双侧卵巢摘除;OVX+P1组:双侧卵巢摘除+孕酮2 mg/kg;OVX+P2组:双侧卵巢摘除+孕酮10 mg/kg,连续用药7 d,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雌二醇和孕酮的含量,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小肠黏膜IgA+阳性细胞。结果表明:(1)OVX组大鼠血清中孕酮浓度最低,孕酮处理后,孕酮浓度OVX+P1组比OVX组升高77.25%,OVX+P2组比OVX组升高235.25%,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2)和对照组相比,OVX组大鼠的小肠黏膜IgA+阳性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补充两种剂量的孕酮后,和OVX组相比,IgA+阳性细胞的数量有减少的趋势,其中OVX+P1组与OVX组差异不显著(P>0.05);OVX+P2组与OVX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卵巢摘除使大鼠小肠黏膜IgA+阳性细胞的数量减少,IgA+阳性细胞的数量与孕酮的浓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60.
用免疫组化PAP法,观察了经秋水仙素预处理的北京鸭下丘脑内5-羟色胺(5-HT)样神经元的分布。结果,5-HT样神经元仅期在分布于丘脑室周器(paraventricularorgan,PVO)内,下丘脑室周器腹侧部的5-HT样神经元数量多于背侧部,阳性反应的细胞体呈多角形,椭圆形或棱形,常聚集在血管周围,有突起伸向第Ⅲ脑室内表面,推则北京鸭下丘脑室周器存在含5-HT的触液神经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