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62.
骨、皮、肉、脂是组成猪有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了解其生长发育规律的变化,不仅可为猪的饲养管理、营养水平的制订提供科学的依据,而且亦揭示了品种的固有特性,给科学育种给予一定的启示。国内外关于猪的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很多。国内李永琛(1980)、齐守荣(1981)等曾对几个地方猪种及少量培育品种进行过研究,但对瘦肉型新培育品种的研究则较少。再者,由于猪种本身的内在遗传差异,以上作者所得结论亦不尽相同。为了了解湖北白猪的生  相似文献   
63.
1湖北省生猪产业的发展现状 1.1生猪养殖发展的历程 湖北地处长江中下游,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之美称。自然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南北气候兼备,适宜养猪生产。此外,湖北养猪的历史悠久,长期以来畜牧业和全国广大农区畜牧业一样,属于家庭种植业的补充和兼业,农民利用种植业的产品剩余进行兼业化生产,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  相似文献   
64.
2 应用“工程化”技术组装配套,促进养猪生产方式由数量型、速度型向经济质量和效率增长型转变我国现阶段养猪生产,正处在一个由粗放型向集约型,以增加高技术含量为取向的重要变革时期。在“工程化”技术的养猪新工艺建立方面,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其发展方向是:朝向集约化、专业化。突出了以工艺技术为前提的设备、设施养猪新特点。提高其饲养密度和周转利用效率;在新品种及杂交配套利用方式上,随着各个企业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和饲料营养水平的提高,在充分体现出:适度、便捷、高效率杂交模式应用的前提下,趋向于适时地根据市场消…  相似文献   
65.
在现代养猪新工艺模式中,技术设备投入的重要应放在产仔与保育两个车间。华中农业大学研制的养猪新工艺,将产仔与保育两个车间设计成“单元式”结构,该项工艺结构模式与特定的管理技术相配合,取得了理想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66.
随着养猪技术条件和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猪场开始采用仔猪早期断奶技术。在现代养猪生产中,哺乳期的长短是关系产仔房等设备利用率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母猪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对实行仔猪早期断奶的生产效果与综合经济效益的分析,有利于促进猪场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断奶日龄,积极推进仔猪早期断奶。  相似文献   
67.
为缓解母猪的热应激,在我国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对3种不同通风形式的滴水降温系统进行了比较试验,这3种通风形式分别为:1)纵向通风加局部正压送风;2)纵向通风;3)循环风机,使用纵向通风和循环风机的舍内风速分别为0.51 m/s和0.40 m/s。将母猪的体温和呼吸频率作为降温效果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纵向通风与滴水相结合的降温系统能有效缓解母猪的热应激,在舍内平均温湿度分别为31.5 ℃和82.5%时,母猪的平均体温和呼吸频率分别为38.99 ℃和45.4次/min,风机运行的耗电量为2.0 kW·h;滴水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