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30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44篇
  31篇
综合类   174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93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一、原料配方大豆酱200g、大蒜10g、鲜香菇柄100g、植物油30克、味精3克、白糖5g、辣椒50g。二、工艺流程菇柄-清洗-绞肉机绞碎-加辅料-加增稠剂-分装封口-灭菌-包装-成品。三、操作要点1.原料要求大豆酱:酱体红褐色,味道鲜美醇厚;  相似文献   
62.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工厂化生产中的污染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菌类污染、褐变和“玻璃化”现象并称为植物组织培养的三大难题。在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工厂化生产快繁过程中.常常会发生菌类污染,导致生产成本的大大提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错过了最佳栽培时期,则影响了当年的繁育计划:污染严重的话,还会造成重要资源的丢失。给科研与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63.
甲砜霉素在鲤鱼及鲫鱼体内的残留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旨在分析甲砜霉素在鲤鱼和鲫鱼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并为制定休药期提供依据。按照30 mg/kg的给药量对鲤鱼和鲫鱼连续口灌给药甲砜霉素3天,定时取样,外标法定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检测采样组织中甲砜霉素的残留量。结果显示:甲砜霉素在0.1~200 n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7。回收率在81.33%~109.72%之间。甲砜霉素在停止给药后鱼体各检测组织中残留量呈下降趋势,在停药25天后,甲砜霉素残留量低于中国与欧盟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MRLs)。根据结果,建议休药期为25天。  相似文献   
64.
AMF对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和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ucorrhiz fungi,AMF)对低温胁迫下黄瓜(Cucumis sativusL.)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以黄瓜品种‘津春2号'为试材,利用人工气候箱进行低温处理(昼/夜,15/10℃),研究低温胁迫下接种AMF对黄瓜幼苗生长、电解质渗透率、根系活力和叶绿素、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与低温胁迫的未接菌对照相比,接种AMF可以使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的株高增长量、茎粗增长量、地上部和地下部鲜质量的增长量、地上部和地下部干质量的增长量均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10.24%,根系活力提高178.32%,POD、SOD、CAT活性分别提高57.63%、6.72%和35%,MDA含量和电解质渗透率分别降低11.05%和16.08%.[结论]接种AMF可通过促进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的大量积累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来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从而增强黄瓜幼苗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RS与GIS在基本农田布局优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基础数据资源(RS数据、现状与规划数据、外业调查资料),结合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以湖北省嘉鱼县为例,从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环境角度出发,对基期基本农田在数量与空间双重限制下进行划定优化。[结果]优化后的基本农田总面积为25 593.90 hm~2,在数量上达到了各个乡镇的分解指标与全县的总体指标,在空间布局上连片性有所提高,剔除了原有基本农田中的非耕地23.62 hm~2,补充高质量耕地139.18 hm~2。[结论]遥感数据在候选区确定、耕地现状判别等方面表现出了巨大潜力,GIS灵活强大的空间分析及统计功能对不同方案的生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6.
育苗质量对番茄植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合作903"番茄为试材,木薯渣为主要原料复配基质育苗,研究育苗质量对番茄植株生长的影响。分析不同配方育苗基质对番茄幼苗生长量、全株干重、G值、壮苗指数、根系生长及定植后番茄的生长指标、果实指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木薯渣∶醋糟∶蛭石=4∶1∶3的配方基质育出的番茄幼苗,定植后生长势最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67.
96份雀麦属材料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来自国内外的96份雀麦属材料的遗传多样性。19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09条谱带,其中106条是多态性谱带,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7.25%。POPGENE 1.31软件分析结果显示:96份雀麦属材料总的基因多样性指数(Nei’s)为0.2756,Shannon信息指数为0.4257,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基因流(Nm)为1.3273,各种群间有一定的基因交流。用SLT_NTsys2.1e软件进行UPGMA聚类分析表明,96份材料可分为6个类群,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用Arlequin3.1软件进行AMOVA分析表明,种间的分子变异比率为15.85%,种内的分子变异比率为84.15%,种内分子变异较大,种内遗传多样性高于种间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68.
内蒙古高原克氏针茅种群的生态分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野外形态调查和DNA分子标记方法,对内蒙古高原7个不同地理分布的克氏针茅种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理分布区克氏针茅种群的表型性状受环境影响改变程度的差异不同,其中营养枝高度、生殖枝高度、千粒重、颖果长、芒柱长具有随降水量递减而变小、变短的趋势;而颖果直径表现为随降水量的递减逐渐增加的趋势。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表明,16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129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28个(99.22%)。AMOVA分析显示,克氏针茅种群64.95%的遗传变异发生在种群内,35.05%的遗传变异发生在种群间。种群遗传多样性与其所处生境的年均温呈显著相关关系(r=0.802,t=3.003t0.05=2.571)。聚类分析表明,7个种群一级聚类分为4个分支,有相似生态条件的种群具有优先聚类的趋势,种群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无明显的相关性。克氏针茅有较大的形态变化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环境适应潜力大,可作为西部地区植被恢复及草地生态建设的首选植物之一。  相似文献   
69.
雀麦种子萌发期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条件,对6份雀麦种子进行萌发期抗旱评价,结果表明:4%和8%浓度处理的发芽率、发芽势、胚根生长、胚芽生长和发芽指数较对照没有变化或降低不显著,大于12%PEG浓度胁迫较对照显著降低胚根和胚芽的生长、发芽指数和发芽势.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耐旱性综合评价表明:6份材料的抗旱性依次为A1>A5>A6>A3>A2>A4.  相似文献   
70.
早佳8424西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早佳8424西瓜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播种育苗、整地移栽、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内容进行了介绍,以期为该品种的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