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当前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正在加速发展,但仍不完善。各类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先进经验与做法,甚至是外国的经验对于加快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科学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还处于起步阶段,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总结和借鉴美国农业合作的经验,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道路,有助于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一、首先来看我们的合作社存在的各种问题:(一)经营规模偏小,带动力不强  相似文献   
52.
53.
本试验构建了1株表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RF5/ORF6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并进行了小鼠免疫实验,对其诱导BALB/c小鼠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的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重组鸡痘病毒能够刺激免疫鼠产生特异性PRRSV ELISA抗体,促进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对免疫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检测结果表明,IFN-γ的分泌显著提高。结果表明,所构建重组鸡痘病毒可以对小鼠起到良好的免疫效果,具有成为抗PRRSV感染新型疫苗的潜力。  相似文献   
54.
一株拮抗棉花枯萎病菌产铁载体内生细菌的筛选(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盆栽控病效果良好的一株植物内生细菌为材料,通过对铁载体的研究,探索其对棉花枯萎病的拮抗机制。[方法]通过蔗糖-天冬氨酸(Modified Sugar-Aspartic Acid,MSA)平板初步判断菌株是否产铁载体及其荧光特性;根据特定波长下吸光度值测定各菌株在液体MSA培养基内产铁载体活性;不同铁离子浓度下,比较其铁载体对棉花枯萎病的抑制作用;结合形态、生理生化等特征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该内生细菌在MSA培养基中高产的荧光铁载体对棉花枯萎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具有抑制作用,随着铁离子浓度的提高对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减弱;初步分析确定该内生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结论]芽孢杆菌可以通过分泌铁载体竞争铁的吸收而抑制尖孢镰刀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55.
基于移动GIS的施肥推介系统研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于GeoDatabase的成果数据库和基于ArcGIS Server的移动数据服务的支持下,利用ArcGIS Mobile 9.3组件和丰缺指标法施肥模型,开发了面向导航型PDA的施肥推介终端软件,以满足人们随时随地获取施肥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56.
新烟碱类杀虫剂拌种防治麦蚜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和噻虫嗪拌种对麦蚜整个发生期的防治效果和对小麦的安全性,研究了吡虫啉和噻虫嗪拌种对小麦苗期和穗期蚜虫的防治效果以及对小麦出苗、分蘖、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2a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1.4~2.0g/kg拌种、噻虫嗪1.0~4.0g/kg拌种对小麦整个生育期蚜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小麦出穗前、扬花期和灌浆期对麦蚜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6.02%~100%、93.12%~100%和84.19%~98.31%;吡虫啉1.4g/kg拌种、噻虫嗪1.0~2.0g/kg拌种对小麦出苗时间、出苗率无显著影响,噻虫嗪4.0g/kg拌种小麦出苗时间推迟0.5~1d,对出苗率无影响;吡虫啉1.4g/kg拌种、噻虫嗪2.0g/kg拌种,小麦有效分蘖增加最多,分别为55.38%和34.58%;小麦千粒重增加以吡虫啉1.4g/kg拌种最高,显著高于噻虫嗪1.0~4.0g/kg拌种,且吡虫啉1.4g/kg拌种小麦产量增加显著高于噻虫嗪4.0g/kg拌种,稍高于噻虫嗪1.0~2.0g/kg拌种。可见,在小麦播种时,用吡虫啉1.4~2.0g/kg、噻虫嗪1.0~2.0g/kg拌种可有效控制小麦整个生育期蚜虫危害,且对小麦安全,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7.
为探究干旱条件下玉米种衣剂功能助剂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将自行研制NA-MY助剂和种衣剂混合后对郑单958种子包衣,用15%PEG-6000溶液模拟土壤干旱环境,分别测定了干旱胁迫下比拌种衣剂单独包衣,以及NA-MY助剂和比拌种衣剂混合后包衣的玉米种子在萌发及幼苗生长中的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玉米发芽能力显著低于正常水分条件,幼苗中SOD、POD、CAT活性,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均增加,但叶绿素a+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降低。NA-MY助剂与比拌种衣剂混合后包衣可显著促进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的萌发和幼苗根系生长,有效提高幼苗活性氧清除系统中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的含量,减少电解质渗出率和MDA的积累。由此可见,应用NA-MY助剂包衣可以减轻干旱胁迫对玉米萌发和幼苗伤害,提高玉米抗旱性。本研究结果为NA-MY助剂在田间的应用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58.
为分析棉花黄萎病菌VdTri15基因的功能,利用基因同源重组原理将强致病力落叶型大丽轮枝菌Vd991菌株的VdTri15基因进行敲除。以Vd991菌株为对照,比较分析敲除突变体与野生型之间在生长速度、外分泌毒素、致病性等方面的差异,探讨VdTri15基因在致病过程中的功能。结果表明,VdTri15突变并不影响病菌的生长,但可引起其致病力减弱,分泌毒素种类发生改变。由此说明,VdTri15基因通过影响相关毒素的合成来影响大丽轮枝菌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59.
用纯化的O型口蹄疫泛亚毒株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 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3次克隆和间接EL ISA筛选,获得了ⅢA 11、ⅢC 3和ⅢF 10 3株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间接EL ISA测定,单抗效价为:细胞培养上清1∶160~1∶640,腹水为1∶5×104~1∶4×105;经EL ISA法测定,3株单克隆抗体均与泛亚株VP 1蛋白反应,而不与A型口蹄疫病毒VP 1蛋白反应;单抗的亚类鉴定结果表明,ⅢA 11和ⅢF 10分泌的抗体为IgG 1亚类,ⅢC 3分泌的抗体为IgG 2b亚类。单克隆抗体抗原识别位点分析结果表明,ⅢA 11与另外2种单克隆抗体的识别位点不同,而ⅢC 3和ⅢF 10的识别位点相近。  相似文献   
60.
口蹄疫病毒3D基因在重组杆状病毒中的表达及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进行了口蹄疫病毒3D基因在Sf9细胞中的表达研究.首先克隆了3D基因片段,将pMD18-3D质粒及杆状病毒转座载体质粒pFastBacⅠ分别用EcoRⅠ及Xba Ⅰ酶切后,用T4DNA连接酶连接,构建了重组质粒pFastBac-3D;再将该重组质粒转化DH10 Bac感受态细菌,在体内进行重组,并经三重抗性与蓝白斑筛选,得到杆状病毒重组质粒Bacmid-3D;将Bacmid-3D转染Sf9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并进行表达水平的检测.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3D蛋白在重组杆状病毒中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