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2篇
综合类   3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51.
为探究miR-107在静原鸡肌肉组织肌苷酸特异性沉积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本研究利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和数据库对静原鸡miR-107进行了靶基因预测与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转录组测序获取静原鸡miR-107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和保守性分析;通过TargetScan、miRDB和PicTar预测结果的交集并结合miRTarbase中已证实的靶基因集合,取二者并集,采用OmicShare工具对基因集合进行GO功能富集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讨论HMED数据库中miR-107在不同组织和疾病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miR-107序列在各物种间高度保守,miR-107调控的靶基因GO功能富集主要包括细胞过程、生物调节、代谢过程、刺激反应等生物学过程和结合、催化活性、转录调节活性等分子功能;靶基因存在于细胞的多个组分中,包括细胞器、细胞膜、含蛋白质复合物。信号转导通路显著富集于癌症中的microRNAs途径(microRNAs in cancer)、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癌症中途径(pathways in cancer)、PI3K-Akt信号通路(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中(P<0.05)。miRNA-靶基因互作分析发现,miR-107主要通过与靶基因mRNA的非翻译区靶向结合抑制靶基因的表达。根据HMED数据库中miR-107在不同组织和疾病中的表达数据,发现miR-107在黑素瘤(melanoma)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在扁桃体(tonsil)和肌肉(muscle)等组织中表达水平较低。通过对静原鸡miR-107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为miR-107功能及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也为进一步研究miR-107在静原鸡肌肉发育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2.
53.
为阐明陇东肉牛对氧磷酶1(paraoxonase 1,PON1)基因的结构与功能,本研究运用PCR扩增陇东肉牛PON1基因所有外显子序列并测序,通过Seqman软件完成序列拼接,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和分析其碱基组成、开放阅读框及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原子组成、氨基酸残基数、亲水性和疏水性、分子质量、等电点、二级结构、高级结构等。结果显示,陇东肉牛PON1基因CDS区序列全长1 068bp,编码355个氨基酸残基,其中数目最多的为亮氨酸(Leu),数目最少的为半胱氨酸和色氨酸(Cys和Trp)。碱基组成中A+T含量(56.55%)高于G+C含量(43.26%)。与GenBank中牛PON1基因序列(登录号:EU289337)比对分析发现,在PON1基因外显子4、6、8、9中存在突变,但均未导致氨基酸发生变化,为同义突变。PON1蛋白的原子组成是C1810H2796N454O533S12,分子质量为39.83ku,理论等电点为5.24,为稳定的水溶性蛋白质。PON1蛋白二级结构中无规则卷曲、延展链、α-螺旋和β-转角分别由159、116、55和25个氨基酸构成,最终形成了以无规则卷曲和延展链为主的混合型。PON1蛋白的疏水性结果表明,第8位苏氨酸(Thr)疏水性最强(最高分值2.878),第299位脯氨酸(Pro)亲水性最强(最低分值-2.222)。本试验结果为深入研究陇东肉牛PON1蛋白功能及探讨PON1基因突变对甘肃地方肉牛胴体、肉质性状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4.
目前手术中采用的镇痛剂为阿片肽,阿片的长期使用会使人对其产生依赖性、并会产生一些并发症,尽管应用纳洛酮能消除阿片肽的一些副作用及并发症,但作为化学试剂,长期使用后会对人产生一定的副作用。K-酪蛋白作为牛奶中主要的蛋白,经胰酶水解后产生的三种活性肽为纳洛酮样类似物。因此从人们长远健康的角度考虑,应用这三种活性肽替代纳洛酮消除阿片肽的副作用有待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55.
宁夏地区荷斯坦牛产奶量和产犊间隔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影响宁夏地区荷斯坦牛产奶量和产犊间隔的非遗传因素,以宁夏某奶业有限公司2012—2016年间6 236头健康中国荷斯坦牛产奶性能记录和繁殖记录为研究材料,以305d产奶量和产犊间隔为研究对象,运用SAS8.1软件,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场、胎次、初产月龄、产犊年份及产犊季节对荷斯坦牛305d产奶量和产犊间隔的影响。结果表明:场、胎次、产犊年份、产犊季节和产犊间隔均对荷斯坦牛305d产奶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初产月龄对305d产奶量有显著影响(P0.05);场、胎次、产犊季节和产奶量对产犊间隔有极显著影响(P0.01)。研究发现胎次、初产月龄、产犊季节和产犊间隔是影响荷斯坦奶牛305d产奶量的重要因素,胎次、产犊季节和产奶量是影响奶牛产犊间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6.
旨在对宁夏地区638头成年安格斯牛的体质量、体尺指标进行遗传参数估计。运用DMU软件DMUAI模块,AI-REML结合EM算法并配合多性状动物模型,以出生场、年度、季节和月龄作为固定效应,动物个体效应作为随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成年安格斯牛体质量、体高、体斜长、胸围、腹围、管围和十字部高的遗传力分别为0.5、0.6、0.39、0.6、0.29、0.69、0.45,除腹围外,其他性状均属于高遗传力性状,各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为0.44~0.97,表型相关为0.42~0.93,均呈强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57.
静原鸡ELOVL5基因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静原鸡ELOVL5基因遗传变异位点,探讨其遗传特性,本研究利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及DNA测序技术对静原鸡ELOVL5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静原鸡ELOVL5基因exon2和exon5均无多态性;在intron2扩增片段上共检测到1个SNP位点(g.88620433+1683G>A),其表现为2种基因型(AA、AG)。其中AA为优势基因型,基因型频率为0.84,A为优势等位基因,基因频率为0.92。在248个静原鸡群体中未发现纯合GG型个体。群体遗传学分析表明,该位点纯合度较高(0.84),PIC为0.14(PIC<0.25),呈低度多态。卡方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静原鸡ELOVL5基因intron2突变未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综上,静原鸡ELOVL5基因intron2多态性较低,exon2和exon5未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58.
采用聚丙烯酰胺不连续梯度凝胶电泳法,对宁夏滩羊及4种引进羊种的血清转铁蛋白(Tf)、后白蛋白(Po)、清蛋白三个位点的蛋白质多态性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宁夏滩羊与引进羊种的血清转铁蛋白、后白蛋白2个位点的基因型有所差别,清蛋白位点基因型相同。计算各羊种的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以及宁夏滩羊与引进羊种之间的遗传距离,对所研究的5个羊种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宁夏滩羊与陶塞特最近,其次为萨福克、小尾寒羊,与特克萨尔最远。  相似文献   
59.
血液蛋白质及酶多态性作为一种遗传标记,已被广泛应用于探讨品种起源、进化、品种亲缘关系.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了探讨利用血液蛋白质多态性作为遗传标记进行早期选种的可能性,一些学者研究了血清蛋白质及酶多态性与经济性状的关系,并取得了相应的结果,但利用血清蛋白质及酶多态性计算品种间遗传距离预测肉羊杂种优势还未见报道.现将以宁夏地区普遍饲养的5个品种肉用羊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清脂酶、转铁蛋白、后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多态性进行了遗传检测,并据其基因频率计算出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依据品种间遗传距离的大小组合不同的杂交组合,并对各杂交组合后代及其纯种的生产性能和各组合的杂种优势进行统计计算,从而为杂种亲本的选择提供简捷、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0.
繁殖性状是牛(Bos taurus)重要的经济性状,与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密切相关。繁殖相关的主要性状包含精液品质、卵泡发生、排卵、胚胎发育、产犊难易、产犊间隔等,其表现通常受到基因的严格调控。对繁殖性状的重要基因功能深入挖掘和筛选对于牛的改良和选育、提高生产性能、节约生产成本至关重要。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牛繁殖性状基因的研究进展,如促黄体素受体(luteinizing hormone receptor,LHR)及牛精子鞭毛2(sperm flagella 2,SPEF2)与精液品质相关,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促卵泡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及抗缪勒氏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BMP15)、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GDF9)与卵泡发生、排卵相关,JY-1、尾型同源框2(caudal type homeobox 2,CDX2)及冠毛素2(pappalysin 2,PAPP-A2)与早期胚胎发育及产犊难易相关,唾液酸结合Ig样凝集素5(sialic acid binding Ig like lectin 5,SIGLEC5)、CX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1(C-X-C motif chemokine receptor 1,CXCR1)及叉头转录因子O1(forkhead box O1,FoxO1)与产犊间隔相关,作者通过综述以上重要繁殖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介绍了这些繁殖性状重要基因对牛生产性能的影响,以期为牛繁殖性状相关调控基因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