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刘少霞  陈贵  秦萍  曹冬煦  马冬伍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829-2829,2832
用50 mmol/L磷酸缓冲液pH值7.8、去离子水、5%三氯乙酸3种提取液分别提取小苍兰叶片中的MDA,分别与5%三氯乙酸+0.5%TBA、1 mol/L HCl+0.5%TBA、30%乙酸+0.5%TBA 3种显色液进行交差显色试验.结果表明:用去离子水提取植物体内的MDA效果较好,用30%乙酸+0.5%TBA与MDA显色,反应产物在特定波长(532 nm)处有明显吸收峰值.  相似文献   
12.
牛乳及其制品是健康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食用未经高温消毒或超高温灭菌的牛乳,由于病原菌的污染可能造成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或致使营养损失过高.本文综述巴氏灭菌是保持牛乳营养、提高微生物安全性的有效方法,旨在说明巴氏杀菌乳更加适合饮用.  相似文献   
13.
林下参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场地选择、场地清理、品种选择、种苗选择、播种和移栽、病虫鼠害防治以及封山管理系统介绍了林下参栽培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随着林业各大工程的实施,禁伐后林业保护政策的重大调整,生态增效与农民增收矛盾在林区显得尤为突出,如何有效缓解林、农矛盾,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这一宏伟目标,是各级政府及林业部门应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临床中发现一例犬上唇贯穿性肿瘤,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 病犬10周岁,体重6kg,上唇肿胀约有半年,瘤体位于右上唇,上起鼻孔下缘,右至唇中线,直径约6cm,已破溃,流脓血,探诊发现肿瘤已贯穿至唇内侧齿龈根部。病犬不能自由采食,每天靠人工喂流食,其他体征均正常。  相似文献   
16.
加大环境治理 构建食品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对我国源于食品的农产品质量现状剖析,认为我国农产品质量从法规方面已经得到重视,同时农产品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食品安全,作者认为,要建立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7.
陕北白绒山羊是以辽宁白绒山羊为父本,陕北黑山羊为母本,采用简单育成杂交方式,以二、三代杂种羊横交、自繁定型、继代选育提高而育成的绒肉兼用型山羊新品种。2003年农业部公布为新品种。陕北白绒山羊,主要分布在陕西省的榆林、延安两市的丘陵山区和风沙草滩区,2005年末达到品  相似文献   
18.
目前已有多种可用于肉品卫生质量检验的理化方法,但是对其有效性的确认,并不完全一致。为进一步筛选并明确能够用于快速准确鉴定病死畜禽产品的理化方法,利用实际采集的200份病死畜禽和126份健康畜禽样本,对硫酸铜沉淀法、微生物毒素法、pH试纸法、过氧化物酶法4种理化方法进行了有效性筛选,并研究了各方法对不同储存温度和时间,以及不同病原感染的病死畜禽样品鉴定的适用性。结果显示,硫酸铜沉淀法对病死猪肉有效鉴定率为68.7%(79/115),对病死鸡肉的有效鉴定率为81.2%(69/85),对畜禽样品总体鉴定准确度达81.4%;且在室温当天、冷藏3 d以及冷冻7 d和30 d条件下适用性较好,对于病毒和细菌感染的样品都适用。微生物毒素法对病死畜禽产品鉴定的敏感性较高(75.0%),但特异性低(34.8%)。pH试纸法对于病死猪肉的鉴定有效性尚可(76.3%),适用性也较好,但对病死鸡肉的鉴定有效性较差。过氧化物酶法对病死猪肉的检出率为58.3%,对不同温度和时间以及不同病原感染样品的适用性也较好,但对病死鸡肉的鉴定效果不佳。结果表明,硫酸铜沉淀法可用于病死畜禽产品鉴定,微生物毒素法对病死畜禽产品的鉴定效果较差,pH试纸法和过氧化物酶法可有效鉴定病死猪肉。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通过分子流行病学诊断技术,分别从山东、辽宁、吉林、陕西4个地区表现肝炎症状的病鸡中,采集肝脏和脾脏样品,利用RT-PCR方法,检测禽戊型肝炎病毒(aHEV),并对aHEV-ORF2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利用MegAlign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4个鸡场的病鸡样品均为aHEV阳性,aHEV-ORF2基因序列间同源性为84.5%~94.5%,与已报道的4种基因型同源性均小于84.0%,其中与基因1型的澳大利亚株和韩国株同源性为81.6%~82.8%,与基因2型的美国原型株和美国无毒株同源性为80.9%~82.8%,与基因3型的欧洲株和中国株同源性为80.8%~82.5%,与基因4型的匈牙利株和中国台湾株同源性为81.4%~82.6%。ORF2基因进化树分析显示:4株aHEV均属于戊型肝炎B种,形成独立的基因分支,但不属于已报道的4个基因型,而在一个新型独立分支上,表明国内存在一种新基因型的aHEV流行。本研究为我国aHEV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血清对氧磷酶(paraoxonase,PON1)在动物卵泡发育过程中具有抗氧化损伤的作用。为了研究绵羊外周血清PON1活性与繁殖力之间的关系,对小尾寒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检测了外周血和卵泡液之间PON1活性的相关性,并对外周血中的PON1与发情、妊娠、产羔等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小型和大型卵泡内的PON1活性显著低于中型卵泡,卵泡PON1活性平均值为180.1±5U/ml以上时才有发情表现;中型卵泡液中的PON1与外周血中的PON1活性之间具有极强的相关性(r2=0.98,P=0.0001),产双羔或三羔母羊外周血中的PON1活性显著高于产单羔母羊,因此,根据外周血中的PON1活性可以基本判断母羊的产羔数。本研究结果对提高绵羊辅助生殖的成功率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